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铸魂

2020-04-20 10:48欧金昌练琴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先锋教研党员

欧金昌 练琴

对于贵港市覃塘区教育系统的党员来说,每天带着党徽上班是“规定动作”,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要求党员教师佩戴党徽上岗,能提醒老师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感到责任在肩。”覃塘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長曾伟杰说,“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份鞭策和激励。”

近两年,覃塘区高度重视中小学党建工作,着力构建“116”党建工作体系:“1”个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1”个融合(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6”个好(政治学习好、组织建设好、教书育人好、党带群团好、教育保障好、廉政建设好),用党建为教育铸魂,以党建引领区域教育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覃塘特色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品牌。

建好了党支部,就有了主心骨

覃塘区蒙公镇高占小学(以下简称高占小学)位于覃塘偏远乡镇,是自治区壮文进校实验学校之一,现有在校生450多人,教职工24人,党员教师8人。过去,该校与很多基层学校一样,党建工作相对薄弱。

2016年9月,韦乃辉来到高占小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韦乃辉意识到,党建工作做不好,党支部领导力发挥不出来,教师队伍凝聚力就不强,学校的管理水平就跟不上,学校整体发展就会受影响。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韦乃辉着手抓学校党建,带领学校党支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扭转党建工作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不久,该校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各项党员活动也开展起来了。“建好了党支部,学校发展就有了主心骨。”韦乃辉说。通过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将学校管理、教师素养提升、特色办学联系在一起,学校发展很快就有了起色,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了,该校选派的“党员爸爸”“党员妈妈”成为其他学校学习的榜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覃塘区教育系统目前已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学校单独建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学校就近与其他学校建立联合党组织,同时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推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落实“一岗双责”。

“组织关系理顺了,学校党组织发挥作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曾伟杰说,“推行学校书记、校长‘一肩挑,让学校‘一把手更加敢于担当,学校发展能够很快步入正轨。”

根据覃塘区委教育工委印发的党建实施方案,覃塘区着重提出“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按照有标志、有党旗、有制度、有书报、有设施、有台账的“六有”标准,每一所学校均要建设开放式党员活动室,并将其打造成党员政治学习的中心、思想教育的阵地、传授知识的课堂、宣传校园文化的窗口,引导教职工增强政治认同和教书育人责任感。

覃塘街道中心小学按照“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执行好、作用发挥好”的标准,在每月举行的党日活动上,要求各党员教师自觉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立行立改,成效十分明显。

“校风正、学风浓、教风好。”该校校长潘远振在谈及学校加强党建后的变化时,用9个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来自“党员爸爸”

“党员妈妈”的关爱

在覃塘区,有一群“党员爸爸”“党员妈妈”:他们在承担原本就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义务承担了另一项重任——给不能随班就读的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

高占小学教师朱卫明就是这样一位“党员妈妈”,她送教的对象是疑似患上了肌肉萎缩症的两兄弟,哥哥叫李华(化名)、弟弟叫李厚(化名)。

“送教上门”不能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朱卫明便把送教时间安排在下午放学后,每周送教1—2次,为此朱卫明得提前做好上门教学的各种准备。

“送教上门与在教室教学肯定是不一样的。”朱卫明告诉记者。这种“一对一”上课方式,一般只能采取面对面辅导教学,灵活给学生讲解各种知识。

或许是因为身体原因,李华、李厚兄弟俩一开始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教师上门教学。朱卫明和一起送教的同事便想各种办法,比如有时会给他们带一些零食、玩具、课外书等,拉近彼此距离。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兄弟俩慢慢打开心结,弟弟李厚还在一次送教结束后,对朱卫明说了一句:“老师,辛苦了!”

