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

2013-04-27 03:23康亚华
关键词:学时学分高校

康亚华

[摘要]随着实践教学地位的上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关系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学习量是影响学分、学时换算关系的核心因素,学生的学习量除了教师授课时间之外,还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时间,而后者正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换算的不同之处。明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影响因素,对于高校课程改革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学分 学时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客观上要求加快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强调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普通高校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第八条明确规定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教育部等发布教思政〔2012〕1号文(《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确保实践教学的学分就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实践教学地位的上升,实践教学的比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分、学时关系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管理人员的关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学分的认识模糊,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关系存在误解,将会对课程改革产生消极影响。

真正领会学分、学时、学习量的内涵,明确学分、学时与学习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的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一、何为学分、学时?

(一)学分及其功能

1991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学分(credit,credit hour,unit),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单位。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高等学校广泛实行选修制,中学的课程设置亦有很大的差别。学生间所学的课程和学习进度不一。为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审查入学、转系、转学、毕业等事项,需建立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状况并可供比较、判断的统一标准。这一标准的单位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定为“学分”,并逐渐为其他一些国家所采用(名称有的不同)。①选修课的盛行打破了以刚性统一的教学计划为核心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呼唤以弹性的教学计划为核心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为适应这种管理制度,用学分计量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进度的计量方法应运而生。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人才规格的多样化导致了教学计划的多样性,高校的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不同,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进度各不相同,学分的出现,为教学计划的执行提供了便利。学分是学习的结果和所获得的能力的衡量尺度,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完成的学习量,学生只有修完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量,并且学习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合格的评价以后才能获得学分。

学分作为测量手段或方法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它为衡量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区分学生成绩的优劣、促进校内跨专业选修、加速校际之间课程共享和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学分是学生课程成绩的反映,又是毕业的门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学分的功能也在逐渐扩大,它的作用和功能已经渗透到教学过程几乎各个领域,高校在制订或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之时,均以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为切人点,合理分配不同教学层面、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学分比例。

(二)学时及其功能

学时(class hour),亦称“课时”,教学的时间计量单位,1学时指1节课的时间,在高等学校一般为50分钟。②1998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的解释为,学时(class hour,period),亦称“课时”、“教时”,教学时间单位。随年级不同,一学时可分别规定为30分钟-50分钟。每个学年内的授课时数,称学科总学时,均由学校教学计划具体规定。③

从上述两种定义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中的“学时”,即“课时”,是计算教学时间的单位,就是一堂课所占用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称一学时。

课程学时的设定,必须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结合,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机结合,并非简单的加加减减。

二、学分与学时的关系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单位,学时是计量教师教学或授课时间的单位,教与学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那么,学分与学时之间关系如何?这需要从学分的内涵来分析。根据《教育大辞典》,讲授、讨论类课程每周授课1学时(50分钟),课外作业约需2小时者,满1学期者为1学分课程。实验、实习类课程每周上课2-3小时,满1学期者为1学分。学位论文、社会调查等,其学分数由课程开设单位参照上述办学决定,无通用计算方法。④

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中的学分、学时是相互联系并且具有换算关系的,各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是按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该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或18授课学时(一学期按17-18周计算)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作酌量增减。简言之,学分原则上以课程重要性和学习成本来计算的。

学分的增减必然引起学时的增减。在高校里,某一课程的学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课程体系也在不断调整,课程设置、课时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课程改革中,常用变动学分来进行课程调整,调整的基本形式是调整不同课程在规定的学分总量中的比重,并重新按新的课程结构调配资源。如,某高校将理科专业高数由12学分减少为10学分,或将12学分调整为10学分的必修课加上2学分的选修课等。某一课程学分的调整,学时亦随之发生变化,学分增加,学时必然随之增加,学分减少,学时必然随之减少。

只是,必须指出的是,学分的增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其本质是改变学生某一课程的学习量。虽然学时是教学时间的测量单位,是计量教师教学量的单位,某一课程学时的增减,直接导致该课程任课教师工作量的增减,但是学时的调整受制于学分。因此,学时的调整,亦受制于人才培养计划,受制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归根结底,学时调整的出发点是对学生某一课程的学习量的调整,而非是对教师工作量的调整。

