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瀚莹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家长育儿焦虑是指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意图与预期结果出现偏差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甚至痛苦的情绪状态。中国家长的育儿焦虑问题如今已经蔓延为群体性焦虑,并且孩子的年龄段不同,家长焦虑的内容与表现也不同。学前期是幼儿的成长关键期,这段时期大部分幼儿会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由于幼儿、家长、幼儿园、社会四方面的多重压力,家长可能会产生一些育儿焦虑。如果家长的焦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家园工作的进行。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当重视家长焦虑这一问题并且帮助家长降低自身的焦虑感。
幼儿学前期阶段,家长的焦虑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与幼儿直接相关的“本体性”焦虑,二是与幼儿间接相关的“外源性”焦虑。
“本体性”焦虑包括家长对于幼儿的生活牵挂、社会交往、教育发展三方面的担忧。三个层面的焦虑层层递进,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同理,当低层次的焦虑问题得到缓解后,家长又会对下一层级的问题感到担忧。
1.生活牵挂方面
在初入园时期,幼儿能否适应园所生活是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生活牵挂方面的焦虑包括家长对于幼儿的生理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以及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等生活方面的担忧。[1]
第一,生理体验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家长主要担心幼儿基本的生理需求在幼儿园不能得到满足。家长会担心诸如“孩子能否吃饱”“孩子午睡能不能睡着”等生活适应类的琐碎问题,过度焦虑的家长会占用教师的时间一再问询幼儿的生活情况,严重者会干扰教师的正常工作。
第二,安全保障焦虑。安全保障焦虑几乎是贯穿幼儿小中大班的固有问题,年龄越小的幼儿由于各项机能发育不成熟,家长就越会担心幼儿的在园安全。家长们会担心类似“幼儿在园所内会不会受伤、会不会过敏”等问题。在这种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如果幼儿在园所内不小心被磕着碰着,家长就会过度应激,可能会造成家园矛盾。
2.社会交往方面
社会交往方面的焦虑主要包括家长对于幼儿的同伴交往以及师幼互动和谐度表示担忧。当幼儿的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及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后,家长会极大降低生活性焦虑,进而转变为社会交往方面的焦虑。
第一,同伴交往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家长有的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交不到好朋友影响其社会性发展;有的家长则担心孩子交到一些坏朋友,从而养成坏习惯。带有这种焦虑的家长在处理幼儿间的冲突时往往把控不好尺度,例如,明明特别喜欢花花,在玩闹时明明不小心轻轻咬了花花一口,两个孩子并没有不悦,家长发现后却命令被咬的花花不许再和明明玩。家长过度干预、不尊重幼儿想法的行为,不利于幼儿发展。
第二,师幼互动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家长会担心教师关注不到自家孩子,或者因为不喜欢自家孩子而刻意回避孩子等。带有这种焦虑的家长会敏感放大化幼儿的“无心之谈”,与教师产生信任危机。例如,幼儿随口一说“老师今天总是陪丽丽玩儿”,家长马上浮想联翩,认为教师偏向某名幼儿,为家园矛盾埋下了种子。
3.教育发展方面
教育发展方面的焦虑主要包括家长对于幼儿的知识储备量以及能力储备量的焦虑。教育性焦虑是困扰家长时间最长的一种焦虑类型,也位于“焦虑金字塔”的顶尖。
第一,知识储备焦虑。这类焦虑多发生于幼儿中大班时期,家长们希望幼儿能全面发展,因此对幼儿的健康常识、语词量累积、社会交往技巧、科学知识、音美技法五大领域相关知识的储备感到焦虑,其中放眼于未来应试的家长对幼儿的文化知识储备情况最为焦虑。产生这类焦虑的家长尤其在乎幼儿学到了什么,容易步入“超前教育”与“超负荷教育”的误区。
第二,能力储备焦虑。良好的生活习惯、动手操作能力、阅读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算数能力等都属于幼儿能力储备的范畴,家长认为幼儿不能输在起跑线而产生焦虑感,因此为幼儿报名才艺班、思维课等,不仅“修身养性”还能作为孩子未来的“加分项”,当幼儿因不感兴趣而消极抵触时,家长就会更加焦虑,并产生亲子矛盾。
“外源性”焦虑包括物质环境准备以及环境氛围营造两方面的焦虑。
1.物质准备方面
这类家长为创造幼儿教育最优化而早早考虑园所教育优质性、空间位置、经济适配度等多种因素,会在择园问题上感到焦虑。例如,为孩子将来成功择“名校”,家长需要顶着房价高昂的巨大压力进行学区房的购买等。这些都造成了家长的物质储备焦虑。
2.氛围营造方面
幼儿学前期家长最为焦虑的两段关系主要为家庭关系与亲师关系。根据积极心理学,家庭关系主要包括夫妻间的亲密关系、父母与幼儿间的亲子关系、孩子间或祖孙等近亲关系。亲师关系指的是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关系。
第一,家庭氛围维系焦虑。当家庭成员各自的教育观念或教育方式与其他成员大径相庭时,家庭成员之间就会产生分歧与隔阂。例如,在面对隔代溺爱幼儿的问题上,家长一边要尊敬长辈,一边要面对幼儿的任性,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家庭氛围更加紧张,加剧家长的焦虑。
第二,亲师关系维系焦虑。在幼儿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同时,家长也需要做好亲师交往的关系定位,越俎代庖、过度干预教师工作或者放任自流、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显然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如何建立亲师和谐关系,做好家园共育也可能造成家长的焦虑,出于这种焦虑的家长为拉近亲师距离可能会出现“送礼”等行为。
