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探析与对策

2020-03-03 22:50邓宗岳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元制校企岗位

邓宗岳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一、研究背景

德国提出的工业4.0就是在制造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和服务网络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保持德国工业在全球范围的领先优势。新时代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仅仅是经济的竞争更是科技水平的竞争。国际上各制造强国对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高度重视,各国都加深了保持制造领域技术竞争优势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是还不是制造强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也高度重视推动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2015年5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文件,提出要依靠创新来推动技术进步,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所突破,摆脱过去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老路,使得我们逐步成长为一个制造强国。这个规划被认为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工业4.0”[1]。

“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在逐步推进,智能制造对技能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沈阳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有着良好的装备制造基础,同时还集聚着以华晨宝马为龙头的一批德资企业。为在沈阳的德资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也为了能使传统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沈阳市决定建立沈阳中德学院。中德学院成立后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成功经验,打造沈阳本土化的“双元制”教育样板。专业设置与中德装备园的德资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培养标准与德国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广泛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实训内容对接跨企业培训中心及企业培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的形式校企双元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核心在于理论和实践结合,另外一个就是“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下的工学交替[2]。因此中德学院成立以来积极利用“双元制”的理念和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先后和华晨宝马、德科斯米尔、欧福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双元制”人才培养协议,除此之外,还与沈阳的其它中小德资企业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和互动,积极满足德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但是在实践中,“双元制”教育在本土化沈阳化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国情与文化都和德国不同,且不像德国那样有相关法律保障[3],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德资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融合的程度不够深入、企业规模小无法提供培训场地等一些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推进[4-6]。

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工学交替,校企共同培养学生,为德国培养出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为德国的现代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劳动力,支撑了德国制造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注重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经验,在多个地方开展了本土化的实践。如较早开展“双元制”本土实践的苏州地区院校取得了提升区域德资企业的聚集度和提升了教学水平方面的成效[7]。从我们自己推行“双元制”教育的实际效果来看也产生了“多赢”的效果,“双元制”教育对学生、对德资企业、对学校和社会都是有利的。

(一)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

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是工学交替,学生交替在学校和工厂间进行学习。

学校这一“元”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在“双元制”教育培养模式下的教学中普遍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教师一直在讲学生被动地在听,而是以任务驱动教学,将知识点打散以后再融合到精心设计的任务中,打乱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把任务作为载体,学生上课的过程不再像传统讲授式教学那样枯燥无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及在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激发出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做的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查找有用的知识,在学生遇到多次尝试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适当帮助学生,以免学生丧失信心而放弃任务。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成绩不理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不乐于学习理论知识,更愿意实际动手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能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8]。

企业是培养学生的另一“元”。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间交替进行学习,校企交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需要完全遵照企业的秩序与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往往更加严格,有利于学生更早地形成职业素养,在岗位上更能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德资企业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也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尽早养成,尽早形成不断完善自身、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二)有利于德资企业人力资源优化,有利于其在中国的长足发展

参与到“双元制”教育的学生除了具有学生的身份,还有学徒的身份,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间学习,在学校学习英语、思政类课程等公共基础课程还有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课知识,在企业经过培训并最终走上实际的岗位来提升技能。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在学生毕业时基本熟悉了企业,初步掌握了岗位的基本技能。而企业从社会招聘员工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而且通过社会招聘的员工,其与企业都互相缺乏了解,缺乏足够的认同感。而通过学徒成为企业员工的学生对企业精神认可度更高,离职的可能性要低很多。因为从社会招聘的员工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而学徒在进行“双元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已经接受并认同企业文化的才会在毕业时选择留在企业成为一名正式员工。

(三)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并推动产业升级

在推进“双元制”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企业需要合格的员工,学校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毕业生。通过这个契合点和共同的目标,双方能够不断加深认识,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用工需求的相融合。同样,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也能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学习对方的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设施。同时,企业在不断进行产业升级,需要的人才不断更新,只有学校和企业深入合作,才能使得人才培养紧跟企业需求,最终推动地区整体的产业升级。

三、“双元制”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沈阳中德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进行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德国“双元制”进行本土化,即中国化沈阳化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我们国情与文化都和德国不同,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下面总结遇到的相关问题,并探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部分德资企业进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有些企业虽然是德资的,但是在沈阳分公司只是中国公司的一个下属公司,有些企业是中国管理者在管理,由于中德文化的不同,虽然在德国“双元制”深入人心,但是中国的管理者对“双元制”教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有就是,企业和学校的追求目标不同,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自负盈亏,因此十分注重付出带来的收益回报。企业首要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9]。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学徒的时候需要投入数目不菲的费用,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另外,有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不强烈的原因是对高职院校不信任,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传统教育观念一直都是对职业教育认可不高,而更重视普通高等教育[10]。企业管理人员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素养不高,担心在合作的过程中院校无法提供合格的学生,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所提供的技术含量高的岗位。还有的公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岗位多数属于简单操作性质,因此这类公司往往追求短期利益,对于员工不需过多投入,有用工需求时在社会劳动市场获得操作工即可,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迫切,因此也不想与学校进行合作。

(二)校企合作的程度浮于表面不够深入

“双元制”教育重要的是学校和企业紧密配合共同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根据自己在生产实际中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以及岗位需要什么能力来提出对学徒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学生也有了两个身份——学生和企业的准员工。在学校和企业公共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企业应提供明确的岗位,在合作过程中有的企业岗位不够明确,有的岗位技术含量低,部分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操作,有的岗位技术含量高而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还暂时不能达到这样的岗位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进行深度合作,由企业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岗位。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的深入应用,企业岗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过程中,校企应该共同研究适合职业教育的岗位。在深度合作中,企业能够掌握学校的师资情况以及能够提供的课程体系,学校在深度合作中能够探索到企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及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开展教学。

