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赫切特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分析

2020-03-24 03:21刘秀梅张成伟刘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丁酸正常人乳酸菌

刘秀梅 张成伟 刘淼

贝赫切特综合征(Behcet syndrome,BD),即白塞病,是一种可侵害人体皮肤、口腔、血管、肺等多个器官的全身免疫系统疾病,临床以口腔溃疡反复发生、葡萄膜炎、皮肤损害为特征,青壮年为多发群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患者肠穿孔、失明,甚至死亡[1-2]。既往研究认为,BD发生与自身炎症反应和遗传因素有关[3],而近期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异常可通过调节T免疫细胞亚群参与BD等许多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4]。宏基因组学是通过环境样品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研究环境样品中所有微生物构成及功能的新方法[5]。本研究采用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B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初步探讨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在BD发生中的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BD患者1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BD诊断标准[6];②均为活动期患者;③入组前1个月未服用相关药物治疗;④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全身疾病;②合并肿瘤者;③合并药物相关性结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合并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BD组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1~55岁,平均(38.27±8.58)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7~26.93)kg/m2,平均(23.02±2.89)kg/m2。另选取本院性别、年龄、BMI相匹配的健康人群24例作为对照,其中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18~52岁,平均(36.61±8.02)岁,BMI:(18.34~27.11)kg/m2,平均(23.25±3.10)kg/m2。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及宏基因组DNA提取

留取所有受试者新鲜粪便,立即送到实验室,在2 h内进行宏基因组DNA提取。严格按照QIAamp FastDNA StoolMiniKit(北京博迈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说明书步骤完成粪便DNA提取,然后通过凝胶电泳检测DNA完整性,Nano Drop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Thermo Scientific,美国)检测DNA纯度,采用Qubit荧光计(Life Technologies,美国)检测DNA浓度。

1.2.2 文库构建及测序

取2.5μg样品DNA于500μL打断管中,加入0.1×TE溶液65μL,于超声破碎仪(sonics,美国)中打断,然后进行末端修复、连接接头,将连接接头产物浓缩30min,凝胶电泳后回收620bp大小的条带,进行PCR扩增,扩增条件:95℃预变性30s,1个循环,95℃变性10s,65℃退火30s,72℃延伸30s,15个循环,72℃延伸5min,1个循环,4℃保存10min。PCR产物凝胶电泳后进行回收。向反应管中加入4种dNTP(荧光标记)、DNA聚合酶、扩增产物,每次循环掺入一种碱基,扩增过程中收集荧光信号;恢复3′端粘性后,再掺入第二种碱基,依次类推,获得DNA片段序列。

1.2.3 测序数据处理与基因比对

高通量测序所得数据去除接头引物、去除Human序列、去除低质量短读码框(reads),最终得到高质量reads。具体方法:将含有Adaptor接头序列污染、含有N碱基数目≥3的reads去除,截切序列3′端,将质量值<20的碱基,过滤截切后长度不足60%原长的reads去除;若样品来源于宿主,尽可能找到与宿主亲缘关系较近物种的基因组或宿主基因组,将含有宿主序列污染的reads去除。随后将正常人与BD患者测序结果与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进行比对。采用一致性>90%的质量控制,即错比碱基数量不超过总碱基数的10%。

1.2.4 物种注释

通过SOAPal igner2.21软件将高质量reads与NCBI数据库(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已知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古细菌)序列进行比对,在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各水平进行分类,并统计丰度。

1.2.5 物种LEf Se差异分析

组间群落差异分析(LDA EffectSize,LEf Se)对丰度差异的检测是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能发现丰度差异明显的菌群,用LDA表示物种丰度对差异的影响。

2 结果

2.1 基因集构建

BD组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892 bp,平均测得reads数为19837218,平均高质量reads数占比95.16%。对照组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956 bp,平均测得reads数为54673420,平均高质量reads数占比95.73%。

2.2 BD患者与正常人细菌门类分布差异

BD患者与正常人的优势菌群主要是硬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BD患者中Bacteroidetes占4.21%,远低于正常人,BD患者中Proteobacteria占42.80%,远高于正常人,详见表1。

表1 BD患者与正常人细菌门类分布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phylum categoriesbetween BD patientsand normal people[n(%)]

