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冲突的现象检视及治理举措

2020-01-19 03:45蔡运荃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冲突师生关系师生

蔡运荃

(赣南医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师生关系是高校关系网络的基础单元,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反映了健康的人文生态,更是国家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核心教育理念的直接映射。然而最近几年,大学生设计陷害教师、大学生因导师压迫自杀等事件频发,铺天盖地的新闻将高校师生关系推上风口浪尖。痛心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士为何会以如此残酷、极端的手段解决问题?其动机与目的何在?对于师生关系的异化有无行之有效的预测机制与解决之道?研究者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哲学等视角对师生冲突的产生作出了深刻的解释。Mc Grath & Bergen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受到学生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相对来说少数民族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存在更多的负面风险[1]。Natalia认为现代课堂的多样性, 不可避免会产生显性或者隐蔽的文化冲突[2]。杨小芳指出自由市场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的不当影响、评价考核方式的不合理等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3]。但值得明确的是,高校师生冲突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也不仅仅体现于课堂之上,它更多的是一种互动较量,其形成包含诸多微观、隐性因素。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欺师”和“教师欺生”两种具体的冲突现象出发,从教育切片入手,从微观层面考察高校师生冲突的缘由及影响,并阐发对策。

一、高校师生冲突的表现形式及负面影响

师生冲突是指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旨在遏止对方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过程[4]。师生冲突既是双方权力博弈的表现,也是权力失衡的结果,具有正向与负向两种功能。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师生冲突也会呈现不同的形式。从冲突内容来看,高校师生冲突可分为教学冲突、课程冲突、管理冲突、评价冲突等;从冲突的结构来看,可分为物质冲突、行为冲突、制度冲突以及精神冲突;从冲突的严重程度来看,可分为一般性冲突、激烈性冲突、伤害性冲突等。本文选择从实际现象出发,直击冲突主体,按照“教师-学生”双边较量的结果,将高校师生冲突分为“学生欺师”与“教师欺生”两类。

(一)高校师生冲突现象

1.“学生欺师”现象。“学生欺师”现象是高校师生冲突的典型表现形式,在对新闻报导的类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程斯辉、李汉学等学者的初步分类,本文按照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粗略将“学生欺师”分为忤逆现象、侮辱现象和伤害现象三类,当然程度最深的伤害行为势必有忤逆与侮辱的成分。

忤逆现象是指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视而不见,采用敌对的态度或阳奉阴违的方式挑战教师权威。整个过程,学生尚未对教师进行言语或人身攻击,也未对教师进行公然挑衅,多限于内心的反叛和隐性的反抗行为。如在课堂上玩手机、打电话,上课自由出入教室,哗众取宠以扰乱课堂纪律,或以敷衍的态度完成论文,考试中抄袭、剽窃等。这类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虽然没有上升到与教师针锋相对的地步,但也对校风、学风建设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侮辱现象是指学生采取相对激进的言语或行动公然反抗,以达到欺辱教师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一般有辱骂教师的言行,或有轻微的肢体反抗,但未构成对教师的人身伤害。如2018年1月25日,光明网报道,香港浸会大学学生因不满学校的普通话考试太难,“占领”校内语文中心长达8小时,其间更不断指骂老师,甚至出现粗爆辱骂校长的标语,震惊香港社会[5]。这是典型的侮辱行为。

伤害现象是指学生用非常粗暴的方式直接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造成教师身体与心灵的双重伤害。如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程某被学生付某在教室砍成重伤致死[6]。人民网2012年6月1日报道,江苏某大学一名副院长因前期冲突在办公室被本校大四学生杀害[7]。诸如此类触目惊心的学生弑师行为仍在不断上演,成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之殇。严重的伤害行为将直接导致教师殒命,学生也将面临法律制裁[8]。

2.“教师欺生”现象。“教师欺生”现象经由网络媒体的发酵,出现的频率更高,产生的影响更大。事件多由导师权力的不恰当使用引起,在硕士与博士研究生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外国学者Michael J.B对138名教师如何界定欺负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教师通常把欺负界定为身体或言语的侵犯,以及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情[9]。在高等教育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导师几乎不会使用成本更高、代价更大的体罚等暴力手段管束学生,而会采取更为隐蔽的,具有暗示与威胁成分的方式强迫学生做不愿做的事,比如:不管不顾的抛弃方式、剥夺资源的压榨方式和过度用权的控制方式等。