(三)没有足够规模的企业进行支撑

在开展“双元制”教育的过程中,有时无法仅仅靠一家企业就能够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每个企业的用人需求总是在动态调整中的,而且单个企业培养的学徒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开展“双元制”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开发更多的德资企业参与到“双元制”人才培养中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用人需求较小,同时自身企业规模有限,无法建立专门的培训队伍以及无力支撑购买培训设备的费用。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深度合作,由学校专业教师了解小企业的岗位情况,然后将小企业作为一个联合体,将小企业的学徒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编到不同的专业班级,根据专业的需要,共同学习基础课程。具体岗位技能由小企业提出,然后在跨企业培训中心完成。

(四)学生对大型企业认可度高,对小型企业认可度低

由于有多个企业包括大企业以及众多小企业共同参与到“双元制”教育,学生在选择企业时就存在比较心理,往往学生都倾向于大企业,而不选择小企业,这样就容易造成小企业无人参加和报名,这就更打消了小企业参与“双元制”教育的积极性。大企业由于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有专门的培训经费预算,因此往往在参加“双元制”教育时,能够给学生更高的实习费用,这也加剧了大小企业的不平衡。学生往往过于关注短期的利益,未从长远的职业发展考虑,未针对自身的条件和企业的专业需求出发,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愿意到小企业,经常会造成小企业选不到人,或者学生去了小企业还会有失落感也不能保持长期稳定。还有的学生心态不稳定,中途退出“双元制”项目班,挫伤了企业积极性。部分学生在进行“双元制”培养的过程中,特别是进入最后学年的顶岗学习时会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比如自己岗位和别的岗位对比有不尽人意的时候发生心态不平衡,就想退出项目班。有的同学甚至在参加“双元制”项目班之前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参加项目班的目的是什么,缺乏一个合理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的同学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校企交替学习过程中,在企业岗位上当真正按照企业的工作制度工作时,无法承受劳动纪律约束。也有的同学,遇到一点挫折就要退出,选择“专升本”考试。企业在合作之初就有这种担忧,企业对学生的培养付出了相当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能够愿意付出这么多,其目的就是最终能够获得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而学生的中途退出,会让企业的付出没有回报。特别是小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往往只能够培养一到两名学徒,如果有人退出,对小企业来说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双元制”教育过程中深化校企合作措施与策略

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在中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但是在实践中这种教育模式已经给学生、学校、企业带来众多的益处,我们应坚持“双元制”培养模式,积极采取相应的举措不断克服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整合学校优质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高企业积极性

沈阳中德学院机电专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师资、完善的实训设备条件,应该在此基础上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继续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为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提供师资和硬件保障。另外,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的岗位需求和用人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不能适应德资企业技术进步发展快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前的最新形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适时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主动与企业的实训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校企共同撰写教材,以培养出更多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质量人才[11]。除服务好以华晨宝马集团为核心的德资汽车企业外,还要继续深挖沈阳德资企业资源,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双元制”教育中来,提高企业参与“双元制”教育的积极性,扩大沈阳中德学院的“朋友圈”。

(二)职业院校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服务企业能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12],因此校企合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是学校获得企业的认可。学校要切实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并能够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产难题。这就需要职业院校有足够雄厚的师资力量,有既善于教学又善于科研的教师队伍。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也都高度重视自身师资力量的提升。一方面从社会中引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一方面加强校内教师的培训工作。但是,这些措施都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而且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从社会引进的员工,虽然对企业比较了解,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人才培养规律缺乏认识,往往也需要一段时间学习才能够掌握教学规律。而对校内教师的培训也往往也阶段性的,没有足够的连续性,而且培训往往是“大锅烩”形式,缺少必要的针对性。所以,校企合作的一个突破点就是学校和企业的互通有无,教师能够到企业中去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学习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企业的高素质人才也应能够来到学校的课堂为学生和教师带来生产中的新知识和新变化。教师走进企业能够对企业加深认识,进而了解岗位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课程讲授的重点。企业也应该对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走进学校,增加和教师的沟通,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技术的前沿,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以跨企业培训中心为依托,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协同中心

职业院校的目标是服务社会并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毕业生,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二者的性质不同。一个为事业单位,一个为企业,在目标上两者有共同之处也有矛盾的地方,因此在合作中应建立责任明确的合作机制。学校应为企业负责,按照企业岗位的需求目标培养学生,保障企业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同时企业也应对学校和学生负责。双方应共同投入建设有专业培训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同中心,保证学生有学习技能的场地和设施。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也解决了中小企业无力提供培训场地的问题,利用共享型跨企业培训中心的资源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较少的用工需求。另外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建立畅通和快速的沟通机制,明确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责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共同为学生负责并保障学生的权益,使得达到标准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

总之,世界范围的工业4.0浪潮已经兴起,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我们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就要不断转型升级我们的产业,逐渐摆脱传统的低附加值与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推动我们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是升级的一个重要保障。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成功经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双元制”教育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就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因为一时的问题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双元制”教育在沈阳中德学院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规模不够、学生中途退出等一些问题,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拓展“双元制”教育的合作范围、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措施。将有效破解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双元制”教育的质量,为辽沈地区输送越来越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双元制校企岗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