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优秀品行共同有

2020-04-01 17:19刘艳红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培养策略

刘艳红

摘要:优秀品行成就学生的终身发展。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行的两个主要阵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小手拉大手”“5 + 2 = 7”家校共育的最佳效果,促使学生养成优秀品行,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家校共育;优秀品行;培养策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过去一直把学生考试的高分数作为自己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优秀品行的培养;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阻碍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优秀品行的养成。这些教育观念和行为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在推进情商教育的大形势下,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小手拉大手·优秀品行共同有”的教育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对于此方面的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循序渐进、反复磨练是家校共育的节奏

学生养成好习惯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和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家庭和学校有着一致的目标——教育好学生,那么双方首先要处理好家校共育的关系。

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相同,家校双方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学生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教育不能替代的。但是,家庭教育受到家长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家庭居住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学校的规范化和专门化的教育是不能相比的。学校教育具备的场所特殊性、教育者和教材的规范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生的成长过程又离不开家庭的特殊影响,缺乏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学校教育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加强联系和交流,在教育共同目标方面达成共识,形成默契,步调一致,相互补充配合,努力做到扩大家校共育的合力效应,共同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紧密联系、及时沟通是家校共育的关键

学生形成优秀品行的关键时期是小学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发展变化非常快。针对这一特点,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要有效落实教育及时性的原则。学生平时的思想动态,往往会通过日常的行为和语言显露出来。家长和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准确判断,以便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沟通发现的问题,交流双方对问题的看法,共同商定适合的教育引导策略。

家庭和学校在落实教育及时性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教育持续性。学生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家长和教师要不断分析这些变化,双方都要保持教育的持续性,研究和掌握学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因材施教。

家校共育在做到教育及时又持续的同时,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利用家长座谈会、家访、电话、微信、QQ等沟通方式,交流思想,共享信息,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和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要求,及时调整家校共育策略,共同商讨、制定具体教育方案。这样,通过短期、中期、长期的协作配合,产生合力效应,促使教育在短时间内产生良好效果。

三、讲究教育艺术、技巧是家校共育的良策

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家校共育过程中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这样才能达成教育目标。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而非采用生硬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教育过程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具体操作上,要抓住自然产生的因素,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自身出发。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想,家长要向学生多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教育手段显得更轻松,教学效果也会更明显。

四、严格要求、适时鼓励是家校共育的途径

对于学生来说,把不良习惯改掉并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较为艰苦的过程,良好习惯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才能养成。严格要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自觉改掉不良习惯,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習惯;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与学生商定确保好习惯养成的制度,并付诸实施,确保学生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牢记:教育对象是充满朝气和未脱稚气的孩子,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他们的付出和努力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及时认可和不断鼓励。

五、家校联评是家校共育的妙招

评比和兴趣引领是促进学生养成好习惯的精神动力。在家校合作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实现家校联评,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纳入到班级对学生的评价中,使学生做到“在家、在校一个样”。同时,对学生进行兴趣引领,奖励除了发奖品、奖状,还应该有兴趣奖励。例如,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比,综合学生在家、在校的整体表现,对表现较好,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进行兴趣奖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拔河比赛、多人多足体育比赛,或者唱歌、朗诵比赛等。学生对这样的集体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为了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好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优秀品行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是家校共同的责任,只有最大化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家长从内心重视品行的养成与培养,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陪伴学生的每一天,学生才能沿着正确的优秀品行轨道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光璟.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8).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培养策略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