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2022-06-21 21:34
农村百事通 2022年6期
关键词:转轴谷物加工

一、杵臼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以“杵臼”为最古,关于杵臼的古文献记载有《周易·系辞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农史考古学家陈文华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杵”就是一根粗木棍,最原始的“臼”就是在地上简单地挖个坑。但在地上直接挖坑做“臼”,毕竟不耐使用,随后便出现了利用伐树后的木桩改造而成的木臼和用石料挖制打磨而成的石臼。“石杵臼”的出现稍晚于石磨盘和石磨棒,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被发明,距今六七千年。此种加工农具一经发明,便广泛在山西、山东、内蒙古、安徽、四川等地使用,其大量考古实物的出土便是例证。

杵臼的使用方法简单,将谷物置于臼中,然后垂直手握杵柄,利用臂力上下提放,置杵头于臼槽内,便可实现对谷物的加工。其操作简单和使用灵便的特性,使得原始石杵臼的缩小版,顺利进入了餐饮和医药等文化领域。厨臼和药臼的使用,即便是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也是极易见到的。后因制作材料的丰富,虽出现了陶瓷制和金属制等不同质地的杵臼,但杵臼的基本形态和原理应用则始终未变。用于谷物加工的石杵臼,至夏商周及秦汉时期,略有改进,但主要表现仍在石料的选择和凿刻技艺方面,而真正的技术创新要算是“碓”的发明。

二、碓

碓发明于秦汉时期,最迟不晚于西汉前期。它的创制核心在于木杠安装碓头的样式代替了原来的杵,并以脚踏木杠的杠杆原理和物体平衡原理的应用,取代了上肢手臂的劳动,从而达到了既省力又省时的效果。

西汉末年出现了水碓,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

连机水碓发明于西晋初年,其动力装置由“立轮”和与其同轴的“转轴”组成,转轴之上装有“拨片”。在水力的驱动下,“立轮”带动“转轴”一起转,如此便会引发拨片下压碓杆,导致碓头抬起;待拨片转过之后,受重力的影响,碓头便会自动落入臼内,如此便可实现谷物的加工。立轮转动一周基本能实现三组碓机的两次运行,由于拨片是按一定角度有序排列,便不会对转轴造成太大的压力,提高谷物加工的效率便可见一斑了。

三、连枷

连枷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传至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连枷由连枷把、连枷板和转轴构成。连枷就是连枷把与连枷板通过转轴连在一起做成的。连枷把长2米左右,是把一根老竹子距根部0.17米左右的地方用火烤熟烓(弯)成一个梡儿(套转轴),连枷板长0.8米、宽0.1米、厚2厘米左右,重量在1公斤左右。连枷板是用2米多长的四根老竹子劈成两半,从正中间用火烧烤烓(弯)成,套在转轴上构成长1米、宽0.2米左右的板,再用葛藤或枸皮编织而成。联结连枷把和连枷板的短青冈树或铁匠树木轴即为转轴,用其将连枷板轴套在连枷把的梡儿处,即成可使用的完整连枷。使用时,将连枷把上下甩动,使连枷板旋转,拍打敲击晒场上的麦穗或黄豆,使之脱粒,俗称打连枷。连枷的制作,因地域和用途不同,连枷的尺寸和制作材料会稍有差异。

用连枷打麦大体分为“摊场、打场、翻场、起场、簸场”等环节。摊场就是把麦子均匀地摊在打麦场上,头对头、根对根,便于集中打麦。摊场要厚薄均匀,太厚会晒不透,打场时打不干净,太薄则会打坏麦粒。摊好后等太阳晒干就准备打场。

“五月连枷响,家家收割忙”。进入农历五月,就是三夏大忙季节。“打连枷”可以一个人打、两个人对打或多人用“连枷阵”进行“排打”,从麦场的一角开打,一连枷挨一连枷地打过去,一直打到麦场的另一头,又复打转来。这样,打得干净,还可避免麦草里夾带麦粒。“排打”需要默契的配合,快了、慢了都会打到对方。几十副连枷同时打,连枷板子的挥动和落下整齐一致,此起彼伏,你上我下,你进我退,纵横移动。空中跳跃的连枷阵,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井然有序,浑然一体,形成一幅流动的画面。

(本刊编辑部整理)

猜你喜欢
转轴谷物加工
五寨燕麦晋粒康“边煮边发芽”的神奇谷物
可加工陶瓷精密铣磨加工技术研究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谷物的绵延支撑着我们的良心
何为全谷物,你说得清吗
全谷物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小细节大功效 浅谈笔记本屏幕转轴设计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飞翔的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