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琛
【摘要】 不管是人教版的第10课还是岳麓版的第8课,文学艺术这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上的应用意义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被很多老师低估,实际上由于这一课的教材内容结构相对简单,反而因线索清晰而可以成为学生训练核心能力的有效素材,关键在教学目标和探究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057-01
时隔刚好一年,本人听了两节印象尤为深刻,内容基本一样但处理方式截然不同的历史必修三书画艺术课。
课例一:岳麓版必修三第8课笔墨丹青。上课老师把上课内容分成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学养篇。展示了大量中外名画,对画作的创作特点进行详尽介绍,包括对比中外绘画的构图风格以及表意方式的差异;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方法……
第二环节:历史篇。到了这个环节,我以为要切入主题了,然后铺天盖地而来的是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画作介绍,创作背景一带而过。
第三环节:赏析篇——十大传世名画的魅力……至此,热热闹闹的一节历史课早已结束。至于为什么在某个时期兴起某种画作,画作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可以说一堂课下来,我不认为学生有一点理解。
这是本套高中历史教材使用十多年以来,不少老师对文学艺术史教学内容的课堂处理方式,只是这位老师的处理比较极端。高考题目中涉及显性考查文学艺术部分确实不多,于是不少老师的处理方式不是上成了艺术鉴赏课就是直接让学生自习,除了美学熏陶,历史核心素养从何体现?
根据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要体现关于德智体美劳的引导作用,课例一实现了美育,仅此而已。
笔者认为文学艺术部分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上的应用意义被严重低估。这部分内容,时间线索相对简单,明了,尤其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时空结构,有利于历史时空观的培养,而时空观正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观念之一。
另一方面,文学艺术部分的教学内容史料丰富,拿史料说话,对历史叙述或历史解释进行最朴实的描述,所谓“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本课有大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丰富素材。
再者,文学艺术植根于社会存在,而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与家国政治变动的关系有着莫大关系,在讲授这些关系时,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得以传播,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历史教育育人的功能……
除了上面赘述的核心素养外,历史核心素养还有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能力(历史解释),这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师在讲授此课时,要有机地渗透进去。那么教师如何合理充分利用好这课的内容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历史核心能力呢?课例二的教学实践是笔者认为极优秀的例子。
案例二:人教版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为了对比的公平性,笔者选取了授课老师关于此课书画艺术的部分的教学设计。授课老师针对这一课,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和导学案。自主学习清单,由学生自己解决基础知识,完成部分必备知识的考查要求。而此课教学设计的重头戏就是导学案中“拓展提升”部分。授课老师为书法和绘画两部分内容分别串连了几则材料和设计相应的问题。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六则(略)。这六则材料涉及从秦统一文字到数字时代出现全民患上“失写症”“汉字危机”的文化现象。设问有秦统一文字的意义;南北朝、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文化发展的特点,分析其发展的背景;如何看待民国时期汉字存废之争?分析1973年后,汉字国际影响大的原因;对“失写症”“汉字危机”的认识。
第二部分: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材料一是张旭和颜真卿的书法,问:各自的特点,他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清明上河图》《山径春行图》,问:分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种画中,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形成画风差异的原因。
材料三:《三言二拍》《水浒传》,问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第四问,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有何关系?
从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到导学案,可以看到授课老师在这课的处理上有意识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渗透,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要求方面的培养逐层提升的设计。
课例一和课例二的课堂效果高下立见。可見,文学艺术部分并不是无可挖掘的,这一课的教材内容结构相对简单,反而因线索清晰而可以成为学生训练核心能力的有效素材,关键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以课例二为例,文学艺术史的课堂教学要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把五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与教学目标密切联系起来;另一个关键是聚焦历史教学中的选材与设问,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如,课例二的问题组合,呈现出多样性,有基础题型:秦统一文字的意义;有概括型问题:南北朝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文化发展的特点;有思维发散型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汉文化圈”这种影响;还有对现象的认识题等。体现了授课老师问题设计的层层递进,具有思考深度,能力要求也相应逐步提高。当然,问题的设计还离不开史学材料的选取,教学素材的选取要恰当,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还应该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历史必修三文学艺术部分教材内容结构相对简单,因其线索清晰而可以成为向学生渗透历史核心素养和训练核心能力的有效素材,关键在教学目标和探究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虽然文学艺术高考涉及的考点考查得比较简单,但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却对渗透、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徐奉先,中国考试2019(12)59-64.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朱汉国,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
[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提高措施[J]程添毅,教师(教学科研)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