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春兰
(江苏省吴江中学,215200)
互动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互动、适当导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本文探讨这一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数学课堂始终以教师为主,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关系,为他们发散数学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每个人都参与到导学活动中,达到互动导学的预期目标.
以“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方案设计阶段,教师可先以朋友的身份走到学生群体中去,以适当的沟通交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诉求.如建议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图形化,降低理解难度.又如逻辑思维较差的学生建议将数学知识脉络理清,记忆起来更加方便.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这些建议,将其作为优化教学方案的重要参考.可作这样的设计:课堂开始,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上两种直线和平面关系,提出问题:这是两条直线和两个平面,两两组合后出现了什么差异?鼓励学生发散数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在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课堂参与态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每个人都参与到导学活动中.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导学效果.这样可帮助学生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了各自的看法,这时候再导入教材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符合互动导学应用要求,能改变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固有观念,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于理论知识学习上,因此,教师在互动导学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增强趣味性,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教师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抓住学生心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整体教学结构的优化升级.
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体”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笔筒、书本等等,将学生目光吸引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同时还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立体物品,鼓励他们自己观察,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改变互动方式,将“空间几何体”理论知识隐藏在视频动画中,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参与互动,达到导学的目标.
教师不能长期使用单一的互动导学手段,要结合每个阶段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合的互动方式,丰富导学途径,有效提升导学效果,使得学生在充满趣味的互动导学中完成一系列数学学习任务.
情境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互动导学中,也要顺应改革潮流,设置多种教学情境,将理论内容隐藏在情境中,以情境互动的方式完成导学任务.
例如,在进行“圆与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圆形物品带到了课堂中,如罐装可乐、保温盒、啤酒瓶盖等等,初步将日常生活和数学课堂串联起来,成功模拟生活化情境.并强调“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关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圆”的必要性,保证每个人都愿意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圆形物品的特点,延伸到“圆方程”知识点上.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如何使用“圆与方程”的方法得出学校扇形花坛的总面积,通过这种生活类问题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不能满足于生活化情境这一种互动导学方式,要寻求新型的情境构建方案,丰富互动导学手段,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目标要求,并且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中,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防止学生精力的浪费.
评价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需要在互动导学中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发挥评价指导和监督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互动导学中明确自身数学学习上的不足,及时调整修改,防止课堂探究效率的下降.
如在互动导学第一阶段,可使用师生评价,教师从多个角度分析学生在互动导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客观修改建议,指明下阶段优化方向.互动导学第二阶段可使用生生评价,互动导学中学生学习自由度大大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较为频繁,教师可鼓励他们相互给出评价,从细节出发,给出评价.同学间的亲密关系使得这些评价内容可接受程度较高,学生会积极根据评价作出调整.互动导学第三阶段使用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在互动导学结束前自我反思,根据互动导学成果给出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考查习惯.
教学评价的合理运用为互动导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助力,教师不能被传统教学观念局限,要正确发挥教学评价的正面作用,让学生在互动导学中也能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导学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正确发挥互动导学的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趣味活动的导入和多种情境的模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互动导学中,确保每个人都能在互动中发散思维,并且使得他们爱上互动氛围,为之后教学开展做好充足准备.互动导学的应用,符合高中数学教学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未来数学学习中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