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词

2020-02-04 07:30辛晓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古诗词高中语文

辛晓芳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极高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新高考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教师必须要立足以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现状,优化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本论文将以古诗词为载体,探索有效的阅读与鉴赏教学策略,以更好的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阅读与鉴赏  现状  优化策略

古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学造诣精神,言词情深意远,回味悠长,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由于高中学生阅读和认知能力有限,在对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中依然存在诸多短板,以至于学生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找不到切入点、难以形成系统化认知等现象,严重制约了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效果。

一、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现状

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中,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致使其教学中存在两个显著的问题,即:一方面,高中语文教师侧重学生成绩,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忽略与考试无关的赏析和审美活动,学生不能品位诗词的内涵,导致教学舍本逐末。教师常常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此一来,致使高中古诗词“鉴赏与阅读”教学更加趋向考试形式,使得学生学习呈现出显著的功利性,并未完全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内涵、情感等,不能够发挥诗词教学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鉴赏与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学形式简单、枯燥、单一。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时候,主要是逐字逐句对古诗词的语境和含义等进行分析,在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下,使得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枯燥无味,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尤其是针对当前古诗词教学来说,由于其非常枯燥,学生在学习中基本上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开展学习,难以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根本无法满足古诗词的教育价值①。

二、高中古詩词“阅读与鉴赏”教学重要性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是知识、文化、情感和文学的集中体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具有极高的价值。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词语言精练、富有韵律、意境深远,给人以文学美、情感美、韵律美的享受。因此,通过有效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可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品位诗词语言与修辞,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其次,有助于激发诗词品鉴兴趣。在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是该学科中非常灵活的一项内容,通过有效的古诗词学习,品位诗词的语言和意境,感受词人寄托的情感,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学语感,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再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现行高中阶段的古诗词基本上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既符合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又选取了各个时代、各个派别的代表作,是培养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有效的古诗词“鉴赏与阅读”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诗词中作者的情感和抱负,更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最后,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积极态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优化文化的代表。学生在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学习中,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正确、全面的认识,促使学生在日后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受到古诗词中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产生理解和赞同,最终促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②。

三、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策略

1.择点导读,建立诗词的初步感知

在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中,由于高中结算所选择的古诗词内容相对比较丰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分类导读。首先,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的时候,应指导学生对古诗词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由于每一首古诗词都具备独特的创作背景,学生只有掌握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古诗词的内涵,以及诗人的情感进行精准地把握,最终提升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效果;其次,引领学生对诗词的文字句意进行梳理,这是保证“鉴赏与阅读”顺利开展的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诗词的“诗眼、词眼”找寻,以此作为切入点,对诗词开展问题;最后,引领学生对诗人蕴含的情感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的,这个“感”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中,才能与诗人形成情感共鸣,最终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真正内涵。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开展自行阅读,并指导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以及作品的相关背景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苏轼是什么的词风?最喜欢的那一句?诗人在这一首古诗词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式,那么拖的什么物?言的什么志呢?在本首词中,第一句话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接着,教师引领学生按照这一线索对古诗词开展解读,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③。

2.感悟诗词意境,品味诗词意像

在古诗词教学中,由于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意境。并且诗人在开展诗词创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情景交融的形式,利用诗词意境表达诗人的情感,深化诗词的主题。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应指导学生抓住古诗词中的意像,对其开展深入的分析和品味,最终感悟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赋予的思想情感。通常来说,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像主要包括菊、梅、松、竹、月亮、莲、游子、寒蝉、杜鹃等,不同的意像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阅读与鉴赏”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以此作为切入点,揣摩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以陶渊明“归田园居”的鉴赏与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结合古诗词中的意像,展开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言语,将陶渊明笔下的乡村图画描述出来。如此一来,促使学生对古诗词形成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④。

3.挖掘古诗词的内涵,掌握其表现技巧

古诗词之所以能够达到高妙的艺术境界,诗人必须要具备极高的艺术修养,在创作诗词的时候,必须要借助独特的创作技巧和手法,将诗歌呈现在世人面前。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鉴赏与阅读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蕴含的情感等,还要引领学生对古诗词创作时候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才能对古诗词进行全面、深刻的感知,最终提升古诗词学习效果。以李白“蜀道难”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在引领学生对其进行鉴赏和阅读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并积累了关于李白的人生经历等。在此基础山个,教师引领学生对本首诗词的表现技巧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分析中,逐渐接近诗词的内涵。如此一来,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思维与文本之间的对接,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丰满的认知体系⑤。

4.与诗人形成情感共鸣,分析诗词情感

古诗词中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常常将自己的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情感受阻等思想情感蕴含在诗词中。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子,引领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观点等,对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进行分析,感受诗人在诗词中倾述的情感,与诗词共鸣、与作者共鸣。以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教学为例,作者利用了借古伤今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深沉怨恨情感。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就引领学生以“怀古”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通过诗词朗读,找到诗人怀古的对象有哪些。接着,教师以古诗词中的重点词“赴、一去、独留、空归、怨恨”作为切入点,对诗人的情感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最终使得学生与诗人形成情感共鸣,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5.知人论世,了解诗人

在开展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中,知人论世无疑是最佳的途径。学生只有了解诗人的生活时代、生平遭遇、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等,才能对其创作出来的诗词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李白和杜甫为例,两个人虽然都生在唐朝,但是由于生活背景不同,两个人的诗风也截然相反,一个豪放飘逸,一个则忧国忧民。因此,李白和杜甫在创作诗词的时候,都打上了情感的烙印。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引领学生对其展开分析,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以李煜“虞美人”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就必须要以李煜作为切入点,将其生平经历,以及社会背景知识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感知李煜成为亡国之君被囚禁之后的心情,感受诗词中的忧伤与悲壮,进而更好地体会到“虞美人”中蕴含的悲愤之情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背景下,古诗词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愈发重要,并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基于着一些现状,教师必须要对古诗词教学形成全面地、深刻的认识,并立足于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的现状,更新教学理念,以诗词鉴赏为切入点,通过择点导读、感悟诗词意境、掌握其表现技巧、分析诗词情感、知人论世等途径,构建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冲啸.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234-235.

② 王凌云.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优化对策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20 (09):24+37.

③ 张正贵.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 才智,2020(07):62.

④ 孟炜.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探析[J]. 学周刊,2019(32):100.

⑤ 王桂兰.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57-158.

⑥ 林文莉. 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甘肅省皋兰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古诗词高中语文
踏青古诗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