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东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特点入手,结合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来引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特征。通过优化中职教育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教学手法、教学评价等环节,来打造出适合这一教育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新模式。为中职教育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环境不断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混合式学习;设计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制度改革的推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较以前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国内很多职业院校都是必修课程课。混合式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以解决未来工作生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就教育本身的意义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与混合式学习法的融合可以起到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达到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作用。
一、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理论和优势
混合式学习是融合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一种学习模式,是以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来展开教学的。它是将多种教学形式和理论相互结合设计,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来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
混合式教学具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资源、表现方式、教学目标等教学环节相结合的优势特点。混合式学习在保留直观的课堂讲解的同时也能更及时地和学生互动和交流,将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相融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混合式教学也将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能够带学生更为丰富、清晰、直观的学习资源;同样在师生交流学习层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是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也可以在线授课解惑;混合式学习将教师和互联网学习素材之间进行了有效的统一,能够更加全面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1]。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整体偏低
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都还处于青少年叛逆期,心智不够成熟、基础较为薄弱,所以自我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比较差。而大多数学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和指责。
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就会导致计算机授课难度而言也较大,由于基础不同的学生在理解方面和知识吸收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往往会产生“听懂的永远都听得懂,听不懂的永远都听不懂”的现象。这就更需要教师细心指导、耐心授课,并要实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轨迹。
(二)计算机教学软硬件有待更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学习生活和以后的职业生涯里都会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是大多数中职院校在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信息化教学内容上的表现都不是很理想。
很多中职院校在计算机配备上还采用着老式机型,系统响应迟缓、卡顿,甚至配备数量存在问题导致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时没有授课重点和讲课技巧,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模仿照搬,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而软件方面没有及时更新就会与社会整体的发展脱节,导致学生学的东西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缺乏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2]。
(三)计算机教学课堂的管理混乱
部分中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疏于管理。因为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欠缺,就会出现老师在演示讲解,而很多学生则在课堂下玩游戏、听歌、看电影、睡觉;大多数学生在受到教师批评之后就会停止这种行为,而部分学生会因为受到批评就和教师之间发生矛盾,导致课堂气氛更为紧张,所以很多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这种现象发生。
所以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整治中职计算机课堂,对学生的上机训练进行规范化管理,也是必备的教学保障工作。
三、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设计应用
(一)引入兴趣教学模式
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只要能通过正确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任务“用Word文档写一篇你最感兴趣明星的简介”,因为这个年龄段对于这种话题都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学习积极性是充分具备的。然后提问学生该如何搜集材料,在哪里搜集材料,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讲解搜索引擎的课本教材。这种方式不但让同学们对常用的几种搜索引擎有了基本的了解,还能锻炼计算机打字的速度和Word文档的使用。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是实际操作大于口头讲解的,所以要想办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课堂实践中。
例如课堂上老师先简单讲解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来引出电脑杀毒软件的作用和常见的几款杀毒软件,然后通过后台系统控制所有电脑来给学生进行杀毒软件的安装演示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具体安装过程。这一环节结束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安装一个其他杀毒软件,安装完成后在讲解杀毒软件之间的冲突性,学生在理解之后再自行选择一个杀毒软件进行卸载。
(三)团队协作学习模式
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工作学习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计算机课堂进行明确分工组织来完成团队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能让同学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例如老师安排三个学生为一个组,然后布置PPT作业,其中要包含图片、文字内容、视频或者图表这四个元素中的三种。内容主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保证每个人有自己的任务。组长负责排版和制作,两个组员负责搜索相关资料、图片和文字编辑工作,完成后可以在课堂上指定组内成员进行PPT的内容讲解。这一过程要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完善充实自己。
四、结束语
在中职教育的阶段,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能力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使用混合学习法,能够让中职学生对于学习不再充满反感,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得到充分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苗苗. 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郭秀萍. 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成才之路, 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