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成因与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探析

2020-04-23 09:39刘明翠林春逸
理论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刘明翠 林春逸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民族性、话语表达的创新性三大鲜明特征。而中华文化的深刻沉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三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和生成原因,对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话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4-0069-08

基金項目:广西高校思政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话语创新研究——基于习近平政论话语艺术的启示”(2019SZ029);八桂学者“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问题研究”;桂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以提升亲和力为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2019SZ01)。

作者简介:刘明翠(1983-),女,湖北襄阳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桂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林春逸(1967-),男,广西昭平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话语是意识形态的表述载体,“一定的意识形态总是借用一定的语言和术语来叙述自己”[1],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特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自信。与此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也逐步形成了自信的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具有三大鲜明特征,即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民族性、话语表达的创新性。而这三大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呢?究其内在逻辑成因在于丰厚的理论逻辑、深刻的历史逻辑、清晰的实践逻辑。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和生成逻辑,对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通过人民性、民族性、创新性三大鲜明特征,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和深刻内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价值的人民性

意识形态是集中反映一定阶级、政党利益的思想理论体系,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意识形态“为谁立命”“为谁谋利”这一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始终通过一定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并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第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价值的战略定位和根本目标;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核心主题与时代强音。

1.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推动者。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作为行动的出发点,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行动的落脚点。如同习近平在庆祝建党 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2]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正是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爱民、为民,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就。在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尊重中国人民的意愿,依靠人民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解放与独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抓住人民追求富裕生活的强烈愿望,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以“小岗精神”迈开改革的第一步,进而走上改革开放的大路,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因此,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既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为民执政基本立场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人民性价值追求的重要体现。

2.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战略定位与根本目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现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涵。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而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创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马克思的宏大叙述转化为一个可触可感的微观概念,其核心就是敬重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给人以最大的温暖和帮助,从而在助力他人成长进步中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推进自我及大我的共同发展。

3.民生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核心主题与时代强音。

民生问题是人民性价值的实践指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生建设,可以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改善民生史。毛泽东致力于民族独立和解放,终身为人民谋幸福,为新中国民生问题的改善做出了开拓性贡献。邓小平关切民生,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及“三个有利于”标准都是围绕民生领域进行的大改革,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许多民生领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生问题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自觉将民生问题的改善提到核心位置,形成了完备的民生话语体系。一方面在党的制度设计中从宏观上谋划了民生的重要篇幅,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習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昭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此外,习近平还特别强调,改革必须“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4]。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规划了具体领域的民生问题,形成了微观的民生话语体系。比如,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舌尖上的中国”等生动具体的民生话语。还针对当前形势,形成了具体的战略话语,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可见,保障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关键词和核心词。

坚持尊重人民的基本立场、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目标、关注“民生”核心主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人民性特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人民性话语将其“是谁”“为谁”“靠谁”根本价值主张彰显得透彻淋漓,因此,能够深入人心并得到广泛认同。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民族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民族性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涵养以及外在浸润,它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魅力话语的内在规定性,这一切使用深受中国老百姓欢迎和理解的群众话语作为基本素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文化根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提供重要的文化滋养。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当代价值,汇聚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性”话语底色。比如,他引用《论语》“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警示从政者一方面要求善上进,另一方面要修为政之德,坚守道德底线;用“吾日三省吾身”强调领导干部在党性修为上的自重、自省、自警;用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强调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共进;用“中国梦”话语点亮每一位奋斗者;他还借用古代闻名的“丝绸之路”,提出了新时代经济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气势恢宏的深厚底蕴。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素材源于大众化的群众话语。

