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5-04 16:14李文杰王桔张恒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9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教科研院校

李文杰 王桔 张恒彬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提升和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教师教科研工作存在学校重视不足、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不高、缺乏正确引导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重在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创设科研工作环境,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奖励机制,以提高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科研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9-0120-02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职业教育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先后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在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率先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等政策文件中,均指出要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五大职能。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师知识、素养和水平的综合体现,对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一)学校对科研工作重视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多数由中职院校、技校直接升格或组建而成。只有不到一半的高职院校设置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多数院校教学与科研合并为一个部门,科研管理只是教务管理的一个分支,科研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科研管理思维守旧、不够开放,使得科研管理人员终日忙于程序化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等日常事务性工作,无暇考虑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科研资源整合、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等重要问题。有的院校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在科研激励机制、考核评价、科研导向性等方面尚不完善,出现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少、级别低,项目完成率低,科技成果转化较少等情况。

(二)高职院校学术文化氛围不浓

高职院校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难以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缺乏与科研工作相适应的文化积淀,学术文化氛围不浓。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缺少经费支持、实验条件有限,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缺少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常常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三)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不高

高职院校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教学任务繁重,科研意识淡薄,对科研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动力往往来源于职称晋升,部分中老年职称较高的教师无晋升需求,往往满足于现状,加上个人科研能力有限,难以在教科研工作中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对青年教师难以起到“导师”作用。对于如何将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个人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升华到科学研究的高度,再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部分教师感觉无从下手,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因缺乏系统培训,有的教师甚至出现偏离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不科学、研究思路不清晰等问题,不仅影响到科研工作效率,同时也限制教师教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更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1]。

(四)高学历层次人员能力发挥不足

学校引进的高学历层次人员,虽然入校时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因科研所需基本条件不具备,缺少科研启动资金,无法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以及因为教学工作量大、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高学历层次人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逐渐对科研工作产生惰性,与学科专业发展脱节,导致高学历层次人员难以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对策

(一)学校重视科研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来源于学校的正确引导,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学和科研的比重,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学校实际的职称晋升、科研工作量考核评价、教学科研奖励办法,激发教师科研活力。同时,学校要建立科研学术带头人培养激励机制,為科研学术带头人搭建科研工作平台、组建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提供科研专项经费支持,将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学校还应购置、开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学术交流、科研档案等进行科学归纳,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学校现有资源、信息、人员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学校集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聚集最强科研力量,共同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平台,提高成果应用率和转化率。

(二)协助教师理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将教学视为生命,科研就是生命的灵魂,没有科研做底蕴的教学,就像一种没有灵魂的教育[2]。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师将教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将在校学习知识与毕业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分析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他人分享,将研究成果效益最大化,为他人提供借鉴。

(三)积极引导教师端正科研态度,培养教师科研意识

科研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教学模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运用到教学实践工作中。在教科研工作中,教师会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激励政策和正确的引导,帮助教师树立教科研工作的信心,保持开展科研工作的激情与活力。通过开展系列专题培训、选派高学历、中青年教师国内外研修、企业跟岗实践等方式,使中青年教师及时捕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有助于教师科学选题与研究,提升科研技能。

(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基本能力

在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行动已广泛应用到医疗、商业、旅游等各个行业,建立起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科普、在线办公、协同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教科研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作为教师,“互联网+”时代势必要求教师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共享网络教育资源,也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领域。“互联网+”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基础,便于教师获取广泛的专业知识、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以及与其他研究者共同探讨科研兴趣话题、开展学术交流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师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对研究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文献搜索与阅读,启发教师研究方向,拓宽研究思维,提供教师科研智慧。同时,学校还应对教师获取科研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撰写论文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3],使教师具备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基本功,才能提高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与教育,鼓励教师在教中研,研中教,才能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达到“教研相长”[3],助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社會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王文琳.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91-92.

[2]刘荣荣.基于科研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51-252.

[3]周璟.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及策略[J].知识经济,2018(14):152-154.

◎编辑 曾彦慧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教科研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