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与口译结合在同声传译中的应用

2020-04-15 03:56何翊茜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术语

何翊茜

计算机辅助翻译能够帮助翻译者优质、高效、轻松地完成翻译工作。它不同于以往的机器翻译软件,不依赖于计算机的自动翻译,而是在人的参与下完成整个翻译过程。与人工翻译相比,质量相同或更好,翻译效率大幅提升。而同声传译,是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对译者的要求非常之高,也是翻译类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类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如TRADOS、Multitime等,如能运用在同声传译工作中,势必会使同声传译工作更加轻松、高效及准确。

1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在各行各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最近的趋势则是在同声传译领域,网上各种AI同传即将取代人工同传的言论甚嚣尘上。但是相比于这种外行看热闹的心态,同传领域人士则更为看好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同是新型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翻译,同声传译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毕竟,存在很多专有名词以及一些地域特色的名词时,尤其是一些新出现的名词时,这会给人工同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此,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热门趋势,由此也出现了不少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本文通过分析同传译员所需素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如何与同传结合,探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同声传译中的有效运用,以供参考。

2 一名合格的同声传译所需要的素质

很多人艳羡同声传译的从业者,一因为他们做的是薪水最高的工作之一,出入各种高档场所,与名人显要谈笑风生。二是他们在各种会议现场口若悬河、挥洒自如的样子,完美契合职场精英这一概念。但是,在人们怀着热切的心情的仰视他们的时候,也要知道同传译员表面的光鲜是用无数汗水换来的。那么,同传译员究竟需要哪些素质呢?

首先,译员需具备广博的知识。因为同传译员是在不同的文化沟通过程中充当媒介,所以译者既要做各个领域的通才,又要做某个领域的专家。正如一句话所言,An interpreter should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因此,对于百科常识、常识性文化、文化知识等必须广泛掌握,在此期间,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缺一不可的,唯有这样才能胜任同传译员这一高要求高水准的职位。

再者,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也是必须具备的。众所周知,同声传译非常人可以挑战,但是即使脑力跟上了,体力跟不上也还是无法胜任。译员在工作时,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犹如赛场上的运动员,大脑脑细胞高速运转,简直就是一场脑力马拉松,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作,时间长了就会缺氧、有恶心感,甚至会头晕目眩,还有的人会晕倒。也就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所以同传译员每连续工作20分钟,就必须轮换休息,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势必无法在工作中坚持下来。再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名译员所必需的。比如,遇到有口音的发言者的情况下(如印度口音、中东口音,甚至是英语地区方言),会让准备不足的译员汗如雨下、如临大敌,而此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由于同声传译至少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所以,译员们必须具备极其过硬的双语知识储备。这些储备不仅指晓畅语言知识(如语音语调、语法结构、词汇语义、一词多义等),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了解各种文体和语用功能,掌握一定数量的術语、委婉语、习语、诗词,甚至是俚语。而这些词汇的积累显然需要现代科技的帮助,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将会在第三节详述。

3 信息化时代的同声传译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翻译的信息化、流程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当今的的译者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P?chhacker(2004:168) 曾指出:“20 世纪以来技术的进步加快了新的口译形式的产生,并扩大了译员把技能付诸实施的范围。电信和数字化处理系统的融合对职业口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译员也应加强自身修养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那么为了达成CAT信息技术与口译的结合,首先除了掌握CAT辅助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其次是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就是指在口译及同传活动中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21世纪,信息知识更迭迅速,新事物、新发明、新现象、新术语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某些前沿科学领域更是如此。如在会议高峰期,口译译员可能接到各种口译工作,面对的领域更不仅限于熟悉的那几门。所以,这就需要译员具备较高的信息检索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语料库等资源在短时间内快速、精确地搜索所需信息。

还有就是术语管理能力。术语管理能力是为了满足口译活动现场所需而对术语资源进行管理的实践方式。如今很多口译场合,其涉及的术语都是极其广泛以及繁多的。而译员往往不是领域内人士,所以术语的翻译前准备就极其重要。例如,在某次钢产品大会上,参会人员上去介绍自家公司产品,一出口就是一长串的钢产品术语(如无缝钢管、有缝钢管、热轧无缝管、冷拔管、精密钢管、热扩管、冷旋压管和挤压管,低合金管、合金结构管、高合金管、高强度管等),面对这些不熟悉的名词,如果没有充分的术语准备,可能就会产生突发事故。