学分与学时的调整能够合理分配不同教学层面、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学分比例,如合理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科学分配各类课程的比重,调整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的学时比例,将教学内容按培养要求搭建若干模块和层面。学分与学时在高校构建多模块、多层次、多形式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对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正确理解学时调整的出发点和意义,有助于高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制定教学计划,避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矛盾,规范学校教学行为,统筹做好教学组织工作。

三、影响学分与学时换算的因素分析

有人可能就会问,既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被提到了同等地位,那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比例能不能相等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学分是学生学习量的测量单位,学生的学习量根据中等水平学生掌握相应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学习量不是指单纯的上课时间,预习、自习、考查、考试、课后作业如论文等,都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均应算作学生的学习量。对不同的课程类型而言,学生的学习量的构成是不同的。比如,理论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习量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部分,还包括课前预习与课外作业包括练习题与小论文等,因此,高校对理论教学的考核,不仅仅依据学生的卷面成绩,还包括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在计算该课程的考试分数时,将学生的平时作业等也纳入学生分数计算,如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作业或练习等占40%。相比较而言,实践教学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没有课外作业等,学生学习量的计算主要是在于教师教学的时间,对实践教学的考察也不包括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

因此,学分的内涵中,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学分/学时换算规定。比如,根据前面学分的定义,同样是1学分,讲授、讨论类课程每周授课1学时即可,而实验、实习类课程却每周上课2-3小时;讲授、讨论类课程每周课外作业约需2小时者,而对实验、实习类课程并无此规定。换句话说,同样是1学分,不同类型的课程,其学时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学分是计量学时学习量的单位,虽然讲授、讨论类课程(即理论教学)每周授课1学时,但加上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时间,学生每周的学习量至少为3学时,不低于实验、实习类课程(即实践教学)。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学习量是影响学分、学时换算关系的核心因素,学生的学习量除了教师授课时间之外,还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时间,而后者正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的不同之处。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关系不会相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即使课时数相同,其学分也不可能相等。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比例始终是高于实践教学,但是,这并不代表理论课程的地位低于实践课程,而是学分的本质使然,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地位无关。明确这一点,对于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的实践

至于理论教学学分、学时换算,虽然没有全国统一规定,但是一般为1学分/16-18学时。比如,根据常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理论教学总学时为2472,总学分为156.5,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平均一个学分代表16学时;根据三江学院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平均一个学分代表16学时;根据南通大学2011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学分、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总学时为3079,总学分为169,平均一个学分代表18学时。高校对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比例较为一致。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学时、学时换算没有一定的标准,学时、学分换算比例也大不相同。如,根据南通大学2011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学分、学时分配表,实践教学总学时为875,学分为35,平均一个学分代表25学时。淮海工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规定,实验教学如大学物理实验(一)、大学物理实验(二)等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例为1学分/28学时,体育A(一)为1学分/28学时,体育A(二)、体育A(三)、体育A(四)均为1学分/32学时。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面对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及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所应具有特征提出的新要求。开展实践性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努力的方向。能否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良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指导思想、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是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鉴于此,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精简教学内容,缩减课内必修课总学时,增加实践环节,精心设计知识与技能结构的经验,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一步符合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的要求,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仍然是众多高校强调的重要内容,成为高校课程体系调整的任务之一。

这不仅涉及知识总量和教学总时数的问题,还涉及课内和课外时间的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的分配等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居于同等重要地位的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教学环节,因此,不应该也不能够存在主次之分。然而,如果认为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就是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比例,使其与理论教学学分、学时换算比例持平,借此来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确保实践教学的学分,是不科学的。高校对毕业学分总数皆有规定,如若简单地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比例,如将1学分/24学时提高至1学分/16学时,此举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总学分,表面看起来似乎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但实践教学学分的“虚假”膨胀,直接导致学生接受实践教学的学时反而会减少。如此一来,实践教学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倒是削弱了,这与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实践教学地位的初衷相悖。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实践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必须亲自动手, 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才能完成基本教学要求。明确实践教学的特点,掌握学分、学时的内涵及内在联系,合理确定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值,探索更加合理的计分方法,有助于高校建立先进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第3卷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0.

②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第3卷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20.

③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10.

④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第3卷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0.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 江苏南京)

猜你喜欢
学时学分高校
学习不是“刷学时”
学分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