正如大卫·麦克利兰所说:“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6],意识形态是一个不断受到“歪曲、重述和重构”[7]的学理性概念。一方面,因为政治理论的需要,意识形态天生具有深刻性、理论性、抽象性,从而不便于广泛理解和传播;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又需要面向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因此创新群众话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常用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群众话语表达将较高的政治站位与通俗的表达完美结合,用通俗形象的话语将高深的治国理政思想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得到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强烈认同。毛泽东是我们党群众话语的开创者,早在《反对党八股》等文献中,毛泽东就倡导向群众学习语言,形成“以新鲜活泼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话风[8],并创造了“群众路线”“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纸老虎”等一大批风格独具的原创群众话语,将党的高深理论阐释得生动形象。邓小平继承了我们党的群众话语风格,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群众话语,比如,“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9]的“猫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等都阐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更是继承了我们党的群众话语,用群众话语表达治国理政大道理,生动而具体,深入人心。比如,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形象话语谈纠正“四风”的要求,用“鞋子合脚”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与自信,用“十个手指弹钢琴”强调统筹兼顾的重要性,用缺“钙”说明理想信念的缺失,用“扣子”理论说明形成正确价值观对青年人的重要性,用“老虎苍蝇一起打”强调反腐败工作。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指向在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习近平还对中国梦做了具体的时间规划,即“两个一百年”的战略规划——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从其科学内涵上看,既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后清晰可见的战略目标,还是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热情的行动纲领。从话语表达来看,中国梦又是一个能够表征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遭遇、曲折历程和奋斗前景的话语符号,中国梦话语一边铭记“贫困极弱”的昨天、一边宣告“辉煌奋斗”的今天、一边开启“富强美好”的明天,是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标识的独特话语表达。可见,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代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最新创新成果,这样一个“中国梦”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表达得清晰可触、真实明了。“中国梦”话语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实践指向最核心的表达。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创新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让人产生强烈共鸣而又回味无穷的魔力,还在于其话语表达的创新性:通俗形象的理论话语、时尚大众的时代话语、与时俱进的话语平台,既适应了新媒体时代话语传播的新特点,又满足了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1.通俗形象的理论话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呈现出了明显的创新特征,既用打比方表达抽象的理论,又用讲故事的形式通俗有趣展现治国理政大道理。首先,用打比方表达抽象的理论。比如,用“中国梦”隐喻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唤醒了国家、民族、个人火热的梦想;用精神上的“钙”讲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扣子”比喻青年人的价值观,用“空气”比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用拧紧“总开关”比喻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用“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表达改革的艰辛处境与坚持不懈;用“主心骨”比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定位与核心作用。这些经典打比方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精准清晰地表达了深厚的内涵。其次,用讲故事的形式通俗有趣展现治国理政大道理。习近平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在许多次讲话中,他寓理于事,以小见大。人民日报社编辑部出版的《习近平讲故事》就整理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百余则小故事。比如,习近平用“半条被子”的故事讲述共产党员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用来自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无偿献出“熊猫血”的故事讲述中哈两国的友好交往;用郑和下西洋讲述与新加坡的友好交往;用“青蒿素”故事讲述中越友谊等。

2.时尚大众的时代话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还善用网络流行语、民间俗语,使得话语大众而时尚,让听众倍感新切,迅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比如,“蛮拼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等大众网络流行热语出现在了人民日报的官方新年贺词里。此外,还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表达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借用古代丝绸之路,提出了新时代经济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倡议,针对新世纪全球治理乱象,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呼吁世界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人民,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新内涵。时尚大众话语亲切有号召力,通俗有正能量,朴实又接地气,既适应了新媒体时代话语传播的新特点,又满足了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3.与时俱进的话语平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永恒理论内核,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时代又各自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外在表现,因此每一个时代的话语又有具体的表述载体与体现阵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阵地、载体都获得了全新发展。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新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阵地正在迅速扩展,话语阵地也由原来常规阵地(军队、工厂、学校)发展为实体阵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体育馆)+网上阵地(红色网站等)的全覆盖阵地。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运用也进一步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渠道与载体。话语传播渠道已经由传统的报纸、书刊、杂志、广播、电视发展到公共场合的大屏幕、公益广告牌、互联网等新媒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已然成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最新渠道,以“图片”“符号”为代表的视觉象征话语则成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新形式。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通过“两微两端”(微信、微博、互联网客户端、移动手机客户端)的形式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和内容呈现形式而巩固官方话语传播的主阵地。比如,“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开幕会当天,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策划推出的九图微博‘你好,十九大,在新浪微博平台阅读量突破7.4亿,转发量超600万,创造了新浪微博平台传播记录。”[10]“2018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三集国家形象宣传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全网总播放量突破3.5亿次。”[10]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特征形成的三重来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何以兼具人民性、民族性、创新性三大主要特征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刻沉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升华。

(一)源于中华文化价值的深刻沉淀

文化是话语产生的基础和土壤,任何话语的产生都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则是中国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彰显的必然逻辑。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提供深厚的价值涵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洗涤出来的民族精华,具体体现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璀璨历史的深刻标志,也是中国人民伟大智慧的创造結晶。灿烂的中华文化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与光芒,还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共同缔造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其著作《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著名的“轴心时代”命题,把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这段时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他认为这个时期人类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和重要的思想巨人,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中国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可见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中华文化价值的生命力之强盛。

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基本价值观,中华文化“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人文精神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培育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精神品格、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深刻影响和成就着中华话语,为中华话语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打下了“民族性”烙印和价值性根基。比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创新表达充分再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

2.革命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提供重要的精神滋养。

革命文化从时间节点上看,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精神品格,它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以“红色”为形象标识,体现了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思想传承。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同的话语形式的革命话语体系。可以说,革命文化拓展了话语的新形态,确保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红色基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提供重要的精神滋养。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提供必要的时代给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时间节点上看,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70年伟大征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的最新文化形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两个突出优势,其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形成了最新文化形态,因此具有科学性和丰富性;其二,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时代精神和文化理念,代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具有先进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导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最新实践,具有科学性和丰富性、先进性和指导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核,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为外在表达,因此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为内核和外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补充和时代补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自信的时代根基。