而在CAD辅助工具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口译译员可通过下一节所述的工具来管理术语的储备(如SDL Trados, Wordfast, Across等)来建立自己的“术语数据库”。在接到相关任务后,译员就可以基于平时积累的基础上,通过电脑或者其他工具,在译前准备中强化记忆相关术语,甚至在口译过程中通过如IPAD之类的智能工具进行快速搜索,在翻译任务结束之后对自己的术语数据库进行完善,方便后续利用。

4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作用

可减少重复性的劳动力,提高翻译效率。计算机辅助翻译与同传的结合就是人机相互结合的翻译模式,对于相同类型的翻译文本,译员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术语库,下次翻译时可以大大节省脑力并且提升效率。因为翻译,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与记忆相关的流程式作业,如果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那么译员将会从无用且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来保证翻译的高效有序进行。

此外,时代在发展,各种国际活动日渐增多,译员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可是时间却在减少,这使得译员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大。而计算机辅助翻译可以将文本区分为不同的部分,显著提高翻译效率。

5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同声传译的结合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CAT)技术横空出世,自此已有近30年时间。在全球高质量语言服务需求日益旺盛之时,国内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量爆炸式增长,全球化和本地化服务需求的激增也推动着翻译行业呈现雨后春笋的趋势,那么到底什么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呢?

首先,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CAT)有别于机器翻译,它是一项现代翻译技术。广义而言,所有翻译过程中能够使用到、能够帮助规范翻译流程以及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计算机工具都属于这一范畴。举例来说,如“译前的编码处理、可译资源提取、字数统计、任务分析、术语提取等;译中的片段复用、搜索验证、术语识别、进度监控;译后的格式转换、模糊匹配、自动化质量保证、语言资产管理等;语料自动对齐及其翻译、语音输入、语言翻译等技术”(王华树 2014),均可称为 CAT技术。从狭义角度来看,CAT工具就是指翻译过程中使用如TRADOS等工具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的计算机终端软件。

那么目前存在哪些“主流”CAT 工具呢?自上世纪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出现,国内外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发展亦颇为迅速。通过查阅文献、搜索论坛可知,如今在国内外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翻译人员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多为以下十种“主流”CAT工具。

TRADOS于1984年由一家德国公司研發,2005年被SDL公司收购。此后,TRADOS、SDLX、SDL、Passolo都被相继整合到SDL TRADOS这款产品中。由于功能强大,即使是付费产品,在所有用户群体中,SDL TRADOS依然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市场中CAT工具选择多样化,所以我们也可以在TRADOS之外多掌握几款工具,如Across, MemoQ, VisualTran和Transmate(桌面版),尤其是这些软件大多免费的情况下。

除了这些“主流”工具以外,还有哪些选择呢?

虽然这些软件相对比较“小众化”,但只是因为市场占有率不高,其实如Omega T, Okapi, Idiom等,因其全面的功能及部分免费的方式,还是在自由译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并且,即使现在市场占有率不高,凭借其良好的口碑和巨大的潜力将来杀入“大众”主流眼中,也不是不可能。

6 结论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翻译模式更加优化,翻译环境得到改善,翻译速度也更加快速,并降低了翻译成本,提高了翻译生产效率。传统的翻译模式以及落后的翻译工具逐渐被时代的巨轮碾过,退出翻译的历史舞台。在今时今日的情境下,同声传译译员需考虑利用技术的进步加强自身的优势,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但是尽管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让译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了一定解放,但译员仍然是翻译工作的主体,创造性的内容是机器无法代替的,译员能力的高低才是决定译文质量以及翻译任务是否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

现阶段,同声传译与新技术的结合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翻译工作者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不应忽视其局限性,唯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翻译工作更加高效。从同传技术的发展来看,计算机辅助翻译能以其自身优异性协助翻译工作者,但是人类的智慧是没有边际的,且任何技术无可取代,因此,在整个翻译工作中,人仍旧处于主导地位。

总之,译员,尤其是同声传译译员,需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如前所述: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双语功底 在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时,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借助高效的计算机辅助工具,提升自身翻译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口译人才。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术语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口译趣谈
口译中的“陷阱”
第三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口译笔记重要性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