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鹏斌
摘要:隨着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学校需要经过分析研判、有序推进、强力保障等三个环节,有效实施新高考选课走班制。为此,学校需要变革班级组织方式,采取行政班和教学班双重管理的制度。在此过程中,学校既要整合资源、研判问题;又要调研指导、差异分层,并要在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保障教学各环节的有序开展和师生双维主体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普通高中;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3-0033-03
2019年4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河北高考改革方案,实行“3+1+2”模式。根据新高考政策,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成为必然趋势。那应如何组织学生选课、如何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落实走班教学等成为普通高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南校区经过分析研判、有序推进、强力保障三个环节有效实施选课走班制度。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学校变革班级组织方式,采取行政班和教学班双重管理的制度,并开齐12种组合,实施分层教学,既满足了学生选课、成长的需求,又体现了国家新高考改革的精神。
一、分析研判:整合资源,研判问题
(一)整合内部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占地约60亩,硬件设施完备。其中三个年级共计 18个教学班,24间教室,每个年级都有2间备用教室;集团本部派驻教学中心主任,兼任新高一年级主任,同时带来高一年级骨干教师团队,在整合南校区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共同组成2018级高一年级教师团队;成立学生发展中心,致力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二)学习经验梳理
学校多次派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和教师深入浙江、上海和山东等高考综合改革前沿的地区,浸濡式学习改革经验。经过反思整理发现学校目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第二,缺乏有效的选科指导;第三,同组合班教学层次差异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召开专项研讨会,就新高考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预判选课走班中的各项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有序推进:调研指导,差异分层
(一)印制问卷,了解学生选课状况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我们对2108级高一全体学生做了生涯规划、新高考选课专项问卷调查,力求能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实际需求,从而为有效指导学生选课做好准备。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有待提升。关于新高考政策,尤其是职业规划和选考科目之间的关系,需要学校和家长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第二,学校要提供各种层面的讲座,普及介绍大学相关专业及社会角色,扩充学生认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第三,学科教师要有目的地结合本学科特点开展生涯教育,展示学科体系,供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
(二)调研指导,统计学生选课数据
第一,根据问卷所呈现的问题,召开三个层面的会议。第一层面,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由校长参加并讲解新高考政策,介绍学校选课走班的实施准备情况,明确选课走班的思路;和家长达成共识,要求家长全面学习最新政策;与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第二层面,召开学生会。学生会由学生发展中心和年级组组织召开。学生发展中心着重介绍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及学校即将建立的课程体系,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年级组着重介绍新高考方案,详尽介绍学科知识体系,供学生全面感知。第三层面,召开教师会。教师会由教育教学校长主讲,要求教师在学生高中起始阶段,全面介绍学科知识体系,并结合所教学科整合专业发展趋势。
第二,依据学生具体状况,开展有效指导。首先,导师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主动收集各方面关于学生的信息,包括课程改革、社会发展动向、社会就业状况和各类高校招生政策变化等。其次,教师根据掌握的信息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沟通,帮助学生全面认知、把握学校课程,最终学会把握自己、规划人生,为选课做好充分准备。
综合以上问卷结论、导师指导专业性格职业测试结果,以及年级提供的一学年内学生大型考试的成绩数据,学校对学生的选课信息进行了整合,最终生成选课数据(见表1,表2,表3)。
依据生成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学生选择政治、地理学科相对集中;学生各种组合构成来自不同班级,学生差异度较大;学校依据选课数据,决定满足学生需求,开足12种选课组合,实施分层教学,采用教学班和行政班并存的管理模式。
(三)差异发展,行政班与教学班实施分层教学
依据学校现有资源和学生存在的差异,学校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使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为了便于管理,尽量减少学生走班流动,学校合理分层,采用“固四走二”的大原则: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固定班级授课,建立三个物理组合班级和三个历史组合班级;学生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个学科中选择两个学科进行走班。
行政班分层依据语数外+物理/历史进行分层,教学班依据学生选择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剩余学生上自习课,由年级安排值班教师进班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晚自习学生回行政班,年级统一协调安排学科教师进班辅导答疑。
(四)明确职责,实施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双向管理
第一,班主任及教师的安排同于以前的教师安排。年级需要语数外教师各三名,其他高考学科教师各两名。此种安排并没有增加教师的数量和工作量。
第二,课表安排。课表安排原则:上午五课时在行政班完成教学,安排语文、数学、物理、历史、英语五个学科的课程,需要六间教室;下午安排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两个学科走班分层教学,占用行政班教室,无课学生集中在两个行政班上自习。
第三,行政班班主任与教学班教师的职责。行政班班主任职责:行政班班建制不变,班主任负责行政班学生的升旗、课间操、班会、自习课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教学班教师职责:学生走班上课,必须做到“三定”,即定临时干部、定座位、定课代表。任课教师负责本节课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表现情况及纪律卫生等常规管理工作。
此外,学校建立了学生学习表現情况反馈制度,并定期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系会以及各层面的学生座谈会,保证走班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学校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加强对行政班和教学班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统筹协调解决。
三、强力保障:组织新建,两维强化
(一)建章立制,保障各环节有序开展
第一,选课方面。生涯教育是新高考改革的需要,是教育进入新时代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回应,是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学科的重要环节。基于此,学校设置学生发展中心,专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编制了《邯郸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选课指导手册》《邯郸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全员育人导师制》等配套制度。
第二,走班教学方面。走班教学管理主要体现在行政班和教学班的管理上。总体而言,在班集体管理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强化教管合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察,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此,学校制定了《邯郸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走班教学管理办法》。
(二)两维主体,强化师生自我发展
实行选课分层走班后,由于学生和教师是选课走班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学校要从学生管理和教学组织管理两个维度进行强化,确保分层走班的教学效果。
第一,学生自主管理,主动适应。虽是分层走班,但教学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因此,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各行政班在教学班各设一名班长,负责上课的出勤点名、纪律维持和卫生监督工作;每个教学班各科均设有多名来自不同班级的课代表,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学生的作业等;每个班按小组安排座位,每个组长每天都要向学科教师汇报本组成员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教师优化教学过程,自主提升。其一,教学分层。在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形式上的变化并不是首要关注的重点,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分层走班教学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转变;实现真正的分层教学,需要在分层走班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作业布置等各方面的分层。其二,评价分层。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要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