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丽
摘 要:乡镇高中教育资源差、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定量的后进生,如何促进后进生转化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基于高中政治教学为背景,从教师端、学生端、家长端给出具体转化策略,通过重新梳理教学概念、鼓励引导学生、家长督促学生等三种具体教学策略,结合了具体教学案例,解释了后进生的转化过程。此外,本文结合了多年教学经验,按照高中政治教学新旧版本给出了两种不同教学案例作为策略佐证。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促进后进生转化;策略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通常以经济、马哲、方法论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难以理解的情况,进而形成所谓的后进生。后进生主要是对政治内容的不了解,对政治中的课程概念了解的不透彻,促进后进生转化,其实从根本上还是要从教学端入手,从学生端进行辅助,两头并济,共同促使后进生的转化。此外,还可以借助家长的帮助,让家长做好督促工作,使得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形成教学单元,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学习政治。
一、重新梳理教学概念
在2019版的高中政治教学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学生刚入高中的第一门政治课,取代了政治经济学在原有政治教学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在社会主义当中,但又结合了中国特色独立于社会主义之中,其中的具体含义如不深究,很容易造成学生进入知识盲区,导致学生不能够完全理解具体概念。再由于乡镇高中的教学薄弱,学生往往得不到较好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所以会形成后进生的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学生不对这些概念多加思考、多加理解,是无法对政治这门学科进行入门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反复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巩固,这不仅是针对后进生,也是面对优等生,对学生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在新版本的高中政治必修一当中,首先第一章便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本章对于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解释,从空想变为现实,从理论成为了实践。如果不能对社会主义进行很好地理解,那么就会对政治厌恶,进而形成后进生。教师需要在讲解社会主义概念的同时,进行讲解一下社会主义的历史,从圣西门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从巴黎公社到苏俄,社会主义历史的演变更能够勾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改善学生的成绩。与原来的教学模式相比,讲述历史后再去讲解知识点,就可以让后进生去除厌恶心理,促使后进生认真听课,最终帮助后进生完成转化。
二、鼓励后进生进行转化
从学生端进行入手,则需要不断地鼓励与激励。后进生本身是对政治学习有抵触心理的,其主要原因是听不懂、不愿意听,时间推移后形成的厌恶。如何化解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厌恶?关键在于让学生对于政治学习重拾信心,让学生能够理解政治中的精彩。政治学习并不枯燥,只要学生能够感悟其中的精彩,就可以达到认知的目的。教师需要去鼓励后进生,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差生与优生,这有后进生和先进生,后进生的含义就是教师仍然相信学生可以后来居上,不断进步,只是进步的时间点会较为迟钝。
在旧版本的高中政治必修一当中,政治经济学仍然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常识,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就算教师重新梳理了教学概念、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但仍然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不断地温习,这样才能掌握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去安慰后进生、去鼓励后进生,不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是很正常的事情,反复琢磨一定会成功研究透,功夫不怕有心人,只有不断努力,学生自然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后进生自然而然就会转化。
三、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单元
无论是高中政治教学,还是其他基础学科教学,学生都离不开家长的相信与督促,尤其是对后进生而言,更是如此。后进生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激励后,同样也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政治本身属于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其主要教学内容都是有关国家经济形势、政治形势的一些内容,家长可以督促学生多看新闻联播、多读半月刊、人民日报的相关文章,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感受政治,再结合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有全新的感受。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单元后,后进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下,对政治概念、趋势有新的理解,进而提高后进生的政治成绩。
结束语:本文从高中政治教学出发,结合了国家对于教学课改的新背景,针对如何促进后进生转化,给出了三种具体教学策略,并以三种具体教学案例的形式,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教学策略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最后,本文也希望所给出的策略能够有益于乡镇高中后进生的转化,促使学生能够喜爱政治、学习政治。
参考文献:
[1]吴启.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促进建议[D].华中師范大学,2020.
[2]杨为金.浅谈教学反思对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的促进[J].高考,2020(02):177.
[3]周友金.优化知识结构 促进有效教学——谈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体系的构建[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4(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