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娟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我校一年级语文“1+X”群文阅读拓展型课程(以下简称群文阅读拓展课)在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组文的甄选、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实践策略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本文将以我校校本教材《口袋里的小读本》下册议题7“找关联,猜一猜”(以下简称议题7)教学为例,侧重交流我校如何在群文阅读拓展型课程中通过教给学生相关的学习策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分析教材,对照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确定群文阅读拓展课的核心议题和拓展方向,组织优质选文
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议题的提炼。议题通常指向具体的阅读策略,策略中又包含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阅读中的预测、联想、联结、比较等方法。
议题7拓展自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二)单元《⑦操场上》,课文以操场上的体育活动为内容主题,呈现了两种文本样式:第一种是两行词串,第一行词串中的3种体育活动都与手有关、动词带提手旁,第二行词串中的3种体育活动都与脚有关、动词带足字旁;第二种是一首儿歌,描绘了学生们下课后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其中的两项体育活动也包含了带有足字旁的动词。认真分析教材不难发现,编者在本课中将偏旁归类识字和在儿歌阅读中随文识字进行了有机结合,旨在让学生在偏旁归类识字中习得一定的识字方法,并在儿歌阅读中进一步体悟该方法中隐含的构字规律。所谓规律,指的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反映在本课中的构字规律,便是动作特征与偏旁部首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习得和构字规律的体悟,都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而思维其实就是思考,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不能与生俱来,但可以从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表现出发展的层次性、规律性,比如儿童思维便是从直觉运动思维(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思维,通过动作触及事物进行思考,所谓边玩边想),向具体形象思维(可以凭借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而且有了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再到抽象逻辑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来解决问题)依次发展的过程。
仔细研读课标,关于低年段识字与写字可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等学段目标与内容,关于低年段阅读可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学段目标与内容。依标扣本寻找最大公约数,结合本校指导学习策略、发展学生思维等教学诉求,本集团研究团队最终提炼出“找关联,猜一猜”这个群文阅读拓展课的核心议题,并将课本体育活动的主题作为群文阅读拓展课中的坐标“1”,拓展更多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群文,文本样式有词串、儿歌、小故事三种类型。在最终厘定的5个拓展阅读文本中,每一首童詩或每一行词串中都隐藏着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和上下文来“猜读”该体育活动项目的名称,旨在引领学生在“猜读”中发展学习策略,感受文本阅读和思维发展的乐趣。
二、基于学情分析,确定本议题群文阅读拓展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本集团群文阅读拓展课的基本理念是得法于课内,实践于群文阅读。因此群文阅读教学通常是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去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操练中切实掌握该阅读策略。结合群文阅读拓展课“以一带多”“一课一得”的研究目的,集团研究团队为本议题确定了如下学习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学习默读,寻找韵文中有关联的信息,猜出运动项目的名称;尝试简单地表达自己猜测运动项目的思维过程,体会阅读的乐趣。
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识字量仍然有限,但已经具备借助汉语拼音识字的能力,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已经不再困难;学习默读并从中寻找韵文中有关联的信息、猜出运动项目的名称这个学习目标,重点是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而这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全面的考验,关于默读过程化以及信息提取的周全、完整等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将提取信息、猜测运动项目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已经涉及思维的有序化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这显然是最难达成的目标。当然,对第三个学习目标可适当降低要求,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猜读”的乐趣。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基本方法为“多种方式读韵文,寻找韵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关联,通过提取信息、圈画提示,猜出运动项目”,难点是“简单地表达自己猜测运动项目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教学定位,既照顾了学情,又关照了低年段阅读块面的学段目标,而且突显了学习策略和思维发展,符合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
三、本议题教学实施过程
基于上述学情分析及所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遵循一年级语文“1+X”群文阅读拓展课的基本操作流程及方法引路、强化方法的基本教学思路,教师展开了如下教学实施过程。
(一)勾连教材,引出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在本教学环节,重点是关注“1”与“X”的联结点,提炼出“找关联”的“猜读”策略,同时做好课内与课外的连接,引出群文阅读的议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齐答“喜欢”)我们就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根据老师给出的信息,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第一个信息——红色。(多个学生作答,答案不一而足,略)生活中红色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咱们继续听第二个信息——升旗。
生1:我认为是红旗,因为红旗是红色的,而且在升旗的时候都要用到它。
师:真好,会把两个信息连起来思考!
