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0-02-27 00:54高琼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3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高琼

【内容摘要】想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注重搭配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让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还要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渲染,以更加贴合实际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后,采用科学设疑的方式保证学生的探究欲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直观化教学

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较强,不仅富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其中也有很多实践性的内容。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配合更加适宜的教学方法与辅助设备。同时,尽量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更主动地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一、多种教学工具搭配使用,直观化教学过程

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无意注意,虽然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步入青少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不再需要无意注意。为了能够让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应该结合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教辅工具,以更加直观化的方式将地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整个教学过程的难度,让学生更易理解并更为深刻地掌握与记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學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域划分产生更为深刻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地图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反复记忆我国的各省市行政区位与简称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地图获取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在其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借助此部分打下的基础,保证其他学习内容能够掌握得更好。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教辅工具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有更多的直观图片与视频辅助理解,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走进国家》的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播放形式来对本章节中的日本、法国、俄罗斯、美国、巴西等国家进行风土人情、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内容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播放展示此国文化或自然风景的电影纪录片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个过程不仅十分受学生欢迎,还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实自己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上与学生共同对各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地标建筑进行讨论,尤其可以讨论一些节日,通过服饰、习俗、食物来对这个国家进行侧面的了解。同样,可以将这些异国风情与我国的相关文化习俗进行对比,找出每个国家的文化习俗都会受哪些因素影响,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气候条件,可以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这些基础条件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会产生哪些影响。

二、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学生发散性与集中性思维

教师在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时,必须让学生了解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思维方式组合的方式落实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得到有效激发。发散性思维便是我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设定学习目标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分配任务,让学生自主驱使自己开展学习活动,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同时理解得更为彻底。尤其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围绕一个问题探索多条解决路径,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能够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自身所学解决问题;而集中性思维则是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应集中所有精力,将搜集到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唯一正确且全面的答案,保证学生不出纰漏。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和分析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有助于学生在杂乱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培养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机会,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部分内容时,就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如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存在自转现象?此时有的学生会说昼夜交替;还有的人会说一天有24小时,这些佐证都可有效证明地球存在自转运动。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保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思考得更加全面,不放过任意一个细节。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较强,也能更主动地了解知识,开阔视野。

三、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渲染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强的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得更加充分,保证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适宜的教学情境创设与渲染,还能够让学生学习情绪得到调动,让学生可以在高涨的课堂氛围中拥有更强的参与欲望,进而主动开展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借助各类教辅设备营造出一个具备较强吸引力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的气候》部分内容时,带领学生构建一个游戏场景,游戏的主题是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特点,这种游戏场景构建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依据我国的省市行政区域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通常情况下,一个班级有五六十名学生,而我国有34个省市行政区域。此时就可以让学生两两一组,每个组会分得一个省市行政区域名称,或为某自治区,或为某直辖市,也可能我国的某个省。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某种随机的方式来让不同省市代表小组回答教师的问题。例如,随机点到的名字是“新疆”,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使用一句话来对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形容。此时,学生就可以回答为“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教师也可以询问,为什么新疆的瓜果非常甜?学生此时需要回答出新疆瓜果甜度特别高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大。”这种游戏情景构建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营造出了一种较为紧张刺激的气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情境中来。这非常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依据教师的引导开展学习活动。

四、科学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同样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探究欲望,而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难度、科学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问题的难度设置较高,就可能无法收获良好的学生反馈。而难度过低,则可能无法起到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欲望。所以,教师必须保证依据教学内容科学调整问题的难度。第二部分是问题的穿插合理性。教师落实教学活动时,顺利流畅地将一节课的内容讲解完毕,有助于学生紧跟教师的指导,更高效地学习消化知识。如果穿插得不够合理,在学生还未消化课程内容时,就提出问题,学生很可能会一头雾水,甚至会因为觉得理解难度过高而产生放弃的念头,丧失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解地区》的内容时,要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上入手,保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谁能回答出自己喜欢的足球队伍来自哪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又属于哪个洲际地区?尤其是班级中的男生,此时就很可能会被老师的问题吸引,主动去查询自己喜爱的足球国家队到底位于世界的哪个大洲?此时,学生可能会主动了解自己喜爱的球队在那个地区,这一地区可能被称为中东,南美地区,北美或其他等。再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的主要产业》部分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回答出我们生活的这个地区,主要农作物是什么?进而引出我国的农业概念。如果从产业的类别上划分主要可分为三个类别,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指的是农业;第二产业则为工业;第三产业则为旅游业、服务业等。不同的产业属性不同,划分的依据也不同,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布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学习相关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初中地理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教材内容有些部分比较抽象、难懂。现阶段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对直观形象的知识比较容易接受,要想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亚平.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 华夏教师,2019(29):39-40.

[2] 刘贵艳.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山河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强化“互动式教学”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