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摘 要】 每节课都有不一样的特色,每个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花儿的绽放,总是需要等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鼓励。教师是教学的主导,通过不断的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关键词】 识字;表扬;引导
上午第二节课语文课,这是一节围绕着识字展开的有关竹的课堂。我拿着一根碧绿碧绿的有枝有叶的竹子以及一些已经写好的拼音和汉字的卡片,还没到班级就感觉学生今天格外安静,不同于寻常的吵吵闹闹。进班一看,原来已经有五六位老师坐在最后一排的位置上了,还有一架摄像机。一节不同于寻常的识字课就这样开始了。
每个小朋友都精神抖擞,想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客人老师看,但是没过几分钟,有个小朋友就忍不住举手问:“老师,你拿竹子干什么啊?”“这是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的一个新伙伴(拿出竹子实物)。”讲完这句话,可以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出,他们对这个新朋友很感兴趣。我继续说道:“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一看,竹子是由哪些部位组成的?”每个小朋友的小手都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答案。我继续说道:“那你们再来摸一摸,说说它长什么样子?”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竹子的外形特征,有的说颜色,有的说触感……这时候所有小朋友都说得不亦乐乎,只有一个小朋友默默地坐在位置上,我看到他将自己的小手刚举起来,又快速地放下去了,我在等,等他再次将手举起来,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并没能等他再次举手。
有人举手问:“老师,我们家里经常吃的竹笋是竹子吗?”我笑着答道:“当然是啊,那是竹子小时候的样子,我们以后可以耐心地去观察竹笋是怎样变成竹子的。”这时我的余光扫到了那个想举手又不敢举手的小朋友,他刚伸出五个小手指,我就立刻喊他回答问题了,他声音很小怯怯地说:“大熊猫也爱吃竹笋。”刚说完,我向他伸出了大拇指,表扬了他。这时他呼了一口气,坐下了。
“老师,小宁有进步了,他敢举手回答问题了,我们应该一起夸夸他。”我的眼光转向了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班长,笑着点了点头,这时,其他小朋友们都向他伸出大拇指说:“棒棒棒,你真棒!”他看着大家,嘴角微微上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是啊,小宁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其他同学也要像小宁一样,不断地进步”,我笑着对每个小朋友说。
课堂在继续,我仍然在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字,在最后二十分钟,我说:“大家认读了这么多字,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记得这些字了?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我们现在来找一找谁是它们的好朋友。(贴卡片)小朋友们的记忆力特别好,平时爱观察的小朋友肯定会发现这些字特别熟悉,它们每天都陪伴着我们上学和下学。”熟悉而又陌生,瘦瘦小小的手又一次举手了,这次,我并没有立即喊他回答,而是先让其他的小朋友回答,这次他没有再将举起的手默默地放下,而是慢慢地变高了……
一、直观教学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大理石
直观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最易接受的教学法。《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一年级学生上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所以最能吸引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的方法就是直观性的东西。正如书上所说“他们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在课上,我用“看一看”“摸一摸”等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表扬是培养学生自信的鹅卵石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请不要吝啬表扬,因为鼓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请不要小看表扬,因为鼓励可以开启学生心理情感的大门,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小宁并不属于聪明一类的小孩,由于家庭环境,他的学习一直都跟不上,经常会犯错误,如作业不写、无法完成老师的最低学习要求,课间还会打其他的小朋友等等。但是所有任课老师都没有放弃他,老师们都相信,他会变得更好,只要耐心去等,经常给他鼓励。如今的他虽然不算是优秀的学生,但是也不是最差的,他在朝着老师给他定的目标前进。小宁的每一次举手都是一次进步,进步的途中,不可缺少垫脚石的帮助。
三、引导是培养学生思考的垫脚石
叶圣陶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启发。教师要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教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好,才能使学生得到真实的东西,一辈子受用不尽。”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最开始发现问题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会提出各种问题。教师要有耐心,不要怕麻烦,我们的一句话或许给孩子不一样的未来。我执教一年级,有时感觉很累,但是孩子们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心,我需要不断地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争取自己去解决问题。
有个词叫“开窍”,在我眼里,没有笨小孩,只有还没开窍的小孩。小孩如树上的花骨朵,开花有先有后。想要欣赏最艳的花朵,尚需要等待,小孩也如此,需要我们不断灌溉。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