生2:我猜是队旗。
师:嗯。只要你会把两个信息组合在一起思考,一切皆有可能!第三个信息——三角形。现在连起来想,是什么?
生:(齐答)红领巾!
师:信息越来越多,大家猜的范围越来越小。最后一个提示,锁定答案——
生:(齐答)红领巾!
师:异口同声,呵呵。刚才咱们把这几个信息连起来想,就能猜出正确答案了。我们继续用这个方法,再来猜一个好不好?(齐答“好”)注意听了,前两个信息——绿色、夏天。
生1:我猜是荷叶。因为夏天荷花开了,荷叶绿绿的。
师:真好,能把自己是怎么想的说清楚了。
生2:我猜是电风扇。夏天很热,要开电风扇来吹,而且我见过绿色的电风扇。
生3:我猜是青蛙……
生4:我猜是叶子……
师:哦哦哦,都有道理,都有可能哦!但是,当你们听到第三个信息,有可能要“排除”很多之前的想法,(第三个信息)它是——椭圆形的(用手比划椭圆的形状)。(生纷纷举手)不着急,先把你的想法妥妥地藏在心里。老师还有最后一个信息,你可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它是——水果。谁猜出来了?
生:(齐答)西瓜!
师:小朋友们都很能干,能把所有的信息连起来去猜!其实,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会用到“找信息,连起来思考”的学习策略,也就是“找关联,猜一猜”的方法。比如在识字(一)学习《④猜字谜》一课时,我们就用过这个方法,还记得吗?今天的群文阅读课,我们学习《口袋里的小读本》中的第7个议题——“找关联,猜一猜”(板书课题)。猜什么呢?就猜猜咱们身边的运动项目!
在以上教学环节,教师用听词猜物的游戏热身,强化从单一信息到关联(连在一起思考)多个信息的词语“猜读”学习策略以及具象思维的训练,并在小结时巧妙链接了教材中的“旧知”,引出了本课群文议题,提示了本课重要学习目标,有效达成了“猜读”热身的目的。
接下来的群文阅读,包括3首童诗、1组运动词串、1篇小故事。在本课中,笔者将带领学生依次展开对以上群文的阅读理解与思维提升。
(二)梳理方法,精读指导
鉴于童诗文本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于是教师选出了一首童诗(如图1)作为精读文本,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这首儿歌读通;猜一猜,它是什么运动项目”,旨在为学生的阅读进行“方法引路”。
[(一)
小黄球,闪闪亮,
乒乒乓乓上战场。
你扣杀,我推挡,
不顾脸上汗珠淌。
个个都是小健将。]
该环节教学操作过程如下:
1.学生自主阅读、猜测。
2.教师指导。首先是检查朗读情况和正音,指导学生特别关注“乒”“乓”二字的后鼻音;其次是指导学生用铅笔圈画诗中与体育运动项目关系密切的词语等关键信息,如“小黄球”“乒乒乓乓”“扣杀”“推挡”等;再次是由学生汇报分享,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中的关联信息进行思考、判断、验证,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猜测运动项目的基本思路;最后是教师小结,“信息不是单一的,有多个信息,要把它们联系起来,才能猜出正確答案”,并让学生对照答案检查,把没有圈完的信息补圈出来。
3.朗读训练。教师首先创设“和老师一起打乒乓球”的情境引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扣杀”“推挡”两个动词;然后引导学生给童诗加上题目“小黄球”,让学生连起来完整地读一遍;最后激发情感(乒乓球是国球;本校是乒乓球项目传统学校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4.小结回顾。带领学生回顾猜出正确答案的学习过程,强化“找关联,猜一猜”的“猜读”方法。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围绕朗读、理解、展开思维过程、进行语言表达等基本指标展开训练,重点关注学生联系上下文中的关联信息去猜想事物的思维过程、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讲明白的表达过程、强化阅读方法使用的圈画过程,与常规课堂教学无异,很快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三)举一反三,群文组读
