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2-23 11:31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镇金华九年制学校漆小英
亚太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组内分组数学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镇金华九年制学校 漆小英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时,让学生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当下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方式逐渐走进了初中数学课堂,很多学校已经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他们数学能力的提升,更可以摆脱传统的数学方式,让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数学思维,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互帮互助。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数学思想体系、形成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对策

(一)合理分组

初中数学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学习小组的划分,这一环节直接影响了后续教学的顺畅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分组工作前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数学水平等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合理分组。首先,初中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合理分组打下基础。其次,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将性格和数学水平都不同的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例如,将文静内向的学生与活泼开朗的学生分到一起,或者将数学水平较差的学生与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任务的设置,依据不同学习小组的不同情况分发不同的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任务,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转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指导。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分组有助于针对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能力差异,实现小组学习合作模式的有效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别设置应遵循组内相异与组间相同的原则。组内相异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存在差异性来建立一个稳定互补的合作小组;组间相同是指班级内的所有学习小组之间各方面水平总体上保持一致,差异不大,确保各小组实力均衡,竞争具有公平性。这样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实效性,提高学生与学习小组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合理选择学习内容

初中数学的知识难度相对较低,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然而,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能够轻松地将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而有的学生在该方面却感觉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育前,掌握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做好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制定科学适宜的小组学习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合作的魅力。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内容的难易程度,如果难度设置得较高,学生在开展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过多问题,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但如果难度设置得过低,学生就不会获得完成任务的满足感,同样影响了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身价值,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数学中关于勾股定理的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小组探讨该定理的应用范围,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也要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用发散的思维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其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通过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师通常将教学重点放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以及运算能力的提升情况,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通过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从而增加教学的多样性,丰富课堂内容。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都十分贴近日常生活,教师可以以此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依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创建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这节课时,就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在开展讲课工作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好与课程有关的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之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将其制作成幻灯片教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多媒体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寻找关键信息,随后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对课堂内容展开讨论,带着问题去教材中寻找答案,等到学生做出解答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完善性总结。另外,教师同样可以运用组内成员相互交流的方法,要求每组学生各自列举生活中应用该知识的事物,再让另一个小组对此进行补充,最后以列举的“数量”来衡量各组成绩,并进行各组成绩排名。这种方法能够确保学生身处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当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其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使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能有所收获。

(四)强化小组内分工学习模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将合作学习内容拆解,形成分工合作的学习模式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优势与缺陷,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科学安排组内成员的职责与任务,发挥其优势,以此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树立自信心。合理地开展组内学习任务分工,能够激发组内成员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吸引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学习,增强学生在合作团队中的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统计调查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可行、有趣的调查项目,将学生分组后,让各小组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统计调查实践学习。关于数据收集的调查任务可以交给善于交流、沟通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数据的整理可以交给细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涉及图表制作的学习任务可以由对绘图、制表感兴趣的学生完成;最后的统计与数据处理、分析可以由数学成绩较好、逻辑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带领组内成员一同完成。在统计调查这一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任务、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身在小组合作中的价值,在数学课程的实践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乐趣,为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意志,提升初中数学课堂学习质量。

(五)提升小组探究能力

就初中阶段而言,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提高,其竞争观念及自我认知正在逐步成熟。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最大程度提升学习小组的探究能力,确保学生群体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从总体上提升学习水平。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投影与视图”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教师需要为各组学生提供这节课的核心知识,通过组内成员团结协作的方法,按照视图产生及应用的知识内容来制作立体模型。为此,教师可以举办模型展示比赛这类活动。首先,由一个小组为全体学生展示该组制成的立体模型,由一名学生对其进行讲解,另外一名学生需要利用黑板来画出与之相应的树状图。在此过程中其他小组可以对此进行质疑,由展示的学生对其进行解答与分析。当该组学生结束模型展示后,其他小组可以按照其讲解能力与讲解效果对其进行点评打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当裁判角色,做好计时与记录任务。随后教师再随机挑选第二个小组按照相同的方法展示模型,待其结束后继续进行打分点评,分数较低的小组会被淘汰,胜者作为擂主继续参赛并与第三组竞赛。最后当所有小组都结束比赛后,守擂次数最多的小组就是冠军,教师应当对其进行奖励表扬。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画出的树状图来讲解课堂内容,启发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弥补自身知识的薄弱之处。开展这类教学活动,能够提升组内成员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其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其实践操作与竞争进取的优秀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与学习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组内分组数学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