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还是风险?

2020-02-04 07:36朱晨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需求选择

朱晨

[摘 要]解决问题是载体,形成策略意识、掌握运用方法才是最终的目标。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面对学生对策略没有需求或需求不强烈时,教师应耐心等待学生探索,于学生困惑之时引导学生感知,让策略成为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需求;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10-02

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相信大多数教师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解决问题是载体,形成策略意识、掌握运用方法才是最终的目标。不久前,笔者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中执教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本以为再明确不过的目标定位,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困难。

教材中的例题属于传统奥数中的“和差问题”,因含有两个未知数会让学生“看不清”数量关系而解题困难,而正是该困难才凸显了画图策略的价值。教师先让学生画图分析再列式解答的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画图便成了一种“要求”。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间,笔者设想让学生充分体验,独立尝试,进而在困惑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如此,学生就能经历由不会到会的学习历程,从而深度体验画图策略的价值。

然而,从“设想”到“真相”却充满了许多“意料之外”。筆者在教学多个班级后发现,至少半数以上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直接列式计算,几乎没有找到一例因看不清数量关系而“下不了手”的学生,甚至某些基础好的学生无须画图,正确率竟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由此,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并无困惑之感,对画线段图也并没有需求或需求不强烈,画图的引出,大多是学生为了迎合教师之意顺应而出,教师的隆重推出多少有种“推销”的感觉,很是尴尬。于是,画图策略的出现便从“需求”变味成了“要求”。

产生尴尬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解题的“高水平”与实际问题的低难度之间已经不匹配,学生对策略无法“感恩”。“设想”与“真相”之间的隔阂,便是“教落后于学”的现实。按理说,学生都会做,且正确率普遍较高,作为教师,应该高兴才是。然而,笔者心里很清楚,光是解决了问题,却没有凸显画图的价值,这已然是教学目标的定位发生了严重的偏差。试想,若没有形成画图的策略意识,面临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时,学生能否主动拿起画图这个武器?

反思之下,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感觉不到障碍,是因为凸显画图价值的那个“点”的定位不对。“会不会”对学生来说已构不成障碍时,就应当去挖掘更为深刻的内在价值。若从“读图”的视角来看,画图策略的价值,不仅可以体现在由“不会”到“会”的转变中,也可以体现在由“单一解法”到“多样解法”的提升中,如此,画图将不再可有可无。

两难的选择

反思后的畅快淋漓并没有持续太久,笔者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解上述例题一般有三种解法:①72-12=60,60÷2=30,30+12=42;②72+12=84,84÷2=42,42-12=30;③12÷2=6,72÷2=36,36+6=42,36-6=30。三种解法中,第①种解法最容易想到,也是学生在独立尝试解题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解法,第③种解法最难理解,也是学生运用最少的一种解法。

改进之后,学生对画图策略有所感悟,但感受策略价值的“节点”究竟该在哪个时机出现?是第①种解法,第②种解法,还是足够耐心地等到第③种解法的出现?前置还是后置?这相当于在公开课上面临着一次选择,选择保险,还是选择风险?对于笔者而言,非常希望能在第一个回合借助于第①种解法中学生的困惑或错误把画图很自然地引出来,即便这是少数人的困惑而不是多数人的需求,借个由头赶紧把包袱给抖了,这便是保险的做法。它的好处在于,这样的课堂或许不深刻,但是会比较流畅和好看,尤其是当学生交流比较精彩时,用行话说,会很“顺”。但问题是,假如在呈现第①种最常见的解法时,学生普遍对画图的需求不强烈怎么办呢?此时是尽可能无痕地塞给学生,还是放过这一波,等到探索第②种解法,甚至有可能等到第③种解法,一直等到学生真正产生画图的需求为止?显然,这是一种有风险的做法,风险在于这走的不是“平常路”,可能要面临听课教师的质疑——课都上了一大半了,怎么图还没出来?

身处公开课的场合,虽然在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正确解决问题时就引出画图,不免有些牵强,但对于笔者来说,至少有图“握”在手里,起码能保底。倘若选择风险,耐心地等待画图需求的出现,坐在下面听课的教师,他们对此做法和行为能否充分理解和认同呢?

选择的背后

究竟选择哪一种,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选择。在反复思考后,笔者“不忘初心”做出了选择。既然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要让学生感悟画图的作用,体验策略的价值,那么,画图就不能成为课堂上的装饰品,而应该真正成为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必需品。不能让学生因要求而画图,而是要让画图成为学生的真正需求。当笔者走上讲台,心中所想的是,学生在哪一个层次需要画图,就让画图在那一刻出现。第一次不需要,那就留到第二次,第二次也不需要,那就留到第三次,总有一个合适的“点”会让画图的价值真正凸显。即使策略的出现发生在课堂的后半程,那又如何?毕竟笔者所追求的,是让策略学习真正发生。改变与突破,只为顺应学生的当下需求,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担当。

回想之前,笔者一直在纠结“画图,究竟在何时出现才好?”,心里充满了各种担心,担心学生太好,直接越过预先设置的“节点”,那样的话,不是节外生枝,就是不够契合;希望学生的水平比较一般,那么就能够在开始阶段很“自然”地踩好“节点”,从而让接下来的环节衔接顺畅。其实,一旦落入对某个细节的纠结,其背后折射出的往往是“观念”的问题,教师的思想依然是局限在预设的每一个“点”上,未能从整体上以“目标定位”来把握。事实上,真正的节奏应该掌握在学生的手里,教师所需要做的,只是去寻找学生的“节点”而已。

作为教师,或许都上过公开课,也都会经历选择保险或是风险的挣扎。有人会把公开课看作一件工艺品,精心于每一个环节的搭配、组装,对每一个预设和每一句话,都很小心,力求美轮美奂,精致到丝毫不敢触碰;也有人会把课堂当作一块泥巴,粗糙、不精致,但能够直面学生的真实和困惑,能够随意去揉捏,捏出的每一个形状、每一个样态都契合学生的需求。笔者更愿意选择和学生一起去捏这块泥巴,不求圆融,但求真实。于教育,于人生而言,选择需要一份勇气和担当,而正确的选择,无疑是一种智慧。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需求选择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由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发的思考
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