该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强化方法的使用。课堂上,教师决定“换一种口味”,出示了一组运动词串(如图2)供学生阅读。
[(二)
拍球 传球 投篮
过人 倒勾 射门
划水 蹬腿 换气
摆臂 飞奔 冲刺 ]
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阅读与指导。学生自读词串,教师检查指导,重点关注多音字、后鼻音并读出节奏。
2.学生分组猜运动项目并分享成果,教师指导。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第一、第二组合在一起猜第一、第二行词串,第三、第四组合在一起猜第三、第四行词串。然后学生分组分享猜读的过程,教师相机指导整理思维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比如“说清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有联系,猜到了什么”和“我从 (词语)中知道它是 运动,因为 ”。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来理解,或者给学生提供相关运动视频帮助理解,比如“倒勾”“冲刺”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设置“小运动员参加相应体育项目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感和画面感,读书方法有声断气连、连贯地读、打节奏读等。
以上文本以词串形式呈现,与课文内容编排有些形似,不同的是,议题7中的这组词串,每一行词串中的词语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把每一行词串“连起来思考”便可以“猜”出一种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猜”的过程充满了直觉运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的具象趣味。学生在有了前面的学习经验以后,开始循着“找关联信息”这根学习策略的“拐杖”进行阅读、思考、猜测。而带着思考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读出想象的画面,培养良好的语感,发展具象思维能力。
(四)求同存异,拓展阅读
在本教学环节,教师将呈现两篇有一定关联性的文本,组织学生展开对比阅读,要求学生活用方法,培养求同存异的抽象逻辑思维。
师:刚才两个大组的同学都抓住了相关的信息,连起来想,都猜对了是什么运动项目。这个“找关联”的方法好用吗?(齐答“好”)那接下来咱们听两首儿歌(如图3),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跟着读,最后再比较一下这两首儿歌中有哪些信息是相同的。(播放录音)谁最会听,有哪些相同的信息?
[ (三) (四)
一根长绳两头摇, 嘿,一根绳子长又长,
我在绳中跳啊跳, 朋友们来站两旁,
好像蝴蝶翩翩舞, 两手紧握绳,
更像燕子入云霄, 身体往后靠,
跳出花样一个个, 两腿用力蹬,
跳得身体壮又高。 比比哪边力气大,
团结一心力量强。 ]
生:(齐答)它们都有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们真会听!那它们的运动名字一样吗?
生:(齐答)不一样!
师:分别是什么运动呢?你是怎么判断的?赶紧默读,去圈画信息。
生1:我从“一根长绳两头摇,我在绳中跳啊跳”中看出它是跳绳。因为我们跳绳的时候就是一边摇一边跳的。(生做动作)
师:呵,你抓住了摇和跳这两个动作来猜,给咱们读一读吧!(生读儿歌)别的同学也认为是跳绳的请举手。(全班举手)谁能找到别的信息来验证它就是跳绳运动吗?
生2:我觉得还能从“好像蝴蝶翩翩舞,更像燕子入云霄”这里作判断。你想啊,我们跳绳跳得好,不就像小蝴蝶小燕子这样很优美吗?
师:哇,你真会读书,这句话把跳绳的小朋友比成了——(齐答)小蝴蝶、小燕子,都被他发现了,掌声送给他!(生鼓掌)信息跟我们躲猫猫,还是被我们发现了,这么有意思的句子,当然得好好读一读了,谁来读?
