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慧琴
【摘要】初中历史教材上蕴含大量历史故事,教师利用历史故事丰富课堂内容,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初中历史教师要打破常规模式限制,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实现落实新课程改革。文中分析历史故事的作用,阐述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 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47-01
1.初中历史教学与历史故事的关系分析
初中历史教材中含有大量历史内容与信息,学生理解与记忆过程要花费大量时间。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觉得课堂内容枯燥,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逐渐丧失掉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通过运用历史故事,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將繁杂的历史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历史学科习惯,提高历史学习质量与效率。
历史故事利用文字或话语的形式给学生传授,可以将学生代入到历史情境中,随着故事发展给学生塑造出良好的历史氛围,加深学生记忆与理解。与此同时,选择多种方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与教学质量,达成大幅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形式渗透语文知识点,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与立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2.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措施
2.1选择合适史料资料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培养与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与人文水平,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历史故事教学方法时,首先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资料内容,并以故事形式引出来,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运用故事史料时,强调落实人文教育,并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达成顺利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如,甲午战争作为我国近代史的重要分割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在。当教师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时,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状态,也就谈不上理解“落后就要挨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筛选出典型的故事进行讲述。比如当时我国存在的大量租界,很多租界中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当时我国的处境。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现代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家的战争,讲述其中发生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没有强大国家护佑,个人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彻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初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审辩思维,要求教师利用课堂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敢于提出自己对史实的看法,并在课堂上主动讨论,通过争辩实现思维启发。学生课堂上思考问题时,教师做好正确引导,避免学生走上思维误区,学生反复思考并求证,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高审辩思维。教师引入一些红军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红军长征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看待南昌起义的历史价值,要求学生依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总结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并说出给后人留下哪些经验教训。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相互沟通、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革命阵线内部出现问题,使得革命力量损失;有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处于幼年期,并未深刻认识中国社会及革命问题等。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前者客观、后者主观。通过提出问题,学生交流分析,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与观点,提高思维灵敏性,并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审辩思维的提升。
2.3课堂穿插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通过穿插历史故事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并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穿插故事选择要与教学内容存在关联,这些故事要具有针对性,使得学生可以将故事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此外,历史故事穿插的时间要选择好,提高故事穿插的有效性,彻底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
如,《秦末农民的大起义》内容学习时,这部分知识点较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存在很多历史人物、著名事件等,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充分利用起来,讲述一些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丰富课堂内容并提升教学效率,常见包括揭竿而起、霸王别姬等,使得学生了解大泽乡起义、楚汉相争等,原本无聊严肃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结语
总之,历史故事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能有效设置悬念、增强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限制,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常青.听故事,学历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70-71.
[2]黄燕.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八年级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0):63-64.
[3]张红顺.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8(0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