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增栋
(江苏省灌云县同兴中学 222233)
初中数学老师和其他学科老师相比,不仅需要给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并且用它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但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同时做到这些要求是比较困难的,老师必须采取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各种数学问题、完成数学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更好恰当运用该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数学课堂质量达到质的飞跃.
问题导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开展探究,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新课改的新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注重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自主性,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将该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时,数学老师应该在设计问题时多花心思,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得出问题答案.这才是该种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主要环节.问题导学法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又可称为情景教学法或设问教学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时,老师必须注重所提问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保证所提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为了使问题导学法的优势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数学老师必须全面掌握班级学生的特征,并以此为前提,精心设计导学题目,保证所提的问题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运用该种教学方法时,需要提前针对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索,给学生营造与题目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能够自主对问题进行判断和思考,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学生需要对自己进行评估,并且针对班级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问题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在具体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问题导学法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应该提前安排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保证他们在上课之前对这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学生上课时理解课本内容的难度,也会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具有针对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老师在设计导学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问题必须紧紧贴合数学学科的教学重点,只有紧紧按照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才是行之有效的,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第二、问题必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问题一定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第四、问题方向要明确,内容要具体;第五、提问方式应该多种多样,需要结合不同的内容作出调整.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老师可以利用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花费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创设学生上下学的情景,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大增,还能使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2.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研讨.在运用问题导学方法时,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来说,这一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更为具体的小步骤:第一、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学问题,并且对相关数学变量正确认识.第二、老师需要找到问题和即将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联,并且巧妙地将它们对应起来,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这里提到的问题引导,具体来说就是老师先提出导学问题,并以此为前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但并不是任何问题的探究都可以称作问题导学法.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数学老师应该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问题,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很简单,又不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畏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一步一步探索出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法,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解答过程时,其实就是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必须注重导学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不能脱离初中生学习实际,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和知识特征,只有设置科学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初中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他们的知识基础也不够宽阔,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问题超出了初中生的正常认知范围,他们不仅不能将问题正确解答出来,还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后,让学生自主将求解过程书写出来.在具体按照以上三个步骤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引导他们找出问题中关键的内容,帮助他们找出题目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选择最适合的解题模型.学生必须找出正确的解题方向,才不会产生思维混乱从而陷入解题困境.
3.拓展和互动.前两个环节完成之后,便进入到巩固检验环节.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使他们通过课后练习能够真正地巩固课堂知识,并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4.做到前后呼应.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问题导学法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所设置的问题紧紧贴合教材内容,这种方法主要注重的是对教材内容的开发和探究;另一种问题导学方法则是以传授数学方法为基础展开提问.由于这两种方法提问方式不同,老师在教学时需要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方法所能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存在差异的.结合教材和教学中的难点来提出问题,老师教学难度有所增加,但是学生却可以在这一问题的指引下,主动对问题进行剖析,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且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上.以传授数学方法为主要目的的提问方式目的性更强,学生在课堂上直奔主题,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之中,这种方法提出的问题难度较低,学生仍然类似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学习知识,不能灵活将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运用在具体的问题中.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教学时运用问题导学法时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紧紧贴合教材内容,并且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实例展开提问,然后结合问题转换到对应的数学知识点上,最后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因此,数学问题其实是前后呼应的,这样不仅使整个课堂教学完整度增加,同时也使整个教学更加专业,教学效率更高.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导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增强,保证他们能够跟上课堂进度,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要角色,还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欢快愉悦,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老师在运用该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结合该种方法的特征来设计导学问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只有在牢牢结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取得较好的成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