生3:(读得有感情)好像蝴蝶翩翩舞,更像燕子入云霄。
师:读得真好!让我们好像看到了跳绳的欢乐场面,咱们一起读!(生齐读)
生4:我还从“跳出花样一个个”这里知道它是跳绳,因为我见过有些大姐姐跳花样,她们跟我们跳的不一样,绳子会变化。而且跳得多了,我们就能长得高。
师:你不仅能抓住重要词语揣摩、体会,还是一个喜爱观察生活的孩子!那下一首儿歌讲的是什么运动项目呢?大家又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5:是拔河。因为它说“两手紧握绳,身体往后靠,两腿用力蹬”,拔河就是这样的。
生6:我也认为是拔河,不过一开始我读到“一根绳子长又长,朋友们来站两旁”时,还以为是集体跳长绳呢,后来读到“比比哪边力气大”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它不可能是跳长绳,是比力气大的,那一定是拔河了!
师:老师好喜欢能够“把自己是怎么想的”这个过程说清楚的孩子!像他这样联系上下文来猜读,先有判断,再推翻判断,最终推出正确的猜测,真有意思!这个方法就是——(师指板书,生齐读)上下找关联!大家再想想,这两个运动项目都要用到绳子,那不同点在哪呢?四人小組交流交流吧。(生小组讨论,师巡查指导)
生7:我们觉得,它们的玩法不同,一个是跳,一个是拉。
师:说得很到位,玩法不同,玩的动作也不一样!一个是“跳”,足字旁;一个是“拉”——(生答)提手旁。
生8:跳绳是看谁跳得多;拔河是看哪边的力气大,绳子中间有个红绳,哪边力气大,红绳就会偏向哪边。
师:对哦,因为玩法不同,所以评比的方式也不一样。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用一双“慧眼”发现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别的补充吗?
生9:我们觉得,玩的人数也不同。跳绳可以是一个人跳,拔河却要有很多人。
师:嗯,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发现!那除了人数的不同,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10:拔河的人数多,但是绳子两边的人要相等,要不然就不公平了。
生11:跳绳也可以是跳长绳,就用两个人在两边甩;但是拔河是两边很多人拉。
师:太棒了!同学们不仅会提取信息,还会把两个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两个运动项目更多的不同,思维越来越活跃了!掌声送给自己!
在这个教学环节,“求同”是着力点,“求异”是深化点。在学生猜出运动项目以后,教师先是组织学生寻找两个文本的同与异,引导学生将文本读懂读透,读出趣味;接着继续深挖探究空间,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去寻找两个运动项目的“不同点”,旨在将学生的目光从文本引向生活,充分拓展思维的空间,关注文本信息与生活常识的有效关联……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仅拓展了思维,思辨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
(五)亲子合作,共同阅读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低年段的群文阅读不可能容纳过多的教学内容。为此我校在群文阅读拓展课中设置了“亲子合作,共同阅读”的课程实施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本议题的学习中,《口袋里的小读本》安排了一个《龟兔赛跑》的小故事,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后与大人一起阅读,并分享如下两个话题:第一,猜猜龟兔赛跑后,它们各自心里会想些什么?第二,你觉得生活中谁最像故事中的龟或兔?这样的拓展阅读作业,既将“找关联,猜一猜”的议题进行了深化,又搭起了一座亲子阅读的桥梁,让家庭阅读成为一种学习常态,可谓一举两得。
本议题课程实施过程,不仅做到了基于语文课程的特点去实施教学,而且充分彰显了培养学习策略、培育和发展低年段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意图,将教学策略“融化”在分层设置的教学环节当中,作为一个隐型的推手,推动着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展开,引导学生一步步经历理解、预测、判断、验证的思维过程,实现了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做到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与动作有关的系列汉字偏旁部首构字规律的认知、促进学生阅读量的有效积累等多维目标。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