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豫+艾鸿
摘 要: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一直在探讨的课程,本文提出课程的出发点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校的特点,学校专业的特点,学生的分布来源、课程基础,以及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同时注意课程设置的特点,尤其在课时非常少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做比较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生需求 教学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说明,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该技术的人员素质的不断变化,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不同,不同省份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同;大学以前学过与仅会简单使用电脑的学生存在差距,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存在差距,热爱计算机技术的与仅想一般性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望程度存在差距;不同专业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存在不同的需求[1]。
1.我校学生的特点
我校地处上海,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部共建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高等学府,是一所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海洋大学,学校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我校下设12个学院,每年本专科招生3000多人,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基础课程,每个学生都是必修的。参考2015年的招生计划,近3000名新生,来自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上海学生近1000人占三分之一,来自于偏远省市自治区的学生近六分之一(543人)[2]。
各省学生中学时所学计算机的程度不同:以上海学生为例,他们在高一时会参加一个高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计算机的一些软硬件及网络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概念和一些基本算法,例如顺序查找和对分查找,冒泡法排序等,然后高中两年不再有计算机课程。实际上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是在初中时通过上机课做课件学习的,会比较好地掌握WorD和PowerPoint的使用,而Excel的应用就比较少,图片处理软件和网页制作软件只有个别比较喜欢的学生在课外的兴趣小组中学习。通过教学对比,相对于其他省市的学生,上海学生的计算机的熟练程度整体上是比较高的。我们可以作为借鉴评估其他省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各个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同:从我们入学后进行的office上机摸底考试可以看出来,大多以一本招生的专业,比如食科、海科和生科或者热门专业,比如经管。学生相对来说,计算机水平比其他专业程度高。
2.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
课时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2014年以前为54学时,2014年以后为32学时,每周安排一大节课。
内容多: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了五大方面,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工具(worD)基本使用、数据处理工具(excel)基本使用、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基本制作;多媒体技术概述及数字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 CS4的基本使用;动画制作基础和工具及动画设计软件ADobe Flash CS4的基本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及静态网页设计和制作技术(Microsoft SharePoint Designer2007)的基本使用。
不同专业学生的侧重点不同:作为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全校学生分属于12个学院,每个学院在计算机应用上的侧重点略有不同,比如经管就侧重于excel的操作,而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则侧重于网页的设计和制作。
3.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需求
由于课时少,内容非常多,因此不可能每部分内容都非常详细讲解和应用,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地细讲一部分内容,粗讲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在上课之前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和要求非常重要。为此,除了上面初步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外,我们又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状况及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想法和期望。因此,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如表1所示。
这是上课前的问卷调查,课程结束之后,我们相应地还会做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如表2所示,以便改进教学。
整个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了解大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方面的情况,以便进一步提高整个课程的水平。
通过课程前后的两次问卷调查,我们会及时地调整课程安排,比如计算机常识和Office部分通常就会安排8个学时。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上也会比以往有所改变,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和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成绩测定更多元化,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与实际生活和专业相关联。
5.结语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相应地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一直是一个大家都比较争议的话题。但无论怎样改革,首先都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因专业不同而施教,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变得更容易和有趣,相应地使老师的授课更主动,同时也会不断地思考,不断改进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培君.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J].时代教育,2013(11):133-133.
[2]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zsjy.shou.e 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