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研究

2020-03-28 01:25佘港
青年生活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校园贷风险防范

佘港

摘要: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贷款现象在大学校园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但是不良“校园贷”引起的悲劇也频频发生,屡禁不止。本文将详细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校园贷”产生的原因,并尝试阐述新时期在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教育引导

前言

新时期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挑战。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亦是如此,时至今日,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线上经济发展模式成为诸多公司发展业务的重要手段和经济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贷款行业同样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延伸到了接触互联网较多的大学生群体中。由于校园网络贷款的便利性、低门槛等特征,校园网络贷款业务在新时期大学校园中迅速发展。但是,由不良校园贷款引发的大学生跳楼、“裸贷”等悲剧也频频发生。作为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开展新时期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教育引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1  “校园贷”在新时期大学生中屡禁不止的危害性及成因分析

1.1  “校园贷”特点分析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校园贷款公司产品进行梳理和分析,“校园贷”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贷款门槛较低,只要凭借大学生身份证和学生证简单填写资料即可借到1000到3000元不等金额;形式多样,分期贷、手机贷等等,花样繁多,很多大学生难以辨别;后期手续费多,实际还钱数额远远大于银行贷款;逾期会产生大量费用甚至会暴力催收;大学生还款能力有限,在无还款能力的情况下,很大可能会迫使学生走向极端。

1.2“校园贷”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危害性

由于“校园贷”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在接触“校园贷”之后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有些学生因为“校园贷”贷款相对容易,花起来也大手大脚,长此以往慢慢形成错误的消费观;部分学生为了偿还贷款,容易误入歧途,有的大学生为了偿还贷款铤而走险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部分学生由于无力偿还贷款,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接触“校园贷”信息遭泄露,大学生自己及亲朋好友遭受骚扰。

1.3“校园贷”屡禁不止影响因素分析

“校园贷”问题引发高校和社会关注以后,国家、地方政府及高校等相关部门开展了系列行动以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但是时至今日,依然还是不断有学生在触碰“校园贷”,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新时期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自己不受伤害。

我国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健全,针对“校园贷”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容易为了高额的收益铤而走险,危害当代大学生。

新时期的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喜欢提前消费,攀比心理较为严重。很多大学生习惯和同学进行攀比,在自身经济条件无法满足需求时,便通过网络贷款等形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校园贷”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的有效对策

2.1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主动远离“校园贷”

首先,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校园贷”这一新兴事物,在学生中正面讲解“校园贷”的利与弊,深入解读不良“校园贷”的害处。让学生直面“校园贷”,能够区分市面上的陷阱遍布的消费产品,进而主动远离“校园贷”。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拒绝攀比心理、超前消费心理。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通过思想的转变减少接触“校园贷”的机会。再次,通过思想引导,让学生明确什么不应该做,展现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让大学生主动远离“校园贷”,进一步减小“校园贷”对大学生的危害。

2.2加强新时期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普及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对征信、基本金融知识等了解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特别是大一新生,从进校之初就让学生牢固树立防范不良“校园贷”的风险意识,让风险防范意识伴随大学生涯,甚至坚持终身。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项教育活动、微信推文等形式向广大学生普及征信基础知识、金融相关法律知识,让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避免上当受骗。

2.3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络机制,畅通信息渠道

鼓励家长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引导学生积极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辅导员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更多的关心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并及时处理。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沟通桥梁,通过家校联系微信群、QQ群、家访等形式,及时向家长传达“校园贷”相关知识,让家长引起足够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避免“校园贷”产生的不良后果。

2.4邀请警察、法官、律师等人员为学生现身说法,指引学生远离“校园贷”

部分大学生觉得“校园贷”距离自己很遥远,自己接触不到,辅导员老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讲解缺乏说服力,思想教育效果不理想。在进行思想引导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邀请警察、法官、律师等一线接触“校园贷”案件较多的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现身说法,为学生讲解不良“校园贷”的知识,让大学生更近距离感受“校园贷”的危害,指引学生远离“校园贷”。

结束语

新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很多类似“校园贷”这样的诱惑,如何应对花样众多的诱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新时期大学生正确规避“校园贷”风险,减少不必要损失,既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够有效辨别是非,尽可能的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身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自身抵抗力,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取收入满足自身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曲巍.互联网背景下校园贷的风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4):178-179.

[2]张利锋,黄永生.浅谈校园贷的犯罪风险及防范对策[J].法制博览,2019(33):171-172.

[3]吴丽超,朱洁.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校园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5):159-160.

[4]沈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2):121-124.

[5]张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校园贷”防范与有效引导[J].教育现代化,2018,5(52):213-215.

[6]朱理哲,刘韧,聂建晖.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引导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09):122-126.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校园贷风险防范
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卫生与健康教育
抓住教育契机 守望成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