“听到这句话,转身那一刻我眼泪差点就要掉下来了。”朱卫明说。简单的一句话,让她觉得“送教上门”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推进中小学党建过程中,覃塘区十分注重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选派一批责任心强、关心残疾学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党员教师,对无法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坚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缺爱。

目前,整个覃塘区像朱卫明这样承担“送教上门”任务的“党员爸爸”“党员妈妈”有133人,两年来为当地36名残疾学生上门服务,送教累计超过9 000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奉献与仁爱精神。

通过“送教”方式,李华去年已完成小学学业,然后由该镇的初中“党员爸爸”“党员妈妈”继续“送教上门”,做到了“爱心接力”无缝衔接,确保残疾儿童少年都能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

“党员爸爸”“党员妈妈”承担的工作不止“送教上门”一项。覃塘区教育系统将党建与教育扶贫结合,号召党员教师与学校内的家庭贫困学生结对子,通过日常帮扶、带家庭贫困学生到自己家中过周末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覃塘区开展的“千名党员教师进家门大家访”活动中,党员教师同样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覃塘区号召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家访活动,倡导“进家门、拉家常、谈家风、促安全”,两年来累计安排教师入户家访6 200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老师们都拿我们的孩子当做他们自己的孩子看待。”高占小学学生家长苏春焘说,“有一天晚上,雨下得很大,天很冷,老师还来家访,提醒我们要注意用(煤)气安全,有这么负责任的老师,把孩子交给他们一百个放心。”

“订单式”教研为学校解难题

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伊始,覃塘街道第一初级中学教务处主任覃光亮就忙活起了学校本学期的“教研订单”。

覃光亮给记者出具了一沓各学科组递交的“订单”,上面列举了该校教师在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语文学科的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较弱、数学学科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差、英语学科的学生英文写作句型结构不准确等。

“各学科组汇总了本学科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经过组内讨论,确定2—3条共性问题,再递交到教务处。”覃光亮告诉记者。教务处汇总分类后,提交校领导审核,然后再递交至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室根据各校提交的“订单”,给各校安排相应的教研辅导活动,实际解决学校的教研难题。

“订单式”教研活动是覃塘区教育系统“116”党建工作体系中“教书育人好”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项工作由教育局教研室具体负责,按照“学校梳理问题上报→教研员研究分析问题→帮学校实际解决问题”的服务流程,将教研重心下移,组织教研员深入教学一线实地指导,力求让学校“一单一得”,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覃塘区教育局教研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订单式”教研操作起来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局限于让本地教研员进校解决问题。如果碰到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城区教研室还会寻求“外援”,邀请更高一级教研部门、高校的专家,到覃塘“问诊把脉”,最终把学校提出的实际问题一一解决,促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双提升”。

一个学期过去,覃塘街道第一初级中学当初提交的“订单”基本都得到了解决。覃光亮向记者举例:针对语文学科提出的“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弱”这一问题,城区教研室几个月来进行了几轮入校调研、听课、诊断活动,并通过上示范课、举办阅读分享会等多种方式,帮助该校解决这一问题。

“这种方式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帮助特别大。”覃光亮告诉记者。通过“订单式”教研活动,许多年轻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备课、上课、磨课等技能得到反复锤炼,教学水平获得很大提升。2019年秋季学期,覃塘街道第一初级中学派出5名青年教师参加覃塘区举办的课堂教学比赛,有4人获特等奖。

通过党建与教研深度融合,覃塘区整体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覃塘区考生获得A+和A等级的人数均居贵港市首位。在教科研方面,2019年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布的上一年教育科研课题结题评审结果中,覃塘区共有47项课题获奖。

让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

2019年3月26日,覃塘区东龙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浪漫三月三·2019恋恋看”的教师联谊会,为广大未婚青年教师搭建“寻找另一半”的平台。这次联谊会上,有一对特邀嘉宾引人注目,他们是该校的教师夫妇——覃适彬、肖翠容。这对教师夫妇的“爱情故事”,就是从多年前学校举办的一次联谊会上开始的。

“我们就是通过学校举办的联谊会相识的。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另一半,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我现在感觉自己工作和生活都特别顺心。”面对记者的采访,肖翠容大方地谈起了自己的爱情经历。

