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系列论文之三广西壮族民歌演唱研究

2020-03-15 14:11关月婵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假声高腔衬词

关月婵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 南宁 530022)

自古以来,广西就以民歌之乡闻名于世,而在各民族聚居的广西,壮族民歌无疑是各类民歌中的佼佼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但让壮族民歌具备极高艺术价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根本原因,还是壮族民歌是壮族群众咏唱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正是因为壮族民歌寄托着壮族群众的生活情感,所以壮族民歌才有了如此动人的魅力。在壮族山区,到处可以听到或清亮或婉转的壮族民歌,这些民歌吸引着各方游客前往壮乡,体会民歌中壮家儿女的情感,体验壮族群众的生活。情感是壮族民歌的精魄所在,将歌唱与情感充分融合,是壮族民歌的主要特点,根据壮族群众的传统,没有情感的支撑,歌手是无法歌唱的,而只要有歌声,歌声必然表达了歌手的情感。

一、真情实感,以歌唱情

(一)民歌是壮族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壮族民歌和壮族人民的生活情感都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奋发向上(如民歌作品《布伯》),还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民歌作品《吹片木叶唱首歌》),都来自壮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自发情感。可以说,壮族民歌的一切演唱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壮族群众的生活情感,这些技巧是壮族歌手们在劳动、交际、恋爱中以原生态的方式积累下来的歌唱经验,婚丧嫁娶时,人们都可以听到壮族歌手的嘹亮歌喉,甚至对于一些在山区中生活清苦单调的壮族群众来说,一茶一饭、柴米油盐都是歌颂生活、表达情感的歌曲主题。如桂平山区的无伴奏多声部民歌作品《十二月采茶歌》,就是在壮族群众学会采茶之后,与当地汉族群众一起自发创作的民间曲调,在邕宁地区这一采茶歌甚至被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的壮民们发展为“采茶戏”,至今仍然在当地壮民采茶劳动中颇为盛行[1]2+131。

(二)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唱好壮族民歌

真情实感指的是在演唱过程中要深情饱满,富含感情,将歌词理解透彻,如同亲身经历,且不受任何时间场合的影响。“情”是演唱好壮族歌曲的核心,演唱者是歌曲的主体,唱的歌词都为自身所感所想,所遇之事,因而演唱者能够将唱与情完美地结合起来,所唱之歌曲也能动人心扉,引起其他人的共鸣,使人获得较好的歌唱情感体验。比如“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妹跟哥连连到底,刀劈斧砍也不离”,歌词中充分体现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其中“风吹天不动,水推岸不移”这两句,表达了姑娘对阿哥忠贞不变的感情,就如同高天那般永恒,崖岸那般坚定,以此比喻姑娘那始终不渝的爱情;“妹跟哥连连到底,刀劈斧砍也不离”这两句也表达了姑娘的勇敢与坚强,对爱情道路上的艰难无所畏惧,纵使被刀劈,被斧砍,也不会改变对阿哥的感情,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不受任何困难所折服,这种感情极其珍贵。歌中所表达的“情”浓烈且直接,从歌词演唱中都能深刻感受到姑娘对阿哥用情之深切,感染力极强。富含情感、生动活泼的壮族民歌,在通过歌曲表达爱情之时,感情之真切,对待友情时也唱得动人心魄,充分表现了“以情感带动歌声,歌声与感情完美融合”。广西壮族语言主要包括北部与南部两大方言语系,方言又包括多种土语区,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每种土语区中用词相同率大致在60%~80%之间[2]11。以男生演唱歌曲为例,桂西北地区大多数会运用大嗓,桂西南地区则运用小嗓,桂中、桂东南地区则使用真假混声;以女生演唱歌曲为例,区内各个壮族地区的女生唱法大多采用混合嗓,唱法不同都不会改变其音色,都要求音色要浑然天成,婉转动听、情感饱满。以《嘹歌》为例,这首歌以其特殊的表现手法,采用对唱的形式来表达那女之间依恋不舍的感情。以四句为一组,一问一答,拆开来可看成是抒发情感的诗歌,连起来则又成为一篇有开头结尾的爱情故事。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可谓唱着深情,听着流泪,歌词真切、曲调凄美,使人不由得进入其情感世界,宛如自身故事一般催人泪下。

