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凌
【摘要】作文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好坏密不可分,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敏锐的心理感受和创新的思想,因此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从“积累写作素材”“强化作文训练”“开展作文评价”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目的在于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写作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90-02
高考作文总分在语文成绩中占了五分之一的巨大比重,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语文总成绩的高低,并且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高低。因此,高中作文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许多学生在写作时还是会出现因审题不准而导致写作偏题、文字表达不明确、材料运用不恰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应该从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中,不断地反思总结,找到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形成独立的思考,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作文教学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能对生活以及社会各种现象进行合理地关注和探讨,作文命题的思想也越来越多元和开放,学生若是只掌握一些老旧的写作素材,就难以写出“立意新”的好文章。教学素材上强调创新,就要鼓励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广泛观察和感悟生活,关注社会的发展,从生活实践和时代当中广泛汲取素材、获取灵感。
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常要求学生用心灵去阅读、体会、感悟生活,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就会从自己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發现美:从一次同学之间帮忙打水体会到友情的珍贵;从一声问候体察到交际的重要;从别人的不拘小节里体会宽容的魅力。学生将这些实际生活体验化为切实的感受,往往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容不再空洞,反而能写出许多精彩的美句。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关心当代时事、新闻,在空闲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社会中广泛关注的事情的视频,这些素材准确又有价值,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自然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写作时有话可说。
二、有针对性地强化作文训练
积累再多的素材,不去应用练习,也只是纸上谈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效的作文教学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写练”,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当然,高中生学业任务十分繁重,写作训练不能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和大量的练习,而应该是有目的性的系统训练,增加对完整篇幅作文的整体性训练,或是将作文的不同部分进行分解,有目的地进行专项练习。前者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完整地理解作文的结构等,后者可以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
例如,针对学生审题不准的问题,教师可设置审题专项训练。在高考作文“通过对《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的阅读理解,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的解读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对题材内容进行准确梗概,结合引导语的提示,锁定标题,找准关键“令人震撼”,不要局限于字数有限的散文本身,要发散思维,大胆从“老腔的魅力”方面展开相关联想,拓展论述的空间。可以想象,“老腔”或是因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或是因其浓烈的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而令人震撼,令人感到强烈的魅力,从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深入展开论述。以此有目的性地高效帮助学生详细审题、细致理解。
三、及时开展有效的作文评价
对于学生花费很大心血写成的作文,教师要及时进行科学有效评价和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评价作文的方式可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方式,可以让同学之间进行互相阅读并给出评价,对于好的文章在班级内推荐,然后全班共同赏析,集思广益,找出文章的不足,借鉴文章的精华;教师如果自己评价,要有所侧重,并用书面、口头、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
例如,教师在命题作文“生命的价值源于你自己”中,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从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否明确、开头的铺垫是否有效引出中心论点、所选用的论证素材是否契合论点、文章的过渡衔接是否自然密切等方面进行评价,针对作文的问题,教师要明确指出,比如删掉某一句话,或是某段话逻辑不够明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迅速找出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进行改善。此外,教师还要适当对学生进行言语鼓励,一方面帮助学生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写作中可以扬长避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点关注。语文教师自身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教学中将加强命题的多元化、提升文章的思辨性、强调立意的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挥洒笔墨,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提高作文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虹娣.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87.
[2]舒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漫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1):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