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治疗的价值探究

2020-04-20 02:48李志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优良率肱骨肩关节

李志胜

(泗洪县康肾医院骨科,江苏宿迁 22390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部分患者内固定术后功能锻炼较差,加之出院后未经过专业的训练干预,进一步造成院外功能锻炼依从度较差,导致肩关节功能未得到良好恢复[1-2]。因此,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采用科学的、持续性的康复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康复治疗应遵循早期进行、循序渐进、从被动到主动的原则[3]。 该研究以2017 年2 月—2019 年7 月该院接收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8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康复治疗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8 例。纳入标准:对该次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心脏疾病;不认可康复治疗模式。通过信封随机化分组模式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 (n=39)和对照组(n=39)。 实验组中,男女比20∶19,年龄30~75 岁,平均(55.05±11.95)岁;对照组中,男女比23∶16,年龄31~76 岁,平均(55.04±11.96)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78 例患者入院后均实施骨折内固定手术处理。根据骨折Neer 分型分别予以肱骨近端解剖板、 螺丝钉、克氏针或张力带内固定,对出现骨折疏松的患者行锁定板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手术中尽可能保证骨折周围软组织和血运状态。

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干预,结合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适当锻炼膝关节,训练其股四头肌力等,在术后3个月逐渐开始进行负重训练。

实验组术后行康复干预,具体流程为:(1)术后早期: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同时将患者的患肢抬高约30°,用冰袋冰敷24 h。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 即可指导其早期在床上开展主被动康复训练,包括股四头肌功能训练以及踝泵功能训练等。股四头肌功能训练:将大腿肌肉绷紧,保持此状态约10~15 s,放松片刻后再继续绷紧, 每10 次为1 组, 每天进行3~4 组。踝泵功能训练:将膝关节伸直后,尽量使踝关节进行背伸和跖屈, 每个动作维持10 s 左右,15~20次为1 组。(2)术后1 周开展被动功能训练,首先在颈腕吊带制动下,上肢钟摆样摆动训练,而后进行上肢外旋功能训练,保持骨折内固定稳定的情况下,由医师辅助外旋功能运动, 这一阶段治疗30 min/次,2~3次/d。(3)在手术后4~5 周开展主动功能训练,患者仰卧双手抱头,强化上肢外展、外旋训练。 (4)术后11~12 周开展强化上肢锻炼, 首先进行抗阻力前屈外展训练,上肢依靠在墙上,或者在上肢负重的情况下前屈和外展运动,让肩关节充分伸展。而后抗阻力后伸,每日锻炼50 次,持续训练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术后的第1 个月、第3 个月、 第6 个月和第12 个月拍摄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情况。 同时进行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评估[4],疼痛35 分,功能应用30 分,活动区域25分,术后解剖10 分。优良率判定: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90~100 判定为优秀;80~89 分判定为良好;70~79分判定为尚可;<69 分判定为较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肩关节Neer 分值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治疗优良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肩关节Neer 分值比较

手术前,两组的肩关节Neer 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年,实验组肩关节Neer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肩关节Neer 分值比较[(±s),分]

表1 两组肩关节Neer 分值比较[(±s),分]

组别手术前 手术后1 年实验组(n=39)对照组(n=39)t 值P 值84.13±4.47 83.96±5.52 0.149 0.881 88.13±5.47 82.96±7.52 3.472 0.000

2.2 优良率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优良率对比[n(%)]

3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主要包含肱骨大小结节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和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发病率在5.00%左右[5]。 其中有将近85.00%的患者属于无移位骨折,将近15.00%[6]的移位骨折需予以切开复位或经皮穿针固定。

骨折后的疼痛使患者肩关节长期固定, 运动不足。 数据分析,在固定的状态下,疏松结缔组织将在7~14 d 内转变为致密结缔组织[7],如果同时合并水肿或循环阻碍,则将在14~21 d 内出现胶原纤维。 长期制动状态还可能造成静脉和淋巴液回流阻碍[8],组织中缝隙浆液纤维渗出物会进一步沉淀。再加之炎性反应侵袭关节囊,诱发疼痛,造成肩关节创伤性僵直,引发功能阻碍[9]。在恢复肩关节功能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本体感觉功能恢复。康复治疗特别是早期肌肉收缩训练,能够加快血液和淋巴回流。 骨折术后早期的第一阶段康复干预主要是进行被动功能训练,以降低肩关节囊和周围韧带组织粘连。

该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术后1 年肩关节Neer 分值比较, 实验组的 (88.13±5.47) 分高于对照组的(82.96±7.52)分,优良率74.36%高于对照组51.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术后分阶段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持续性的康复干预可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10]。

综上所述,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后,采用科学的康复干预能够减轻疼痛,同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临床优良率。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肱骨肩关节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肩关节生物力学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