(三)民歌是壮族群众民族情感的凝聚

唱民歌是壮族群众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壮族民族精神特质的重要体现。壮族的民歌鲜少有顾影自怜的悲郁独唱,大多壮族民歌作品若非对唱,便是多声部合唱[3]12-15。壮族群众唱民歌的场合主要是集体活动,例如各地壮乡每年都会组织的歌圩活动,就是壮族群众以民歌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体现。在歌圩活动当中,壮族群众搭起彩色的木棚、竹棚,建起演唱的舞台,在舞台上边唱边抛出绣球,招引异性青睐,场面十分热闹。在歌圩上,原本在不同地方生活的青年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在不同的棚内“对歌”,壮家男儿首先在人群中高唱游览歌,表明自己正在寻觅心仪的女子,而一旦有男青年发现人群中有合眼缘的女孩,就高唱“邀请歌”追求棚中的女孩子,而女孩子如果同意追求,就会唱起“询问歌”来回应,通过这首歌曲来了解双方的居住地、家庭背景、年纪等,在觉得双方合适之后,才开始进入“交友歌”的演唱,并最后逐渐散开人群,让青年男女单独吟唱“爱慕歌”,在热烈而暧昧的气氛当中,双方就确认了恋爱关系。这种独特的青年男女交际方式很难在其他地区看到,而且歌词具有极大的随机性,需要充分发挥壮族群众的创意与歌唱技术,在一问一答中展现出壮家儿女的聪明才智。

二、广西壮族民歌的发声技巧

要在演唱壮族民歌的过程中充分表达作品的情感,不但需要有饱满的情感,还需要有一定的发声技巧来支撑情感的表达。虽然歌唱是日常对话、语言的延伸,但由于语言的表达只要清晰就可以,所以不需要特别重视说话时的音色、音调以及音量,甚至也不需要特别考虑气息,而歌唱毕竟是一门技艺,无论是在音调、音色、音域以及气息衔接上,都有远高于一般说话的控制需要。尤其是对于发声复杂、长短音韵结合多变的壮语而言,演唱歌曲对声带与胸腹的控制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对话,如果以一般壮族群众说壮语的状态来演唱壮族民歌,声音就会比较飘忽,缺乏音色与音调的协调感。所以,壮族民歌对发声技巧也有较高要求,是对一般壮语的艺术化与科学化诠释。

(一)高腔唱法

壮族民歌发声技巧多种多样,但最具辨识度的无疑是高腔唱法。原生态高腔唱法主要表现为:高亢激昂的音调、转音节奏随意性较强且变化多端,拖腔也比较长,衬词、衬句比较多,拖腔一般较长但具体长度由歌者自己把握,多见跨度较大的长句式[4]74-75。壮族先祖为古骆越族,长年生活在喀斯特地貌深处的亚热带林区,有着豪爽好客的性格,喜好对酒当歌,所以壮族群众喜欢通过高腔来演唱壮族民歌,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民族性格决定的。虽然壮族男女歌手都会用高腔唱法,但由于高腔唱法气势十足,所以男歌手运用得较多。一般壮族歌手在运用高腔唱法时,会运用小嗓或假声实现高腔。许多歌手在对歌过程中为了压倒对方的歌唱气势、收获观众的喝彩,往往喜欢用更高的曲调与清脆的嗓音来征服听众,而且在审美上也更喜欢高音域。但如果从科班角度去分析原生态的高腔唱法,可以发现民间歌手虽然非常有特色,但发声过程中使用的技巧也是按照感觉来进行调整,随意性非常大。譬如对于科班的美声唱法来说,高腔唱法在头腔共鸣上并不充分,而壮族民歌由于演唱的随意性太大,所以对气息的控制并不科学,演唱的节奏也不够统一。但考虑到壮族民歌的高腔唱法由来已久,说明这种唱法是产生于壮族群众间的、原生态的唱法,体现了壮族群众的民族情感与民族性格,是壮族群众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的体现。如隆安高腔欢,就是在当地壮族群众长年辛勤劳作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以节奏随意、高声区极多为特点的山歌,其诞生背景为山与山之间壮民们分享丰收喜悦,由于间隔较远,所以固定演唱节奏是不现实的。

