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推行导师制的探索

2020-02-25 21:47王建永李亭亭
卷宗 2020年32期
关键词:士官教员导师制

王建永 李亭亭

(火箭军士官学校,山东 青州 262500)

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全军院校长集训指出,要切实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经验交流过程中,各院校普遍认为实施导师制是贯彻以人为本,把培养人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有效举措。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研究生或本科生教育,在学员学历层次、培训年限、培养目标等方面有其特殊性,探索出一条适合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导师制实施路子,是深化士官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推动院校建设加快转型发展的紧迫 需求。

1 导师制模式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14世纪,牛津大学实行了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带生活。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目前,各院校普遍采取的导师制包括单导师制和导师团两种模式。

1)单导师制。单导师制下,导师职责明确,培养对象具体,有助于化师生远距离居住为近距离交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员精神上的引领,同时单导师制衍生的“师门”文化更能给学员强烈的归属感。单导师制并不是新鲜事物,在全国本科生教育中早有先例,但并未全面展开,除制度与经济因素制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比例限制。全国高校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每个学校教师资源有限,无法为所有学员配备优秀导师。

2)导师团。导师团的构成一般由一名核心导师和若干普通导师组成。导师团体制的构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院校师生比过大,导致“一名导师帮带多名学员”的模式力不从心。同时,能够发挥导师团队的多方面优势。例如,院校教员可笼统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员两类,采取“基础课教员+专业课教员”的导师团模式,基础课导师在学员入校初即可从课程学习、生活训练方面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员合理安排学习过程,对学员学习训练进行有效学法指导;到了专业学习阶段,专业课导师又能从具体专业、岗位角度给予学员帮助,指导学员了解岗位情况。

但是,导师团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心理学上,将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成果不如单独一人工作时效果好的倾向,称为“社会惰化效应”。多名导师日常工作进度、强度不尽相同,以团为单位组织活动有协调难度,容易造成以下问题:

责任感稀释。“大锅饭”式管理,导师付出多少都不会影响自己职称、进步,而且又总认为别的导师是懒惰的、不尽责的,因此就会减少自身努力,以免别的导师占太多便宜,造成“1+1<2”的责任感稀释困境。活动协调有难度。导师日常备课、科研、管理等工作安排不能完全同步,就可能造成导学时间无法全员在位,长此以往,会出现几名甚至一名导师在实际组织活动,其他导师作壁上观,背离团队建设的初衷。

2 导师制特点和优势

1)积极贯彻因材施教。实行导师制,相比传统士官教育的“班级管理制”,可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教员对学员的传帮带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效果。一方面,来自基层部队的士官学员入学前学历层次不一,专业基础不同;另一方面,他们来自不同部队,其列装的装备也不尽相同,对武器装备掌握的程度和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

2)以培养学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武器装备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体制对士官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员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素质,适应高节奏的部队转型升级。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将传统“以教员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注重学员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1],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培养主线,使得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一个士官人才适应装备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3 推行导师制的几点建议

3.1 根据师生比科学选择导师制

结合学校实际,将师生比例作为选择导师制的重要指标。普林斯顿大学最引以为豪的本科生教育,其师生比为1:6,这在全美大学里都很少见。据调研分析,部分军队院校甚至能实现1:3的导师帮带比例。随着文职教员的进一步扩充,帮带比例会进一步优化,此类院校可考虑实行单导师制。若院校师生比不理想,可合理安排基础课教员和专业课教员组成导师团,综合多导师优势,为学员提供全方面 帮带。

3.2 详实制定导师制实施办法

1)严格导师遴选机制,配强配齐导师队伍。导师制能否有效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队伍能力素质是否过硬。院校要培养一批思想道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导师队伍。强调帮带导师要了解部队需求、掌握部队岗位特点,确保能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一点对导师团内基础课教员和文职教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2)双向互选,科学联系导师与学员。学员管理单位组织学员及时了解全校带教导师的基本信息,鼓励学员根据自身特点,主动与教研室相关教员联系。由教研室和学员队共同组织“双向”选择导师,加强学法培育、创新研究、思想教育、答疑解惑、任职交流等。每名导师负责3至5名学员,在校期间全程跟踪指导,制定学习指导计划,每月至少1次面对面座谈、讨论。

3)明确职责义务,把握好导学原则与方法。正确处理好导学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导师工作于本职教学工作相辅相成,不能割裂开来。导师团体制下,为避免出现团内分工不明确、责任感稀释等困境,团内主责导师要科学安排各导师导学工作,发挥导师特长,让1+1>2。

尽管与硕博研究生导师责任不同,士官学员导师制亦可发挥重要作用:导师阅历比学员丰富,可以对学员军旅生涯给予指导;使学员在学校新环境中不会感到盲从;虽不能手把手教授学员知识,但是可通过向学员推荐学习资源、给学员提供进入实验室机会、关心学员学习训练方面等,实现自己作为导师的价值。

士官学员导师制的探索是职业技术教育革新的一个方向。不过在探索的前行中,“大胆”与“有序”并举,才是合理之道。大胆是敢于迈出这制度探索的第一步,积极结合实际去琢磨,而有序则是指不能过于激进推广,要稳扎稳打。士官学员导师制的真正内核,就是要对学员管理更加精细,让学校骨干师资力量向学员进一步倾斜,使学员更有方向可循,有规可循,贯彻因材施教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不再是空谈。只要把握住这个内核,“士官学员导师制”七十二变都可以,毕竟万变不离其宗,所谓“大胆有序”就应融入这变化之中。

猜你喜欢
士官教员导师制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