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华
摘 要: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活动迫切地需要一种既能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束缚,展示当代课堂教学实质,又能够实实在在的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新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使课堂教学活动生成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使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发挥和体现。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摸索出了适合学生实际的“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校文化;课堂改革;灵动课堂
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多年来,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现有教学班62个,学生3800余人,教职工170人。多年来,学校秉持“点燃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将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确立了“火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以及相应的校训、教风、学风。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我校学习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学生、老师共同发展的“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在全体教职工的不断探索,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声名远播,课堂教学更是闻名遐迩。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一、课堂改革的初衷
火是进步的象征,带来光明与热情;火是希望的化身,点燃活力与生命,火文化的核心就是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我校传承“火文化”的精神,秉承“点燃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从2013年开始,我校开始尝试将校园文化的理念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将“火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点滴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学习,结合国内教育现状及新课标理念,我们发现:只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人生,而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在课堂上得以发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价值追求,以“三维目标”为手段落实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的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要寻求并找出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霜、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强调“以学定教”,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恰当使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地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三维目标和发展核心素养。
为此,我们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提出了我校课堂上的“六个灵动”:
1.让孩子的头脑灵动起来,让他敢想、能想、会想;
2.让孩子的双手灵动起来,让他敢写、能干、会画;
3.让孩子的眼睛灵动起来,让他多看、能看、会看;
4.让孩子的嘴巴灵动起来,让他敢说、能说、会说;
5.让孩子的学习空间灵动起来,让他敢问、善思、能辨;
6.让孩子学习的方式灵动起来,让他展示、表现、成长。
课堂教学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讲,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合,是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教”“学”因素所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灵动的课堂教学需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要求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满意场”。从课堂教学系统的构成上看,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这个“整体”之中,“教”“学”这两个子系统能够优化组合,有机统一。即教师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热烈讨论”“争论和交流”与“体验领悟”之上,从而使“教”“学”和谐一致。在“和谐”的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相互交流、流通、相互启发、补充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构建“灵动课堂”就是把一个真善美的灵动世界呈现给孩子,使孩子们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幸福成长。灵动的校园是人生幸福的开始,灵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我们一直着力追求构建一个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这就是“灵动课堂”。构建“灵动课堂”将进一步深化火文化中关于课堂教学领域的研究,丰富和发展我校火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灵动课堂”的特点
课堂是需要以一定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去承载的,我们以“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我们的灵动课堂,我们创新性的把课堂分为三部分:即:课前、课中、课后。通过“四学三导两展示”的流程实现教学目标。
1.课前---探究知识
教师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灵动和充满兴趣的学习为目标,以学生自主、主动预习为出发点,依据学生、学情和学法,经学科组集体研究,对教材进行“翻译”和“二度创作”,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学习单”。学生则利用“導学案”“学习单”进行自主预习,课内探究。完成学习目标。
2.课中---展示交流
按灵动课堂教学流程对学习过程进行组织、控制,在独学、对学、群学,评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中,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帮助学生认定目标,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及时引导处理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关系,适时点拔追问、指导,有针对性疏导,完成知识生成。
学生---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通过独学,对学,群学,人人展示,质疑,对抗。建构知识体系,完成学习目标。
3.课后---反思提升
老师有效的进行课后反思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则通过达标情况,反思课堂学习,查漏补缺,全面落实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预习下节课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探究、展示和反思三个文化板块来实现我们的灵动课堂的。
三、“灵动课堂”使课堂发生的变化
实施灵动课堂几年来,我校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的模式在全国各地进行分享和推广。一大批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在全国各地指导教学。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升了我校的文化育人功能。归纳起来灵动课堂形成了以下课堂内涵:
1.富于生命张力的课堂精神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创造以人为本的凸显生活教育特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的意义。