抛弃是指教师因对学生不满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进而衍生为对学生的放弃、忽略和任由其发展的行为。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已具备成年人的思维特征和行为习惯,不便于过度管理。因而在几次劝说无果之后,教师便产生了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心理情绪,仅在期末分数上对该生进行打压。在这类抛弃现象中,教师对学生的不满不会通过直接的言语或明显的行为表现,多潜伏内心,伺机而动。

压榨是指高校教师利用师生畸形的“雇佣关系”,剥夺学生自由探索的权力与资源使用权力,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而进行的压榨和奴役行为。师生的日常交往以工作或任务为主,学生称导师为老板,导师无视学生成长与发展,将其物化、机械化;以结果为导向,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培育与关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导师将其视作理所应当的事情。这类现象在研究生阶段普遍存在,已引起相当的共识与公愤。

控制是指高校教师乱用权力对学生的思想、行动、言语进行控制、阻碍、甚至强制扭转的行为。控制涉及人权、人身、精神等各方面的影响,严重者会对学生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某大学教授以威胁学生毕业为由,强迫学生为其买饭、洗衣,并要求无论多晚,都应随叫随到;最终学生因不堪重压,跳楼结束了自己生命[10]。案例中,教师将学生视为附属品和服务者,从思想到行动全方位剥夺学生权利、限制其自由,实属极端的控制现象。

(二)高校师生的负面效应 高校师生冲突一旦爆发,很容易吸引媒体和社会人士的眼光。一方面,网络环境中,信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深化、传播与蔓延,无形中扩大了师生冲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高校师生冲突频繁爆发,不仅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诸多负面效应,也会牵连诸多家庭,使学校名誉受损、高等教育的可信度降低。

1.对学生的影响。无论是“教师欺生”还是“学生欺师”行为,结果均是两败俱伤。但对于承受力较差、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其伤害可能更加剧烈和持久。其一,学业的中断或结束意味着多年的辛苦奋进付诸东流,阻断了阶层流变、成功成仁的可能性。其二,严重师生冲突的后遗症可能会成为师生心中永远的创伤,造成抑郁、癔症等精神疾病。其三,师生冲突将激化整个学生群体的矛盾,使人心不齐、价值跑偏。其四,师生冲突不仅恶化了家校关系,更会让一个家庭陷入失望、恐慌甚至毁灭。

2.对教师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一旦出现激烈的师生冲突,教师名誉、尊严、地位必受损伤;尤其涉及学生受伤等情况时,教师不仅要受到学校、法律的严惩,更要接受网络铺天盖地的谩骂,很多教师因此永远离开了教育舞台。此外,高校师生冲突必然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泯灭育人情怀,拉低“行为世范”的社会印象,导致后期“不想管、不敢管、不去管”等冷漠现象;且严重的学生欺师行为还会威胁到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3.对学校的影响。高校乃养育英才之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若成为师生冲突频繁爆发之所,定会对高校发展带来伤害。其一,针锋相对的师生关系会扰乱学校秩序,引发信任危机,造成师生群体管理上的困难。其二,师生冲突裹挟的负面效应,常把高校推向旋涡中心,使其不得不经受各界人士的拷问,学校声誉严重受损。其三,处理师生冲突需消费极高的人力、财力与精力,对学校的正向发展来说实属不必要的损耗。其四,对师生冲突的定责、裁决与安抚涉及教育公平与质量,教育制度与法规等多重问题,稍有差池便会激起群众不满。

4.对社会的影响。对社会来说,高校师生冲突的爆发践踏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以及仁义礼智的社会公德,促成了“读书无用论”的再次兴起,使得艰苦朴素的读书风气一再下滑;为那些玩世不恭、执着于左右两端的学生提供了逃避学习的最佳借口。并且,师生冲突的爆发冲击了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阻碍了当下“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等积极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

二、高校师生冲突的成因解析

高校师生冲突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直接归结于当事人。“学生欺师”行为或“教师欺生”行为均有其特定的环境与背景,虽然师生冲突自古有之,“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对教师的批斗达到巅峰,但那只是畸形社会之中的偶发现象,在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之后,高校师生关系复归和谐。然而在当今社会,高校师生冲突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满意度一再下降。挖掘冲突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缕清师生关系的本质,重塑师生交往的途径。