(二)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

理论是话语的内核,是话语产生的精神养分。兼具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提供理论涵养。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久经检验的科学理论,反映了人类思想的精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指出的,“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1]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根源。作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政党话语体系的基本底色和理论渊源。正如毛泽东所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2]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话语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新时代”的新征程,产生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新时代自信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1]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鲜亮底色。

2.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价值方向。

价值方向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价值方向都关乎其前途命运,因为政党意识形态话语价值方向明确昭示政党为谁服务、靠谁支持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清晰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价值方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是第一个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表达了其“人民性”价值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为此,马克思恩格斯亲自指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创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起草了第一部无产阶级纲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第一个人民群众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立场就是“人民性”,人民价值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标志之一。马克思还创立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秉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坚持“人民性”的价值追求。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创立“群众路线”,并依靠人民、遵循人民的意愿,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人民的政权。正是基于对“人民性”价值向度的高度认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他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檢验工作的尺度,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始终致力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规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指引。

话语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价值和意义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点和强大生命力所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4]因此,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11]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帮助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终创造“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内在地规范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方向。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发展历程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指引的重要性。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基本思想,建构了实践性的充满自信的话语体系。

(三)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产生的现实根源。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组织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项事业的排头兵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近百年的卓绝奋斗,并积累了丰富的话语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提供组织保障。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围绕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怎样进行革命”形成了科学的革命话语体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改革开放的话语体系。从革命话语到改革话语,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不断创新和完善,这些话语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历史积淀,没有各个阶段的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与积累,就不会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完善与展开。因此,习近平自豪地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组织保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现实场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伟大成功实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产生提供了鲜活的现实场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从国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脱贫减贫、全球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进一步彰显了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与底气。社会实践决定社会意识,自信的道路成就自信的话语体系,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底气。从国际角度来看,进入新时代,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国际空间。因此,新时代、新成就、新平台、新机遇推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新发展。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价值

话语是理念的表达、思想的阐释、价值的外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集中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思想、价值,对于政党、国家、世界都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

(一)执政层面: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群众根基

执政理念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彰显政党的核心价值、服务宗旨,是政党合法执政的理论支撑,执政理念具有抽象概括的特质,只有执政理念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才能够筑牢党的执政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通俗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深邃的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理念通俗而具体地扎根于群众,使得人民群众更加清晰、简易地了解党的执政宗旨等宏大命题。一方面,将抽象概括的政党执政理念通俗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工作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明确规定了党的政策主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群众。因此,能够为群众理解并掌握是我们党执政理念落地生根的关键。因此,通俗化、大众化的话语是政党理念的必然表达。另一方面,通俗化、大众化的话语表达符合人民群众的话语需求。群众话语是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语言,是对人们基本生活的语言表达,只有采取了通俗、大众的人民话语才更能够被群众理解、把握和运用,进而才能够掌握群众、吸引群众。比如,习近平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表达得透彻清晰,深深地打动了人民群众。

(二)国家层面: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

治国理政思想阐释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国家前进的理论武器和精神动力,具有前瞻性和宏大性的理论特质,而治国理政思想只有形象具体并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更好地推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通过形象化的方式,生动地传达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宏大思想,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与支持,也激起了广大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自信,起到了凝心聚气的精神鼓舞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话语明确目标提纲挈领,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步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话语来指明路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话语来扩充世界交往条件等全方位的宏大顶层设计和明确的实践指令,为人民群众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增强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全方位自信。

(三)世界层面: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

价值是思想的内核和行动的先导,价值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而在全球化的新时代,来源于中华文化和中国实践独特的中国价值必须通过对外传播,让世界人民了解、理解、认同、共享中国价值,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步伐。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然而,中国价值、中国话语的国际地位还有待提升,国际上“打压中国”“抹黑中国”等以西方价值和话语标准来解读中国的话语格局依然没有被打破。比如,有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用西方的价值观和话语将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污蔑为冷战时期的“马歇尔计划”,就是不了解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的体现。因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亟需用新颖的中国话语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传递响亮的中国声音,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并进行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话语表达,借鉴采纳流行话语、时代话语,创造了一系列沟通内外的新概念、新表述,形成了一个自信强大的话语体系,正在传播一个灵动、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对于消除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思维偏见、减少文化话语冲突,形成全球对话话语格局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69.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7-02(02).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03.

[5] 習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6] 大卫·麦克利兰.意识形态[M].孙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

[7] 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4.

[9]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3.

[10]人民日报以“两微两端”推动融合发展[N].南方日报,2018-05-13(06).

[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16.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502.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苏联生态建设的超越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党为何始终高度重视核心问题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试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