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涛
[摘 要]农村初中教师应结合当地民俗、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把优秀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大课间活动中,丰富学生课间活动内容,提出活动与游戏相结合、跑跳与球类相结合、体育与文藝相结合的体育活动模式。
[关键词]民间体育项目;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3-0033-02
一、研究背景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活动形式,它是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增强学生体育技能和身心健康的有效载体。在全面实施健康幸福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和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措施,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学校精神文明的需要,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培养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凝聚力、师生情感、团结进步的主要载体,对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这也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开朗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心理疲劳、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目前,我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近千项,数量和形式居世界首位。它不仅包括汉族民间游戏和少数民族传统比赛,还包括各民族之间普遍开展的项目。然而,近百年来,现代体育项目的引入阻碍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普及与发展,传统体育项目日益被现代体育项目所包围。一些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甚至有些学生从未见过或听说过。根据学生年龄、体格发育和当地民俗的特点,学校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课间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学校开展传统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素质、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教师通过研究,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享受体育教学的乐趣,使学生学会在活动中合作,促进身心智力的全面发展,营造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氛围,创造学校课间活动的特色。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可提高体育工作者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校本课程建设能力。丰富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可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深入挖掘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整合民间传统体育资源,让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理念,确保“健康第一”理念的落实。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和享受体育,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通过行动研究,组织各类竞赛、趣味、团体活动,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研究了民间体育项目与大课间活动的一般规律。
三、主要做法
根据学生的需要,体育组教师应按照学生的专业能力,结合空间小、人数多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武术、健美操、乒乓球、广播体操等团体项目。开展时,按一定的时间轮换,给学生增添内容上的调味剂,消除学生的厌倦感。另外,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同样也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分班、分组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做到场地区域化,如球类区、游戏区等。内容选择上要多样化,器材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场地因素,比如跳绳和踢毽子是两种既经济又有实效性的运动项目,还可以一物多用,缓解器材短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参加活动,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增加了活动的乐趣。还可组织不同水平段的学生分时间段开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困难。
1.适应班级特点,形成班级特色
学校研究设置课程菜单,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课,体育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身体发展现状,与班主任沟通,及时掌握班级动向,对所选项目做出适当的调整,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对于那些学生更活泼、个性更突出的班级,我们为他们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项目,如高跷、蹴球、柔力太极球、呼啦圈接力等。他们觉得这些项目虽然难度大,但是可以通过学习来体验成功的快乐。体育教研组的教师要加强体育技术指导和学科教育,有些班级松散、缺乏凝聚力,他们经常选择集体项目作为特色项目,如拔河、双人三脚架、跳绳、大板鞋等,让学生可以满足团体发展的需要,在团队协作的实践中体验团结的力量,知道闹情绪埋怨别人、指责别人的过失是没用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成功。有些班级班风比较沉闷,对体育学习缺少热情,体育教师要指导他们选择更轻松易学的项目,如袋鼠跳跃和拔河比赛,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运动中放松自己,在大声喧哗中增强对开展运动的信心。有些班级对所选项目感兴趣,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活动失去信心,体育教研组的教师应指导他们选择一些有利于身体素质发展的项目,特别是耐力素质,如滚铁环、风车接力、放风筝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让他们在大课间活动中选择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另外,体育教研组的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更要增加对班主任的帮助,使班主任在班级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有序的体育活动空间,从而使民族体育运动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更加顺利。
2.创新与改进了大课间活动,制定了一些体育项目的活动规则
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对学生来说很短暂,如何使30分钟的休息更有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各班负责人和其他教师要提高认识,不占用学生每一分钟的活动时间,明确每天大课间活动的分工,配备足够的器材,安排好场地,认真组织开展小型比赛,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主导作用,做好辅助工作,班主任要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使他们在同学中树立威望。体育教师应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做好日常活动记录,包括学生到课率、活动情况、活动效率等,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
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因此,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小学大课间休息中的融合与渗透,必须与学生的游戲、生活、语言、情感、审美等教育相结合,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
首先将民间传统体育运动的不安全因素、不卫生材料加以改进。例如,传统的民间摔跤运动缺乏必要的大型集体活动防护措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斗鸡”,这样能使学生更容易参与。也可以开展“玩珠”游戏,原本需要在地上挖洞,学生在地上玩耍,不利于健康,我们改在厚泡沫上挖洞,让学生在桌上玩,既安全又卫生。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我们将“脚”的长度设置为20厘米,以确保安全。
蹴球作为一项复杂的全身运动项目,技术含量相当高。在大型课堂活动中,我们只想锻炼学生的垫球能力和射门能力,所以这项运动由专门的体育教师负责。在大课间活动中引入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既要保持传统的民间风俗,又要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生理发展水平,对一些项目进行了调整及改进。例如,“跳方方”改为“袋鼠跳”;抖空竹项目学生操作起来很难,于是选择“溜溜球”代替;呼啦圈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它不仅符合上级规定的项目,而且继承和创新了民间体育的内涵。
充分利用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要选取既能达到体育锻炼目的又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项目。例如,耐久跑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这是一个耗时较长的单周期运动,教学过程常常让学生感到无聊、枯燥、乏味甚至恐惧。研究者通过在大课间活动中的观察,发现“风车”“放风筝”等民间体育项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而且能使他们快乐。
3.在体育课中引入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兴趣的民间体育项目
民间体育项目多以民间体育游戏的形式存在,具有明显的娱乐性和群体性特征。例如,拔河、斗鸡、跳白索、玩陀螺、秋千、踢毽子等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游戏和体育娱乐形式,尤其受儿童和青少年的欢迎。民间体育项目的娱乐性和群体性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这正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快速跑教学为例,在传统的快速跑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技术动作后,如果用传统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固定的重复练习,很多学生会因为练习的方式单一而变得过于僵硬,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此时,如果及时引入“赶球球”民俗体育赛事,不仅能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快速奔跑能力和力量素质,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其参与兴趣,发挥积极作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具有积极意义。
四、反思与展望
在大课间活动中引入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升学生团结合作等优秀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将民间体育项目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需要、现有设施和条件,注意对选定的民间体育项目进行具体改良。
在大课间活动中引入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时,教师不用盲目创新,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民间体育项目的优势,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民间体育项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崇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时空, 2015(8):31.
[2] 刘岚,罗建明,文群岗.中小学开展民间传统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08-112.
[3] 邵语平.“民间体育”引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以陇南师专大学体育教学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25-128.
(责任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