(一)“师道尊严”的异化引起师生价值观的扭曲 “师道尊严”本意是指为师之道在于尊重人性、严谨为学,即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后经过丰富与演绎,其内涵扩展为作为教师的尊贵和庄严。传统社会中,教师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学生谦逊好学、彬彬有礼,师生交往平等又不乏礼仪,自由中又渗透着尊重。如今“师道尊严”依然流行,但其情境、意蕴却极端化了,成为学生意欲推翻的老思想、教师专横跋扈的挡箭牌。究其原因,其一,师生对“师道尊严”的认知偏差,导致价值观念的阴阳对立。教师因年龄、学识、资源等优势而在师生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更大的权威和权力,希望学生多服从、少反抗。但对新时代青年学子而言,他们更向往轻松、自由的朋友型师生关系,在与控制欲较强、行为相对专断的教师的相处过程中,往往感到不安。日积月累,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与不适将成为冲突爆发的积蓄条件。其二,部分教师的不端行为致使“师道尊严”严重贬值。诸如学术作假、侵占学生成果、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一经互联网的传播,很容易以偏概全,让人们对整个高校教师群体产生失望、鄙视等情绪。这些信息传入学生耳中,也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

(二)全景敞视的高校场域致使师生关系的对立 从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出发,师生冲突可简化为“控制”与“去控制”两种形式,冲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主体权力的失衡。福柯认为权力并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而是由多条线路交织的复杂网络。他借用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巧妙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处的被“注视”、被监视的处境[11]。“全景敞视”的高校场域让处于该环境之下的每一个体都能感受到规训、监控与审判的紧张氛围。师生关系不得不以刚性规定为纽带,以量化考核为主流。教师具有决定学生成绩、审核奖助学金、批准学生毕业的权力;学生具有评价教师教学、管理、素质的权力,且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薪资、晋升挂钩。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师生之间彼此监视、审核的本质就是权力的等价交换——你给我高分、我给你好评。但是,只要任何一方不按常规出牌,便会使交易中断,表面的和谐被打破,师生冲突一触即发。此外,“全景敞视”的高校是一处传统集权十分顽强的领地,基本以高层权力为主,倡导师生不仅是对方的监视者,也是自己的监视者。这种人人自危、随时防御的紧张状态也容易让师生忽略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爱,导致师生关系的剑拔弩张。

(三)人的物化割裂了师生之间天然的亲密感情 福柯认为,规训权力以人的有用性为前提,其本质动机在于挖掘人的用途。为将人彻底的功用化,不惜弱化人性,强化非人性,而将人物化;规训是实施乃至催化人物化的基本手段[11]。高校之中,人的物化倾向是师生冲突的另一个诱因:它让整个世界变得过于理性与客观,丧失了作为人、作为师生的诸多乐趣。一方面,人的物化意味着人将以符号的形式存在于世。教学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输器,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原本融洽和谐的师生互动演变成为互不依赖的独立运动;实践之中,教师是商品运营的主宰者,学生是商品的制作者,二者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天然的亲密感情会被机械运作取代,导致各取所需、关系割裂。另一方面,人的物化意味着人将以孤立的、原子化的个体参与竞争。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弱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时,竞争将以纯粹的利益为驱动。师生交往的过程将机械地分解成上课、下课、作业、考试等固定组成部分,破坏了教育系统的有机性与整体性,也容易使师生丧失换位思考的能力,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必然以争吵或更为激进的方式呈现。

(四)隐忍晦涩的交往方式增加了冲突爆发的可能性 高校师生之间相对隐忍、晦涩的交往方式,使得很多问题与矛盾没有舒缓的机会,为冲突爆发埋下了伏笔。首先,高校教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以体现风度为主,展示儒雅之态,因此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即使不满、不屑,也少以极端的语言或行为直接批评、打压;而大学生相比中小学生而言,也走过了青春期的叛逆,对教师的抵制,也以隐忍为主、阳奉阴违为辅,避免直接对抗。长年累月,由于师生对话过于隐晦,彼此性格又过于隐忍,双方没有完全理解彼此的想法,导致矛盾一再积压。其次,高校教师科研任务繁重,在教学态度上略显敷衍,而学生也畏于教师身份,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师生交往多以邮件、QQ为主,言简意赅、有事说事、少见真情。第三,“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师生交往机制,使师生无法参与彼此的生活,容易滋生怨恨、不解等消极情绪;师生最终演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因而在处理与“陌生人”的冲突时,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情分与关怀便抛诸脑后了。

三、高校师生冲突问题的治理举措

大学是社会的微缩景观,演绎着丰富的人情世故与价值伦理。高校师生冲突涉及教师、学生、家长、高校管理者、政府等多重主体,深受校园环境、社会风气、经济局势的影响,是一个多发性、综合性问题,需要全盘考量、综合治理。针对高校师生冲突爆发的缘由,本文拟从价值反思、环境重构、情感关怀、路径创新四个维度提出问题解决之道。

