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观察

2020-02-28 06:3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测管血样特异性

耿 彪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输血科,河北 保定 072750)

在临床研究中,输血的应用范围比较广,目的在于维持患者血液的稳定性,改善循环状态,保证自身生命安全。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保证输血管道的安全性。现如今,技术上有凝聚胺在输液治疗中的检测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输液原理如下:凝聚胺本身存在正电荷,并能中和肝素的作用,凝聚胺溶解后存在正电荷。荷电与血红细胞表面反应水平降低,表面电位变化提示直接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加入悬浮液后,中和凝聚胺,红细胞表面阳性电荷消失。R和分散,但对于其他存在抗原的红细胞,凝聚不会分散。输血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合理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异常现象。根据报道资料可知,输血过程中,抗原反应容易出现异常,出现溶血性输血的现象,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针对输血检查的重要性,在实践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检查工作,避免出现输血检查不到位的现象。此外输血检查阶段需要了解是否存在异常现象,通过合适的检查后能提升整体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的120例健康体检者,按照不同的输血技术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选标准:所选体检者在验血前无任何可能影响患者验血结果的血液系统疾病或相关疾病。所有受试者都有意识,能够与本研究合作。所有受试者对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所有体检人员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严重慢性心脏、肺或肾功能不全的体格检查;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服用任何可能影响血液检查结果的药物或其他治疗[2]。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9.31±7.73)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1.07±8.01)岁。在一般的资料中,两组通过比较产生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故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让体检者在进行输血检验前一天的晚上了解次日需在早上起床,然后在空腹的状态下开展血样采集,每人共需采集2份血样,每份4 ml,然后再分别运用凝聚胺技术和盐水法进行配血试验。

1.2.1 凝聚胺技术

待测管将选取2支干燥的洁净试管,主测管中采用体检者血清2滴,次测管中采用备用的血样血清2滴,随后分别加入备用的血样红细胞试液4滴和体检者的红细胞试液4滴,随后再向试管中滴入1.4 ml的低离子介质,将试管摇至均匀后静置2 min,滴入凝聚胺溶液,将摇匀后的测管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机转速为3500 r/min,持续20 s,清除上清液,随后会发现出现了凝聚现象,此时向测管中加入假凝聚清除液,进行轻微摇晃,若此时的红细胞依旧能够维持凝聚形态,则检验结果为阳性,反之,检验结果则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消失时间对比。

2 结 果

与盐水法相比,凝聚胺技术对于血液样本的检测阳性率、准确度和灵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发现,运用凝聚胺技术可以开展特异性或者非特异性的凝聚与消失试验,这两种消失的现象特点非常明显,而且实验的结果可以运用在临床判定假阴性、假阳性的方面,同时具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在此同时,和其他的普通检验方法做比对,凝聚胺技术检验法快捷、方便、容易开展且结果精准,在临床检验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在临床免疫血液学的地位也逐渐稳定下来。

3 讨 论

近些年来临床检验取得突出的成就,在抗体检查和后续应用过程中,盐水法的优势明显,但是由于干扰性因素多,也可能存在部分问题,增加输血难度,或者出现异常。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

凝聚胺技术的整体效果突出,在抗体分析阶段,凝聚胺属于正电荷凝聚物,让肝素发生了中和之后,凝聚胺发生溶解,在这个时候,红细胞的表面会存在相互发生作用的正负电荷,在作用过后,红细胞的点位会降低下来,表现出非特异性凝聚现象。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抗体是否产生不良反应。通过这一原理可知,红细胞检验操作比较复杂,相关工作人员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实验检查和分析工作,提升灵敏度。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指导,使其了解临床注意事项,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凝聚胺技术形式简单可行,在临床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免疫血液检查中的地位液逐渐稳固。

猜你喜欢
测管血样特异性
声波透射法
枫叶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评价塑料材质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液体添加剂体积变化的方法
声测管对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知识角·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