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春美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 银川75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课程设置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1]。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体规划。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2]。当前高职高专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教师资格考试政策的出台,使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其他考生站在同一平台,都要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现行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以新教师资格考试为契机,重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2013)明确提出“师范院校毕业生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方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这一刚性要求,从根本上规范了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全国性质量标准[3]。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包括笔试、面试两个部分。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涉及知识面非常广,对师范生而言难度也较大。《综合素质》科目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五个部分,题型分为单项选择、材料分析和写作三种类型。《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涵盖七个模块,分别是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题型有单选、简答、论述、材料分析和活动设计题。笔试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笔试成绩两年内有效。面试内容包括八个板块,分别是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交流沟通、思维品质、了解幼儿、技能技巧和评价与反思。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回答两个规定的问题、展示(试讲)及陈述(答辩)等方式进行[4]。
1.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
如下页表1 所示,从学分与学时的比例分配来看,必修课的学分(通识教育课+ 专业技能课+ 专业理论课)占84.5%,学时占比68%,选修课学分占5.7%,学时占7.2%。必修课无论学分还是学时都远远高于选修课。可以看出,该幼专重视必修课程建设,忽视选修课。这种课程结构不利于学生对专业兴趣的个性化选择,影响其知识面的拓展。
2.重视理论课,忽视实践课
实践课程主要由军事技能、教育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组成。从下页表1 可以看出,实践课的学分和学时分别占9.8%和24.8%,相较于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来说课时甚少。教育见习主要集中于第三和第四学期,分别见习一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16 周,时间短且集中。由于学生数量多,校址离市区较远,幼儿园考虑正常教学受到影响等,见习往往难于落到实处。
表1 三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结构学时、学分比例表(以N 幼专为例)
1.通识教育课和专业理论课涉及范围不够全面
部分高专院校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涉及面比较窄。通识课程方面,缺乏自然科学课程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等;专业理论课程方面,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补充新的内容进来;缺少幼儿园课程、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等课程。
2.专业理论课内容存在重复,专业技能课专业特色不鲜明
一方面,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由于课程都是以学科逻辑进行架构,各专业课程自成一家,相对独立,相互间欠缺沟通、统合。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教法课,在内容上存在较多重复现象,各任课教师教授时,都按照教学计划推进,从而出现课程内容重复,效率低下的情况。另一方面,专业技能课没能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过多强调技能技巧的学习,而忽略了艺术素养的培养。比如美术,一些高专开设美术基础、幼儿美术两门课程,但学生在教法课上连简单的简笔画都不能独立进行绘画,需要借助范画才能完成。
3.选修课可选择范围小,实践课效果难以保证
选修课提供的课程选择范围较小,主要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蒙特梭利教学法等课程,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此外,实践课方面,教育见习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毕业实习通常采用学校推荐、自己选择两种方式来确定实习院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三第五学期,为期16 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数量较大,学校即使安排了实习指导教师,其指导作用也是很难真正落实到位的,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有些学生实习时甚至未上过讲台,日常忙于保育工作和各种琐事。
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开设较完善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就业方向有目的性地选择。此外,加大实践课的学分和学时比例。区别于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高专院校更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课成为必备要素。虽然很多专业课程都有相应的实训学时,但校内模拟实训室缺乏真实的场景,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这些院校应增加教育见习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幼儿园实际的机会。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通识课程方面,教师资格证“国考”中明确提到师德教育等知识的讲授与考核,建议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方面,可以开设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评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课程。教师资格证考试和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学生具备整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的能力,如主题活动设计等,幼儿园课程这门课程可以把单一教法课学习的内容统合起来。选修课方面,弹性丰富的选修课能够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首先,整合教法课程,避免一些重复性内容出现。高专院校可组建教法课教学团队,协调合作完成教法课的教学任务。以教研室为单位,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比如一些教育家的重要理论在不同的课程中会出现,就可以将这些理论加以精简。其次,专业技能课教学内容要与学前教育专业相结合,体现专业特色。专业技能课程定位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比如,美术方面,在基本技能技巧培养的基础上,更多强调简笔画的学习。在舞蹈方面,舞蹈基本动作、幼儿舞蹈及创编应占更多的学时比重。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技能课的开设应贯穿全学程,在价值取向上,更多侧重于其实用性和工具性,以够用、适度为原则。
加强教育实践,是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相关院校应贯彻“全实践”理念,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要接触幼儿园的实际,在课程设置上,以三年制大专为例,第一学年每学期保证一周的教育见习,第二学年每学期延长到两周,第五学期有十六周的毕业实习。首先,见习的内容可以结合本学期所开设的教法课,让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幼儿园相关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也可以观摩一日生活、区域活动以及游戏的组织等。每次见习之前要有明确的见习目的,回来之后要有后续的研讨活动;也可以在教法课学习中,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去幼儿园实际操作,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进行纠正。其次,毕业实习要注重提高实效。可以提前与实习园所取得联系,就实习的内容达成一致,学校和幼儿园各确定一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