导致家长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为家长制造焦虑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幼儿年龄特点施压、家长自身期待值与现实的落差、家园信任危机、社会压力。
年龄较小的幼儿,社会适应性稍差,言语发展不完善。每个幼儿性格特质不同,并且幼儿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很多时候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幼儿慢热、不合群,有的幼儿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甚至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烦琐,不可能对幼儿的需求面面俱到,家长很容易因此产生担忧与焦虑,担心幼儿无法适应园所生活,无法处理园所人际关系。
幼儿期是幼儿发展的黄金关键期,家长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他们会希望幼儿能在关键期内全面发展,对幼儿抱以过高的发展期望。如果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符合心理预期,家长就容易产生焦虑。随着教育的进步,家长对于自身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家长为了尽力给幼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教育环境,在“学区房” “兴趣班”等方面跟风攀比的行为又在无形中给自己制造了经济及心理压力。家长对于幼儿园工作缺乏了解,也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焦虑。还有溺爱等不健康的教养方式也会造成家长对幼儿的在园生活等过分担心。
幼儿教师待遇低,优质人才短缺,幼儿园为保证园所正常运转,降低入职门槛,导致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容易因教师专业能力差而对幼儿发展感到焦虑。在亲师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幼儿园作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纽带,需要对矛盾进行妥善处理,处理不当则会起到反作用,造成家长更加不信任与焦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逐渐加剧,家长们的育儿心态也更容易受到干扰。例如,一些类似“培育完美小孩的父母是这样做的”等育儿心灵鸡汤,实则是商家为了营利而贩卖家长们的焦虑的做法。一旦社会上出现幼儿园教师“虐童”等负面新闻,因舆论的发酵周期短,家长们会迅速收到此类负面消息,从而产生移情,对自家幼儿感到焦虑。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具有引导人们提升幸福感的力量。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治疗消极心理的过程中有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希望原则(对引导人们的积极观念)、平衡原则(在冲突中寻找和解的支点)、磋商原则(不断沟通与理解)。因此,幼儿教师及园所可以利用积极心理治疗三原则来降低家长的育儿焦虑。
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家长眼中的幼儿“好动”问题,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就变成了该幼儿反应灵敏、探索欲强,教师应当引导家长以发展的眼光、以孩子的视角了解幼儿,降低对幼儿的过高期望。可以通过“家长育儿沙龙”引导家长相互交流幼儿的优缺点,让家长了解到家长眼中的“不完美小孩”其实是闪闪发光的,放手让其自由快乐地成长。幼儿由于身心发育不完善、缺乏社会经验,在生活自理方面、技能塑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等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环境去学习,因此,教师应以专业人士的角度,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以及自身的教育经验来给予家长建议,指引家长如何抓住儿童的发展关键期,在什么阶段可以适当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培养方法是怎样的,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家长的焦虑也会逐渐降低。
英国心理分析师唐纳德·温尼科特最早提出“60分父母”这一概念,呼吁父母不要把生活重心全部倾斜到孩子身上,同时能最大限度让孩子把个性发展完美,也不会让孩子过早地失去童年。园所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微信宣传、讲座等多种活动,积极地向家长传播科学健康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适度放手,把重心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处理好婚姻关系、自身朋友圈和亲师关系,平衡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等,注重提升自身幸福感,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面对生活的态度与处理问题的技巧等。
第一,教师应抓住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了解家长的教育诉求并回应,同时告知家长需要其如何配合教育工作。例如,当教师了解到,家长在幼儿新入园期间最担心幼儿能否适应这一问题,教师首先应运用专业知识安抚家长,其次运用手机拍摄幼儿在园情况,并实时上传照片和视频至家长群,同步更新幼儿生活状况。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契机组织及“我和宝贝换角色”等亲子游戏,引导家长从幼儿的站位出发,了解幼儿是如何处理自己的危机与问题的,以便更好地支持幼儿或者在幼儿需要帮助时为幼儿提供引导与建议,幼儿也可以了解家长的辛苦与需求,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