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0-03-28 13:37杨英杰吴慧李富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溶栓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杨英杰 吴慧 李富慧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473006)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1]。目前,在时间窗内行静脉溶栓治疗被多个国家作为Ⅰ类推荐写入诊疗指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同时大量研究证明[3],亚低温对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临床上对于静脉溶栓与亚低温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将亚低温、静脉溶栓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 例。观察组男35 例,女33 例;年龄 45~78 岁,平均(62.43±12.06)岁。对照组男 36 例,女 32 例;年龄 45~79 岁,平均(62.75±11.8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 发病时间≤4.5 h;(3) 血压<180/100 mm Hg;(4)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颅内有大面积梗死改变或出血患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既往有脑出血史或2 周内做过大型手术患者;(4)凝血功能异常或近期服用过抗凝药物患者;(5)合并颅内动脉瘤、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持续吸氧、血压监测、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册证号S20020034)静脉溶栓治疗,总剂量0.9 mg/kg,首先在10 min 内静脉注射总剂量的10%,余下剂量在1 h 内静脉滴注。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应用HGT-200 型医用亚低温治疗仪(珠海和佳医疗器械厂制造),降温帽包裹头部,调节水温维持在6~12℃,使患者鼓膜温度保持在33~35℃,持续24 h。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后14 d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降低≥91%为基本治愈;治疗后14 d NIHSS 评分降低46%~90%为显效;治疗后14 d NIHSS 评分降低18%~45%为有效;治疗后14 d NIHSS 评分降低<18%为无效[4]。总有效=基本治愈+显效+有效。(2)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 进行测定。(3)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一过性病情加重、继发栓塞、呼吸困难、低血压)、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 观察组SOD、GSH-Px 显著高于对照组,MDA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GSH-Px(IU/L)治疗前 治疗后3 d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SOD(mmol/L)治疗前 治疗后3 d 68 68 t P 71.25±12.03 70.85±11.92 0.194 8 0.845 9 93.28±3.96 82.91±5.42 11.633 7 0.000 0 MDA(mmol/L)治疗前 治疗后3 d 10.79±2.14 11.07±2.06 0.777 3 0.438 3 4.49±1.13 7.25±1.38 12.760 3 0.000 0 27.35±8.96 26.93±9.04 0.272 1 0.786 0 49.35±14.27 38.44±11.68 4.878 7 0.000 0

2.3 两组并发症和病死情况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和病死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是最具有循证依据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通过促使梗死血管再通来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脑细胞损伤。但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静脉溶栓导致的缺血再灌注存在加重脑水肿的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脑神经细胞障碍[5]。因此,如何避免溶栓后再灌注损伤,减轻脑水肿的神经保护疗法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学者关注。

研究证实,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亚低温(28~35℃)时,脑氧代谢明显降低,可有效调节炎症介质和神经递质过量释放,可明显减少神经元消亡,促进神经干细胞生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张雪荣[6]、田琴等[7]研究表明,对急性期脑梗死实施亚低温治疗,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研究显示[8],急性脑梗死的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与氧化应激反应关系密切。SOD、MDA 和GSH-Px 是临床评价氧化应激的主要指标,其水平变化能体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状况。胡晓等[9]研究证实,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能够明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但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较单一静脉溶栓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治疗后3 d 观察组SOD、GSH-Px 显著高于对照组,MDA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更能降低由氧自由基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对脑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该研究结果与相关国内研究结果相似[10]。综上所述,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能通过改善急性脑梗死氧化应激反应来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效果优于单一静脉溶栓治疗。

猜你喜欢
溶栓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