2.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倡的是一种以进取向上、和谐融洽等主流价值观为主的积极的课堂文化,培养与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就应从构建积极向上的氛围文化开始,让这种文化充盈于我们课堂的分分秒秒,班级的角角落落,滋养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使之愉悦、心动、奋发、进取,从而激发对学习、对知识,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并产生积极的行动。
3.智慧灵动的课堂表现
智慧与灵动是课堂建设的途径与方向,有品味的课堂,一定充满智慧和灵性,启迪心智、萌发智慧,这是任何课堂都需要把握的基本目标。灵动课堂主要集中体现三个要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二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充满着教学过程的创造和生成;三是充满教学智慧。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激情燃烧激情,以静默促成思考,让知识不断生成,使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性。
4.民主平等的课堂对话
灵动课堂的对话,是师生、生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课堂对话意味着课堂不仅只传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知。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5.思维探究的课堂质疑
课堂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开始,也是课堂智慧生成的开始,灵动课堂的质疑已经形成一种班级文化,变成了一个思维密集的“智慧场”。首先教师改变了自己的心智模式,用一种接纳的包容的支持性的心态,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安全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创设“质疑文化”产生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提高发展的平台。第三,积极构建课堂质疑补充的策略,并积极落实在课堂行为动作上。
6.严谨有序的课堂机制
一切好的学习规则,都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灵动课堂”在一个类似小社会的课堂里,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就必须控制影响他人个性发展的现象存在。这个控制就是通过规则来实现。规则的最终目的乃是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发展,在“灵动课堂”上建立师生共同遵守的课堂制度,制度落实形成独具特点的课堂机制,长期积淀形成一种机制文化,必将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裨益。
另外,通过灵动课堂的开展,我们课堂的小组合作,学生竞争等等都日益成熟,为提升我校课堂的内涵,促进我校校园文化的深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灵动课堂”的观念与突破
1.建立了“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现在,我校的教师们基本确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学,“为点燃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人生”服务,能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全心全意地激发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明确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学观
学校通过各类课堂教学展示汇报促进灵动课堂模式的发展和成熟,领导的推门课、年级组的研究课、学科的展示课、个人的比赛课、师徒的异构课等等,创造出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一堂堂引以为傲的优课。
如今我们欣慰地看到教学中教师能够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贯穿灵动课堂教学理念,课堂上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既调动“导”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又关注有深度、有个性的合作交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思维品质和良好习惯。
3.实施了“以学为主”的学习观
我校灵动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转变被动、依赖性的学习方式,彰显主动、能动、独立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这种行为已经贯穿在教师的实践中。课堂上教师们暨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生成知识的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践行了“多元评价”的学生观
在灵动课堂建设中,我们特别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把建立积极民主、上进自主的班风作为重点。其中把小组建设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各班建立了学习型组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课堂上打破过去那种只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模式,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让教师的“导”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小组建设实现了学校、家庭、同伴的三维管理,实现了多元评价,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5.实现了“跨越发展”的学校观
灵动课堂文化建设推动了学校跨越发展。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成长,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又成就了老师的成长。
五、灵动课堂所取得的成绩
1.灵动课堂改革实践获得广泛认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灵动课堂实施几年来,学校声誉进步一扩大,课堂教学声名远播。有全国各地300余单位的2000余名领导、老师来我校交流学习,深入研讨。上至教育部司局领导,下至区县主管教育的区(县)长、教育局长等100多位行政领导来我校考察。
2016年我校在西安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部级优课10节,省级27节,部、省市区共57节,在全市名列前茅。
2.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断获得好评
在全国数学创新课堂大赛、西北地区课改名师教学大赛、西安市数学教学研讨会,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会等各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满腔的学习热情,主动的参与意识,大胆积极的提问、质疑习惯,流畅的表达能力,赢得了众多老师和来宾的称赞。
3.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灵动课堂让学校的教研氛围变得更加浓厚,让老师们的教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校教师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关于课堂教学的校本课题,问题变课题,课题释问题得到了有机融合。大家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学校的省市区骨干教师也由原来的几人上升到50余人。科研成果丰硕:国家级课题、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喜人。
4.学校精神日益丰盈
在火文化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学校呈现出的积极向上,敢于突破,追求卓越的工作状态让学校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中国教师报》在头版刊登的《东城一小:课改就是赋能》将学校的探索做了详细的解读,那就是,赋予师生更多更大的能量,让他们大放异彩!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课改是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东城一小实施课程改革五年多以来,我们深深感到,教育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课改是一泓希望的活水,更是一份重大的责任。“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虽雄关漫道,征程艰难,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