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彬
摘 要:保持学习美术的兴趣是整个初中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美术作为一个发展学生艺术素养、陶冶情操的学科,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还能发展学生的美术技能。本文以美术兴趣为主要背景,同时与初中美术的教學实际相结合,从营造环境、联系实际生活、融入乡土美术资源等相关方面对初中美术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美术;教学运用
随着新课改意见的提出,培养美术兴趣也随之成为了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也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方向。初中的美术对学生图像识读的要求和美术素养的表现,以及相关的审美判断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是整个初中阶段美术课程育人功能的主要体现。为此,教师要切实贯彻落实美术学习的教学要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采取多种方式营造美术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美术兴趣的学习和培养首先要从环境方面开始进行熏陶。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环境,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鉴赏美的能力也能不断提高。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从实物直观激励、学生小组之间竞赛、多媒体融合激励等方面入手,利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合的美术环境,让学生有一个切身感受,身临其境。
初中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要从内容方面考虑,要充分和这一阶段年龄特征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一种对美术的情感,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能持续下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对于美术知识的认识也就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在了解很多知识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有一定的兴趣去探索所学的东西。美术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素养的提升在很多时候都是要依靠一个学习的环境,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结合日常生活实例,提升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的气息和文化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是我们整个悠久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图腾文化的流传,还是如今的街头涂鸦,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美术文化和生活有很大联系,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所以,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术的魅力,创造自己的美,从而提高相应的美术素养。
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一个有意的引导,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然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美,最后再激发学生来创造美,层层递进,实现美术兴趣的不断深入,不断提高。很多艺术作品的创作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在生活中每一次对于自然景物、人生经历的感受,都可以借助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一直保有兴趣,就必须要和日常生活相接轨,这样才能建立联系,一直持续下去。
三、融入乡土资源,提高学生兴趣热忱
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引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二者结合提升。所以,恰当的使用一些乡土资源,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更加深刻,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动力,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息。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布着很多历史文化悠久,美术资源丰富的历史古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将这些资源和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艺术的薪火相传。我国的自然乡土资源都有很多美术元素的体现在里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对于乡村美术文化的了解,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例如:以学习“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之后能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学生学习本课之后能提高对艺术形象的欣赏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认识到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一些充满乡村气息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充满一种好奇和向往,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不断的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对于美术素养的期待,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次的深入都会带领学生不断靠近美术。
总结:
美术兴趣的培养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理念不仅是对素质教育要求的落实,还是学生美术学习的保障。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技能方面的要求还比较基础,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要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己在美术学习的殿堂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包凤佴.谈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才智,2020,(15):176.
[2]张欢.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渊(高中版),2020,(7):69-70.
[3]宋朝霞.浅析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