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0-05-04 10:52陈矫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创新型国际化职业院校

陈矫

[摘           要]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的能力的重要表现和必由之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只有以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针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展开研究,就具体的方向与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

[关    键   词]  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9-0054-02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体系的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总是十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创新能力和实际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疏忽,尤其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带动和变化,职业院校更要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寻找突破,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壁垒,构建国际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强国。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当前的人才培养实际出发,就其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整体上看,当前职业院校国际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養中存在着教师“老化”、教材脱节、培养手段单一、评价方式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于是,学生在学习中常感到学习目标并不明确,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目标不足,而拓展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的实践机会很少,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巩固之间拉开了距离,更不用提及国际化方面的飞跃与发展了。因此,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策略展开分析和探究不可逆转地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

一、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包含以下几方面。(1)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较高。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他们从思想认识上有着其他层次的技术人才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拥有极强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能力素质方面,这些学生应该具备与他人相比更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以此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创新能力,除了对专业知识有着深厚的认知与积累基础,还应对涉及的综合方面的知识进行全方位获取,充分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并且勇于开拓,不惧风险,懂得也能够运用自身的思维、意识、知识等方面的创新适应并服务社会的发展。

二、职业院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有效的制度保障

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做好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完善机制,学校应全面学习和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通过深化学校创新教育改革,为大学生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校基础上,成立国际化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书记、校长为组长,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分工,明确职责,形成“领导小组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各二级学院层层落实”的创新教育工作格局。二是重视建章立制,规范各项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工作,各职业院校应出台相关的管理工作制度,成立国际创新学院,统筹协调国际创新教育各项工作,明确国际化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

(二)整合教学资源

一般情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要进入社会就业,因此其培养方向必须与社会需求挂钩,坚持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全力打造教育特色,以更加完善的资源优势取得初步的成果,为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1.整合师资资源。教师是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尤其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教师的支撑,所以对师资的培训与强化必不可少。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的招聘和进修上把好第一道关。职业院校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引入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培养院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比如,招聘企业高技术职称和双师型教师进校教学,进一步扩充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其他院校的相关教学经验。职业院校还应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努力。职业院校应主动增强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服务意识,伴随“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战略,本地企业“走出去”等,大力开展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主动发现需求、理解和充分利用需求。另外,教师个人也应自我提高,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开发新的课程,以自身的创新与提升带动学生的创新与提升;多参与和学科相关的科研项目,借助科研活动的实践操作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支持。

2.紧扣学生实际。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培养,促使其成为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应在初级阶段就找到精确的培养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突破与强化。比如,在思想意识上,应让学生转变不科学的自我认知,尤其是摆脱“职业教育无用论”的错误束缚,鼓励学生不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专业水平,提高自信心;在教学环境上,应积极宣传学生身边的榜样,以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成才。无论是师资方面还是学生资源方面,都是职业院校国际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点,是必须完善的重要因素,有这两方面的支持,才能有更大的把握取得成功。

(三)创新教学模式

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是否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学培养模式的影响,所以创新教学模式,创造更加适宜的培养氛围成为关键环节。具体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注重启发式教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很难有主动思考的机会,最终的培养效果也不理想。从这一实际出发,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结合多种形式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突出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占据引导地位,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此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最终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方法。

3.丰富课程类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丰富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在进行培养模式的建立和探索时,应对当下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完善,以便适应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需求。除了一般性的理论课外,还应设置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通过思维能力训练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逻辑。

4.跨学科整合教学。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看,其多会设置大量的交叉专业,强调跨专业人才培养,借此整合资源,将效率最大化。具体到我国的职业院校而言,想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同样应该事先跨学科整合教学,积极开展集约核心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文理交融,并能够将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互融,有更多的实践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的创新突破,有利于学生解决社会中的综合性问题。

(四)拓展多效途径

除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我们还应在更多方面进行拓展,结合多种途径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此实现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加强师生间创新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日常交流是一种有效的互动与沟通,能够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让教师、学生在教学与科研之间获得更多的可能,不仅可以营造创新的氛围,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与教师协作参与科研活动,使学生的创新素质获得提升。

2.建立科技型讲坛。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赖科技讲坛的支撑,因此职业院校可以尝试聘请一些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开展科技型论坛,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项目,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渴望。与此同时,职业院校还应配合一定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和方向开展个性化的教育。

3.创建实践平台。职业院校应积极为学生创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融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最终实现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优化评估体系

职业院校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方面还不够完善,还有许多需要创新的地方,评估体系就是其中之一。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不断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评估体系应采取教师自评和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教师先要对自己进行自评,尤其在相关的科研活动中的表现更要认真对待,客观评价,找出优势与不足,如此才能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让人才培养的效果更好。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可结合学生自身的表现,如参与具体科研活动和科研成绩的情况、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等,以增强评价的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评价体系还应结合文科、理科的不同特征以及相应的学科应用差异来进行制定,以此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加客观的能力评估,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三、结语

从当前的科技发展速度和社会大背景看,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不是一日之功,其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还需要教育资源的整合,多方努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职业院校作为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必须顺应这一形势,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从教师资源、教学模式、多向拓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同时抓起,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手段,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杭国荣.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5):7-9.

[2]贺莉,王纯杰,闫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66-67.

[3]廖志豪,廖建华.论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课程體系的优化[J].学术论坛,2014,37(3):147-151.

[4]蒋满华.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1):23-25.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创新型国际化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