近年来,覃塘区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工会组织甘当“月老”,积极策划举办各种类型的联谊会,并对参加联谊会的系统外未婚青年进行严格把关。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一年,覃塘各中小学就举办联谊会70多场,促成40多名教师步入婚姻殿堂。

覃塘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多个乡镇处于偏远山区,乡村学校面临教师“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为此,在推进中小学党建过程中,覃塘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列入“116”党建工作体系中的“教育保障好”系列。

覃塘区着力实施“安教工程”,促进教师队伍增量提质,让乡村教师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通俗地说,我们遵循的主线是造个窝、做个媒、给块地、再培训。”覃塘区教育局人事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造个窝,就是进一步加大教师住房建设力度,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做个媒,就是采取多样的活动方式,为单身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认识、交流感情的平台;给块地,就是利用校内空闲土地建设师生蔬菜种植劳动基地,鼓励教师自给自足、热爱生活;再培训,就是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送培下乡、“师徒”结对、校本研修、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覃塘街道第三初级中学教师陈俏,五年前从乡镇学校调入该校。刚到城区学校任教时,各方面都很不适应,学校便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指导她。得益于这种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方式,陈俏成长迅速,在自治区教育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如今已成为学校的语文学科组长。

陈俏的成长,与覃塘区高度重视教师“再培训”分不开。近年来,覃塘区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共计154个,累计培训教师3.3万多人次,还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的“混合式”培训,顺利完成了“2018年示范性国培项目”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年4月,覃塘区选送的《国培,我成长的摇篮》获得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优秀案例奖。

通过“党建+安教”方式,覃塘区目前累计投入14 039.4万元,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公租房2 582套,基本解决了教职工的住宿问题。

吹响教育“先锋集结号”

在覃塘区教育局的党建活动室,一面墙上展示的“先锋成员单位”引人注目。据介绍,这些成员单位是参与覃塘区开展教育“先锋集结号”创建评比活动的党组织,目前已有12所学校被评為“先锋之星”,发挥着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覃塘教育系统在构建“116”党建工作体系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着力推进“先锋集结号”创建活动,引导各校党支部通过发布先锋宣言、制定先锋指标、评选先锋之星、开展先锋集结号行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对内凝聚力、对外号召力和整体执行力,形成强大的党建动力,进一步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有效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

覃塘街道第三初级中学坚持以党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通过建好党员活动室、抓实党员活动、组建先锋教研团队、创建“红旗科组”“红旗班级”等多种举措,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持续迈上新台阶,获得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9年6月,该校成为覃塘教育系统首批“先锋之星”单位之一,名列各“先锋成员单位”之首。

覃塘区黄练镇第一初级中学通过党建引领学校建设,以“办学与绿化齐头并进”为发展思路,花大力气狠抓校园绿化美化,大幅提高校园绿化率,取得显著成效,于2019年4月获评为“广西森林单位园区”,并获评为覃塘区教育系统第二季度“先锋之星”。

覃塘街道第一初级中学党员教师黄梅,曾两次获评为覃塘教育系统党员“先锋之星”。她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精心钻研教学业务,获评为“广西中学语文优秀教师”,享受贵港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作为一名已有20年教龄的教师,黄梅近年来指导帮助多名年轻教师成长。她现在所带的“徒弟”潘方良三年前由初中生物改教初中语文,如今已成功“转型”。2019年秋季学期,潘方良在城区的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目前,覃塘教育系统共评选出党员“先锋之星”100多名。“先锋之星”们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带动引领身边教师成长,尤其是带动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向党看齐,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目前,覃塘教育系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5名,发展预备党员18名,党员队伍持续壮大。

在“先锋集结号”创建评比中,覃塘区委教育工委注重对各校党组织进行科学考评,制定了“教育‘先锋集结号考评指标细则”,从“对外号召力”“对内凝聚力”“整体执行力”等方面进行考评,确保党建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曾伟杰表示,覃塘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如今已步入正轨,下一步将继续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学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校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推进覃塘教育再上新台阶。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先锋教研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