2.3 BD患者与正常人肠道微生物属种差异

BD患者与正常人胃肠道微生物在属水平上有194个菌属存在差异,在种水平上有887个菌种存在差异。覆盖基因最多的前20种优势菌在种水平上分布差异见图1,其中BD患者优势菌包括Collinsella Spp.、Bilophila spp.及Bacteroides spp.等,正常人优势菌包括Clostridium spp.、Roseburia spp.、Methanogens等。

图1 BD患者与正常人胃肠道微生物在种水平上分布差异Figure1 Distribution of gastrointestinalmicrobes atspecies levelbetween BD patients and normal people

2.4 LEfSe分析肠道微生物种属差异

LEfSe分析结果显示,BD患者显著富集菌包括Mitsuokella、Bacteroides、Clostridium、Bacteroides、Candidatus、Rikenella、Collinsella、Bilophila,正常人显著富集菌包括Methanomethylophilus、Acidiphilium、Clostridium、Methanoculleus、Bacteroides、Roseburia、acteroides等,见图2。

图2 BD患者与正常人胃肠道微生物LE f Se分析结果Figure2 LEfSe analysis results of gastrointestinalmicrobes between BD patients and normal people

3 讨论

BD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系统性血管疾病。肠道菌群作为一种宿主因子,近年来因其在BD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7],但与BD发生发展的关系尚未阐明。本研究采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BD相关肠道菌群微生物特征,结果发现,相较于正常人,在门水平上,BD患者肠道Proteobacteria增多,而Bacteroidetes减少;在属种水平上,大部分BD患者优势菌属于Proteobacteria,BD患者肠道富集菌还包括Collinsella Spp.、Bilophila spp.及Bacteroides spp.,大部分正常人优势菌属于Bacteroidetes,如Clostridium spp.、Roseburia spp.、Methanogens.以上结果提示BD患者肠道微生物缺乏产甲烷菌、产丁酸菌,富集产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与Shimizu[9]以日本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6 s RNA测序结果一致。但Consolandi[8]等人以意大利BD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人,BD患者Roseburia和Subdol igranulum菌属相对丰度下降,丁酸盐含量减少,与本研究结果稍有偏差,说明种族和地区可能会对BD患者肠道微生物改变造成影响。产乳酸菌Collinsella Spp.属于革兰阳性菌,谢佳[10]等人认为乳酸菌可作为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肠黏膜的修复,广泛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消化道系统疾病治疗。Liu[11]等人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健康人粪便中提取细菌DNA,分析两组肠道菌群的丰度、乳酸菌群落结构发现,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粪便菌群中乳酸菌(10.62±1.72)拷贝/g明显多于健康组(8.93±1.60)拷贝/g,RA患者在丰度、均匀度方面均有显著增加,认为乳酸菌群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潜在关系。类风湿关节炎发生机制可能与乳酸菌肽聚糖生物学活性有关,肽聚糖作为乳酸菌细胞壁成分之一,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诱导产生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12-13]。肽聚糖是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的配体,Liang[14]等人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活动期BD患者肽聚糖水平明显增加,认为TLR2信号通路可能与BD发病有关。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推测乳酸菌可能通过细胞壁的肽聚糖,激活TLR2信号通路而引发BD。

硫酸盐还原菌Bilophila spp.在人体肠道内广泛存在,是以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作为电子供体产生硫化氢的的的厌氧微生物。已有研究发现,其与结肠疾病的发生相关[15]。硫酸盐还原菌作为革兰阴性菌,可通过产生脂多糖诱发炎症,另外,还能抑制丁酸盐氧化,使丁酸盐含量减少,而产丁酸菌Clostridium spp.和Roseburia spp.对肠上皮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对机体免疫状态具有维稳作用,所以丁酸盐的减少会引起肠上皮屏障受损,有助于致病分子入侵[16]。本研究认为,BD的发生可能与硫酸盐还原菌破坏肠上皮屏障、抑制丁酸盐氧化有关。

综上所述,Collinsella Spp.、Clostridium spp.和Roseburia spp.有利于机体免疫稳态的维持,但肠道微生物过度生长的Bilophila spp.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使Collinsel laSpp.过度生长,而Clostridium spp.和Roseburia spp.生长抑制,从而损伤肠上皮细胞,促进脂多糖、肽聚糖等致病分子入侵肠上皮细胞,并通过TLR2信号通路引起T细胞亚群失调,引发BD。

猜你喜欢
丁酸正常人乳酸菌
Nü Perspectives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做人要做“正常人”
丁酸甘油酯对猪健康的作用
喝酸奶有哪些好处?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