例如隆安壮族民歌《山高歌更高》,这首歌为典型的高腔山歌,在演唱过程中呼吸的支力点较高,混合真假音的唱法,喉头运用平稳,冲力较强,需要经常用到头腔共鸣与后咽壁,随意性较强,歌声就像是高山深处流淌出来的泉水,清澈且明亮。演唱风格要淳朴、自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共鸣要和美声唱法混合共鸣区别开来,不可混为一谈,用错技巧,声音不可过于直白,过直会导致声音发僵,过白则会使声音太刺耳。壮族歌手在演唱“欢”类高腔山歌时,每到高音处,演唱者的情绪就会变得异常亢奋,情绪激昂使得身体各个器官也跟着活跃起来,口腔软腭随之提高,咽壁拉紧,咽喉腔形呈现扩张的形状,发出的声音就会更加清亮。一般男生运用这种高腔唱法较多。但隆安本地的音乐教师林兴达却也指出,这种高腔唱法对声带有一定损害,一般只有青年歌手才会用。

而另一种高腔技巧也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靖西县的下架山歌便是此中翘楚,以作品《心飞意乱为意中人》为例,这种作品一般都是以二重唱的形式演绎,也常常在歌圩当中看到这一作品。这一作品的演唱场合一般是在晚上饮酒之后,情绪高涨时起头开唱,歌声高亢嘹亮。这首高腔的特别在于,一声部和二声部之间相互之间的装饰音,在歌曲过门时,能够彻底突出高腔歌曲高昂清亮的特点,而在歌曲中段时,歌手需要通过高喉位的颤音来实现转音滑入,这种颤音的实现,主要是依靠胸腹共鸣以及充分的气息后,喉头实现真声提上。笔者在靖西走访时,百色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蒙秀峰先生便认为,“不高亢不婉转只有中高喉位与胸腹共鸣结合的演唱,才能够充分展现出壮家儿女的敢爱敢恨。”

从声乐学科价值的层面上分析,壮族高腔民歌唱法是我国民族民间演唱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壮族民歌特色。运用高腔民歌唱法更能充分表达壮族群众豪迈阔达的性格,使演唱者与听众都能享受其中,唱者怡然自得,听者愉悦,传唱度高,方能百世流芳。高腔民歌唱法比较符合科学发声特点,艺术院校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应予以借鉴、参考,采用高腔唱法技巧来演绎相似的歌曲,能使唱者演绎的更加轻松自如,乐声也更加婉转清澈。以高腔唱法来演绎壮族歌曲,使唱者与听者如同亲临壮族山乡中。在创作或是演绎山歌时,不妨尝试运用高腔唱法,那将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壮族高腔调民歌唱法来自于壮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它与壮族的发展历史、壮族人民的传统民俗、语言文化等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探讨壮族民间音乐的同时,也要重视研究壮族高腔唱法。关于高腔唱法的运用技巧方面,清代徐大椿编著的《乐府传声》中专门论述了《高腔经过》一章,其中关于高音是这样论述的:“凡高音之响,必狭、必细、必锐、必深;低音之响,必阔、必粗、必钝、必浅。如此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宏呼,唯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5]118-120即为唱者在演绎歌曲时不能只靠喊叫来发生,要有技巧有方法的把握好每个高音。笔者则认为,具有一定水平的民间歌手在演绎高腔歌曲时,其唱法也是讲究技巧的,虽没有形成一派体系,然而民间歌手的唱法也会重视将民歌历史与自身情感结合起来,也会通过乐器、发声技巧来将歌曲情感表达出来,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唱腔。

(二)假声与真假声混合唱法

真声,即平时说话所发之声,异于日常说话之声则为假声。假声唱法发出来的声音较为明亮、结实、光彩,但不如真声那般厚实饱满,假声的喉头几乎是全开的,稳定性较强,舌头靠前发声,声音清亮高远、轻柔、细尖,头腔共鸣发音,以泛音为主,控制自如。然而也正是因为假声是靠前发音,其力度与厚实感较弱,发低音时声音较弱且暗,音质与真声有着本质上差别。假声唱法较为清亮、音高,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假声发声位置高,因而其流畅感与明亮度也较高,因此,假声唱法在壮族民歌中多应用在山坡、田间劳作时,声音传得远且真实,使听者能立即意会唱者传达之意。唱者如若只是运用真声或是假声来演绎歌曲,就很难满足作品二度创作的需求,仅依靠单一声音来演唱,既不能充分演绎歌曲表达的情感,也会影响歌手的发挥。因此,将真假音结合起来,不仅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还能进一步丰富乐声,演唱者能根据歌曲节奏变化来进行真假音转换,调动演唱者的情绪,使歌曲听起来更富有情感。