(一)价值反思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在《大学一解》中对理想的师生关系作了精辟的解释:“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梅贻琦所言的“从游”关系,一度是民国大学的常态。为何如今的高校师生却远远达不到“从游”境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当追求财富成为一种普遍意志,当财富的多寡成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功利主义的怪圈。经济形势在变,科学技术在进步,人们对财富的喜爱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我们的道德水平和相应的约束机制未能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制度漏洞、人心泛滥。高校师生关系也在这种世俗社会、功利价值与感性文化的环境中逐渐恶化。对此,我们应该再一次将高校“引领社会思想潮流”的终极追求拿上台面,以强大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崇高感唤醒师生内心柔软的一面。幸运的是,高校领导、政府人员、社会人士已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构想,诸如教育家办学、多元化办学、百万大学生留汉、强化人才引进力度、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育与提拔等,这些举措均可为高校价值转变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动力,且青年教师的注入,多元思想的冲击,也能缓和传统教师权威过重的弊端,为构建新型、平等、纯粹、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二)环境重构 积极健康的高校环境对激发师生创造力、营造融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当下情况来看,复归学术净土是第一步。紧紧围绕学术中心搭建沟通桥梁,使教师学生强制收心,致力于纯粹的学术任务中;消除服务与被服务、控制与被控制的交易关系、奴役关系,以教学相长、共享共赢的交往本质取代之。第二步,重构高校师生的群体结构,实现从利益博弈到目标协同的转变。通过精神引领、文化引导软化师生关系,积极发扬榜样教师的在处理师生冲突中的示范作用,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达成高效的处事办法与高层次的发展共识。要做到上述两点,我们需要以制度的形式明确高校师生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行为关系。绝对权力必然引发腐败,学校既不能无限扩大导师负责制,也不能因害怕抵抗而对学生放任自流。此外,高校需要开放畅通、透明、高效的投诉平台,及时跟进、反馈、介入师生问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未雨绸缪,以不定期抽样的方式检查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将师生冲突遏制在摇篮中。

(三)情感关怀 治理高校师生冲突需要手段,也需要情感。首先,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无论学生年龄大小,始终是弱势群体,需要教师作为长者的点拨与关心,需要在一些真诚、善良、助人等美好品质的支撑下构建和美无冲突的师生关系、伙伴关系与人际关系。其次,教育是一项身体力行的事业,教师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教师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师生交往,使学生能在互动中体验到民主、平等、理解与尊重。第三,教育也是一项互动、合作的事业,师生之间应以主体间性作为基本原则实现共同的发展[12]。学生要发挥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主动与老师合作,承担任务,将这种人文的、学术的情感慢慢渗透。教师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在网络时代中主动转变角色,成为学生文化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和诠释者。其实,学校的灵魂就是一个“文”字,一个让人产生内在感动的地方。这靠的是大逻辑,大历史观,是百年奋争中沉淀下来的忠诚和百业实践中历练出来的研究态度……老师能够用这样一种真情去关怀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用真情去关怀社会。二者相互促进,学生的灵气和悟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进一步的养成。这是社会的正能量,是健康的能量[13]。

(四)路径创新 消除高校师生冲突需要对教师与学生进行双重规范,在此基础上推进双方的民主对话与反思,唤醒其主动修复的意识和动力,达成彼此理解、相互期待的最终目的。首先,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法的精神规范教师的不当行为。严格控制导师招收研究生的质量与数量,对那些因利益驱动擅自扩大招生名额、不认学识只认钱财、招了又不履行职责误人子弟的导师进行严肃清理。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情感教育。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礼义廉耻、尊师重教等方面的培育,力求从价值层面转变学生观念,让其理解教师难处,减少意气用事。最后,推进师生之间的民主对话与反思,避免师生关系的僵化。因师生角色、任务不同,师生之间具有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宽度与深度,也确立了教师在消解冲突过程中的主导地位[14]。在应对复杂的冲突情境时,教师应具有专业伦理的敏感性,察觉自身的情绪行为可能对学生的侵犯与伤害,克制自身压制学生的本能倾向,以避免冲突恶化[15]。唯有如此,这些在光环之下的老师与学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依然坚守初心,葆有对彼此纯粹、天然的亲密情感,早日实现师生的从游关系。

猜你喜欢
冲突师生关系师生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