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萍
【摘 要】 在越来越多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教育新常态下,越来越多的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由其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其工作策略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初中心理教师工作视角,提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旨在可以提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策略
近年来,中小学频繁出现学生心理健康事件,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持续、广泛的关注,促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了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对心理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改进与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丰富他们的有效教育手段是当前心理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此,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初中心理教师的教育素质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奠定心理健康教育基础
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快速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基础,所以心理教师必须要注意立足于初中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教育领域所诞生的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及时更新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方法与手段,之后针对不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针对性加以指导和点拨,力求从整体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例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心理教师要注意首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并可以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课程等资料,鼓励他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抒发和解决自己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生活难题,之后可以及时辅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确保他们可以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1V1”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确保可以保留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又如,心理教师还要注意积极学习和采用信息技术等一些新型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可以快速收集与处理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快速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此外,心理教师还要善于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全方位、多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如可以定期组织小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方面的一些活动或者咨询讲座等,尤其是要注意强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密切联系和有机结合,力求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强化心理教育指导,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教师自身的教育指导作用非常关键,其直接关乎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以及调试能力等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地确保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就必须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重点提升他们对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的适应能力,并学会一些调试和控制自身压力与情绪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可以顺利地适应中学教学环境。
例如,在平时教育初中生期间,心理教师要注意使学生可以正确看待自己日常成长中遇到的悲伤、烦恼、烦躁、焦虑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面对困难或挫折,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身,并要懂得抓住自己遇到的这些挫折和磨难,采取激励法等来将这些压力转换成自己学习的动力,力求可以借此来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品格。又如,在平时指导初中生期间可以重点提升他们适应青春期的能力,如可以针对性为学生讲述青春期常见的一些生理与身体特征,并结合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来同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纠正他们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早恋、成绩下降、“网瘾”(包含沉迷于游戏)等一些错误的行为活动或心理活动。此外,还可以将音乐排压法、运动排压法等一些心理压力或情绪宣泄方法传授给初中生,使他们可以及时疏导自身内心的负面压力和情绪。
三、注重开展教育评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心理教师在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还要注意开展教育评价工作,具体就是在每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心理教师都需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测评方式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纠正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期间,教师要注意灵活地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师生评价、学生和家长之间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或者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等方式,仔细地评价初中生学习心理素质知识的情况、面临挫折的实际表现以及情绪控制的实际表现等,确保可以客观地了解初中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之后及时针对性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方法与内容等进行改进,确保可以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心理教师是新课改下初中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重要保障。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可以从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入手,强化心理教育指导,并要注重开展教育评价,力求确保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