也可采用假音唱法来演绎壮族山歌。唱者在演绎歌曲过程中,通常用真声来演唱常用词,运用假声来唱出“拖腔”,真假音之间的切换使得曲调听起来欢跳婉转,实际上这种唱法也可理解为,我们在对自然发声进行修饰与美化的基础上,而发出来的真假混声。壮族山歌演唱的技巧则是以音域较高的区域为基础,以假声作为主要音域,高音一般都以假声唱法演绎,从危瑛编著的《武鸣壮族山歌的演唱风格及特色唱法研究》中可以知道,壮族山歌演唱以假声为主,在低音区混入假音,高音区域则以假音来演绎,真假音结合使得声音听起来更加清亮、结实,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使听者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唱者在演唱歌曲过程中,低音区域一般用真声来唱,高音区域则转换成假音,声带只需要保持在频率较高,但振幅较小的位置,维持音色的完美,使歌曲听起来更跌宕起伏。壮族群众热情好客、性格友好,每逢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壮族群众就聚在一起吃肉喝酒,载歌载舞。“三月三”则是壮族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在节日当天,壮族青年男女,幼儿老少都聚集在歌圩上对歌,对歌通常以小嗓和假嗓来表现,这种对唱技巧使得歌声传得更远且清晰,因此相隔在田间、山林中都能听到对方传来的歌声,加以对答。

(三)以壮语声韵带动唱法

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域、语言文化是形成壮族民歌独特唱腔的重要原因,其中,语言文化是产生与影响壮族山歌的主要因素。民歌在声调与音调上具有一定差别,民歌音调在受到语言文化影响且根深蒂固之后,就不再受制于声调,在声调之外形成新的音调,还会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壮族语言和壮族民歌在音调与发展规律上具有相同点,从中可得知壮族语言是形成与产生壮族民歌的主要因素,壮族语言对壮族民歌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气息通畅是唱好歌曲的基本,声乐学习过程中要控制好气息,注重胸腔和头腔的共鸣。然而壮族山歌的演绎和这个特点具有较大的不同。广西是壮族群众居住最多且最为集聚的地区,壮族的语言、语音与发声方式都会对壮族民歌唱腔产生影响。南方人语言发声位置较浅,扁平音,地方语言特点给壮族民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壮族人民也对壮族山歌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在保持基本形态的基础上设置了新的音程和音级,丰富了壮族山歌的风格,使其更具壮乡特色。

三、如何在广西壮族民族演唱的过程中突出情感要素

(一)兼顾技巧性与本真性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其中,广西是壮族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壮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其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壮族民歌则是壮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族民歌的演唱形式与风格也得到了进一步创新,演唱者在参考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对壮族民歌进行了改造与优化,使壮族民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对于壮族民歌的创新,演唱者既借鉴了民族声乐的传统唱法,还参考了美声的发声技巧,使壮族民歌在保持我国民族声乐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融入了西方声乐艺术的元素,壮族民歌的形式与风格得到进一步丰富,有利于推进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关于壮族民歌的演唱形式,要注重将本真与美德结合起来,既要表现出民歌的艺术性,还要将其所具有的民族属性体现出来,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关于壮族民歌的演唱方法,发出的音色要清亮、细腻、婉转,共鸣与声波振动的幅度都较小,通常都是运用硬腭和口腔靠前振动。关于演唱技巧上,要保持浓厚的乡土气息,保持原来民歌的味道,朴实流畅、情感真挚,而不是刻意的一味运用演唱技巧,要做到“依字型腔,声情并茂”。在壮族民歌的演唱方面,要针对壮族的语言文化、语言风格,以及西方美声艺术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依据来进行二度创作。要演绎好民歌,就要将民歌中所具有的真善美弘扬与传播开来,使听者能够从中有所感悟。优秀的歌唱家,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唱歌技巧,在演绎歌曲过程中保持保(本)真性,还要将歌曲富含的感情传递给听众。

《只有山歌敬亲人》这首民歌是在参考民歌素材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主要是民众与刘三姐之间的对唱,在演绎这首歌时,演唱者首先要对歌曲具有深入的了解、深刻的感悟。采用齐唱与对唱的方式来将群众与刘三姐所表达的情感演绎出来,表现出对唱过程中浓厚热闹的氛围,以及刘三姐热情开朗、善良淳朴的性格,群众对刘三姐的喜爱。又如《温瑞》这首歌,“温”即为歌,“瑞”即为壮族布瑞支系,整首歌曲婉转悠扬,曲调清亮细腻,不管男女老少在演绎这首歌时通常都运用小嗓,声音平和明亮。

