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血清NT-proBNP、ICTP、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2020-03-24 03:21李小娟曹劝省汪砚雨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心血管

李小娟 曹劝省 汪砚雨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发生,能够导致患者短期内病死风险的显著上升,同时患者不良心血管临床结局的发生风险也显著上升[1-2]。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能够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出院后的随访方面发挥作用。细胞因子能够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评估和预测价值。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telopepidetype Icollagen,ICTP)能够通过反应心肌细胞损伤糖蛋白的释放情况,进而评估心肌梗死的程度和心血管临床结局风险[3];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反应心力衰竭的指标,在心肌细胞舒张功能减退或者心肌细胞损伤的过程中,其表达水平可明显上升[4];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作为炎症性相关因子,其能够通过促进心肌细胞间质成分的分解,从而参与到心血管疾病的炎症损伤过程[5]。本实验揭示了NT-proBNP、ICTP、MMP-9的浓度与心肌梗死的病情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6];③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患者近期接受其他介入手术治疗者。根据标准共纳入病例数300例,其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8岁,平均(63.44±3.08)岁;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者260例,其中男150例,女110例,年龄52~76岁,平均(63.47±4.1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

1.2 采用ELISA法进行NT-proBNP、ICTP、MMP-9的检测

采用患者的肘部静脉血5mL,1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实验板条空白孔中加入样品或者稀释液100μL孔,检测孔中加入标本100μL/孔,胶纸封闭实验表条孔,36℃条件下孵育60~90min,磷酸盐缓冲液清洗5次,空白对照孔中加入生物素抗体稀释液100μL,检测孔中加入生物素抗体检测液100μL,胶纸封闭实验表条孔,36℃条件下孵育30~60min,空白对照孔中加入酶结合稀释液100μL,检测孔中加入酶结合检测液100μL,胶纸封闭实验表条孔,磷酸盐缓冲液清洗5次,加入TMB显色底液(品牌:YSRIBIO湖州英创生物科技公司),避光36℃孵育15min,加入终止液100μL,3min内检测OD450值,BioTek酶标仪购自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

1.3 资料收集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的内容包括: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卒中史、ICTP水平、体重指数、置入支架的数量及直径,同时包括患者其他基础性合并症如高血脂症等。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Excel录入后,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s),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观察

30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例数为40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

2.2 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BMI≥24 kg/m2、合并高脂血症、置入支架数目≥2个、支架直径≥3mm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NT-proBNP较高、MMP-9水平较低,不同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卒中史、ICTP水平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影响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心血管不良事件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置入支架数目和MMP-9水平进入回归方程,其OR值分别为5.204和4.342。见表2。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粥样斑块的形成及继发性血栓形成,均能够促进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部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短期内不良心血管临床结局的发生,能够导致生存时间的下降及致残率的显著上升[7]。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够在疾病的高危随访、治疗结局的评估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提供参考。影像学检查虽然能够在疾病短期内心血管临床结局的评估方面发挥作用,但依靠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滞后性较为明显,对于患者心血管临床结局预测的灵敏度较低。血清肌钙蛋白能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作用,但依靠肌钙蛋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结局的特异度较低,其对于患者短期内恶性心血管结局评估的一致性率不超过40%[8]。

表2 影响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Table2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with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NT-proBNP是反应心肌细胞舒张储备功能的指标,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其表达浓度可明显上升[4];ICTP是羧基末端成分,在心肌细胞膜破裂或者细胞凋亡的过程中,ICTP可显著分解释放,从而导致外周血中ICTP的上升[9];MMP-9是金属蛋白相关因子,其能够通过诱导下游氧化应激因子,提高游离自由基的释放程度,加剧心血管系统的损伤[5-12]。

本次研究发现,所有的心肌梗死患者中,不良心血管临床结局的发生率接近在13%左右,这与多数研究报道的平均发病率较为接近。具体分析可以发现,BMI≥24 kg/m2、合并高脂血症、置入支架数目≥2个、支架直径≥3mm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提示了基础性临床特征对于不良心血管临床结局的影响,这主要由于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或者高血脂症的患者,其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性损伤较为明显,内皮细胞的凋亡及继发性内皮下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最终促进了不良结局的发生;支架数目较多或者支架直径较长的患者,其冠状动脉损伤程度较高,动脉血管的狭窄相对较为严重,其远期血管再次发生病变的风险也明显上升。本次研究还重点探讨了NT-proBNP、ICTP、MMP-9的变化情况,发现在不良心血管临床结局的患者中,NT-proBNP的表达浓度较高,MMP-9的表达浓度较低,提示NT-proBNP、MMP-9的异常改变能够显著影响到心血管临床结局的发生。分析其具体的原因,主要由于NT-proBNP、MMP-9的表达改变,能够加剧心血管系统的氧化应激性损伤,提高心力衰竭的风险,并降低心肌细胞的储备能力,最终促进了不良结局的发生[13~14]。但本次研究并未发现NT-proBNP、ICTP的表达差异,提示NT-proBNP、ICTP的表达并不会影响到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这与ICTP的基础方面认知存在一定差别,考虑由于本次研究入组病例数量不足有关。于洪伟等[15]研究者也发现,在发生了血管再次狭窄或者不良结局的患者中,MMP-9的表达浓度可显著上升,特别是在MMP-9持续性上升的患者中,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内临床结局的恶化更为明显。危险因素分析也可见,置入支架数目和MMP-9是影响心血管短期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

置入支架数目和MMP-9水平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早期监测血清MMP-9等指标,进而为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预测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circPRKCI靶向miR-217对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布托啡诺通过调控miR-665表达对脂多糖致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