(二)巧用衬词与口音

为满足人们情感表达而产生了衬词衬腔的唱法。民歌所使用的衬词大多数都是拟声词或是语气词,这是受人们在语言交流形式与习惯上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直以来,人们日常交流都会运用象声词、语气词来强化语言的感染力,增强情感的浓烈。但如果将这些拟声词与语气词加入到民歌当中,就会进一步增强歌曲的情感表现力。衬词不会受到节拍、节奏、音律等方面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是根据歌曲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使用的,因而在渲染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张力上具有强化的作用,还可以弥补正词难以表达情绪与音乐理念的问题,使唱者与听者如同进入一个真实的歌曲情境当中;衬词还能增强歌曲中内涵的生活情趣,使音乐更具真实性与生动性,从整体上强化歌曲的表现力。比如刘三姐《对歌》中:“(哎)什么水面打跟斗(咧)。”其中的“哎”和“咧”都是山歌中的衬词,主要作用是突出歌曲的感染力,形成热闹的对歌氛围,充分表达出唱者所具有的情感。如果没有借助衬词来对唱,整首歌曲就会显得平淡无奇,难以表现出歌曲中所含有的高低起伏的情感。

不同地区的壮族民歌因其生活环境、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各地区壮族民歌进行分析了解之后发现,语言文化不同是致使地方民歌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衬词则是充分体现各地区壮族民歌差异性与民族性的主要要素之一,在缺少正词的民歌中,分析民歌中的衬词也能了解到属于哪个地区壮族,因而衬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壮族民歌中的衬词特点具体体现在衬词与方言的结合上,衬词和正词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具有广西人民语言特色的语言节奏,简单易懂,便于学习,例如《山歌好比春江水》中唱到的:“(哎)唱山歌(咧)”。其中的“哎”和“咧”就是广西方言中常用到的衬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一听便能知道来自哪个民族,同时也易于理解。[6]98-104

(三)要对民歌文本内容有深刻认识

作为一个壮族民歌歌手,要真正演绎出壮族民歌的精髓,就必须对民歌的文本内容有深刻的认识。例如要唱好《布伯》《雷王》等神话歌曲,首先要充分理解歌词背后的神话传说,要理解前四个小节歌词是为了布伯的机智勇敢,就要多运用壮欢活泼、高亢的直腔,以真音直冲高音域,展现出壮家儿郎的豪迈;而当歌词到了布伯儿女受雷王欺骗时,又应该运用高腔唱法中的假声技巧,表现出情况的危急与孩子的天真;当歌词到了布伯与雷王最终决战的时候,又应该充分运用好真假声混合技巧,从而表达布伯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而要真正深刻理解民歌文本内容,就必须要反复咀嚼其中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把握好不同壮族民歌作品甚至是同一作品不同唱段的演唱发声技巧。

但笔者在走访各地壮乡时却发现,越来越多的歌手对传统壮族民歌的文本内容缺乏了解,在原本被誉为“壮欢城”的柳城县,大部分歌手真正全面掌握的民歌作品只有偏近代的仪式歌、情歌,传说类的古歌以及历史歌谣,已经很难找到可以完美演绎所有唱段的歌手了,甚至有一些作品连完整的歌词文本内容都没有。当地的文艺界人士王立章介绍,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演唱民歌的频率太少,最后一批能够完整掌握所有曲目精髓的歌手都已经年届不惑,劳动压力与经济负担都比较大,而年轻歌手更愿意学习那些通俗化的民歌,甚至“宁愿唱流行歌或不唱歌,也不愿意学自己民族的传统民歌。”[7]365-380+426

结 语

歌圩当中的壮族民歌不仅是起到了恋爱交际的作用,还让不同地区的壮族群众在民歌创作中融入生产生活的经验技术,以唱民歌的方式来实现相互学习,甚至还会在对歌过程中达成合作交流的共识。民歌给壮族群众提供了简单易懂、内涵丰富的学习平台,是壮族群众彼此交流经验、相互促进的重要途径。通过民歌,原本局限于几个人的知识得到了广泛传播,同时又在传唱对歌的过程中,起到了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作用。站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看,广西壮族民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猜你喜欢
假声高腔衬词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湖南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木偶头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谈声乐“真声”与“假声”演唱技巧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
《高腔》小说意象叙事与美学意蕴分析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假声的有效利用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