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端,柯希仑
(黄冈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4需要指出的是,过去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设计重视知识本身,以知识之间逻辑性进行编排课程。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程设计,“强调由事实本位走向理解取向,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核心观念,让它们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使课程结构由‘学科事实覆盖型’转化为‘学科观念理解型’,让学科核心观念植根于真实问题的情境中”[2]。故本研究将意境作为学科大概念,将知识进行整体联结,避免知识碎片化,从而落实核心素养。在现行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书中,涉及意境内容占据全书四分之一,可见其重要性。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关注意境教学在国内研究中发现,在高中中国画欣赏教学中,教师可能会从构图、色调、笔法等方面开展教学,而对于画面意境的传达却很少讲解。对于高中生而言,鉴赏一幅画意境深远,传神写照确有一定难度,这不仅仅需要了解中国画的美学精神,而且要用抽象的思维去理解它。教师应选择最优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意境,引导学生深层思考学科“大概念”,从而实现五大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意境”的美学内涵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重要范畴之一,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观念,沉淀了中国人思考问题、感受问题的基本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笔者认为,意境是欣赏者主观意识与客观景物形成的一种审美境界。前人对意境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诗、画两个领域,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也有涉及。
唐代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3]。物境是指客观自然物象,情境是指画家们人生经历,意境是指画家和和欣赏者内心的意识。但是从文化史上看,意境并不是王昌龄最先提出来的,早在先秦时期出现“象”这个范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由“象”转化为“意象”,王昌龄是在前人“意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境”的美学范畴,并运用在诗词和诗词评论中。
宗白华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讨论意境:“虚”“实”在意境审美中的意义,意境的美学范畴扩大到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宗白华认为,意境根源于中国古人哲学观念,不能简单地用意与境、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特征给其下定义,他强调意境是艺术家主体内心与宇宙诗心的体现,是“艺术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 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4],是艺术家主体情感与宇宙对象生命之间的交融。但他认为该观点并不等同与主客体统一的说法,前者源于西方古典哲学,而后者则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这是他在继承中国古代美学传统基础上,吸收了叔本华的美学思想理论以及席勒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形成了这一重要的美学理论,这一理论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王国维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境”与“造境”、“隔”与“不隔”来展开境界说的主要内容,针对这几点如何达成的问题,他提出了“真”的重要性,也是境界说的核心和灵魂,是真景物、真感情、真语言、真的人生境界之间高度融合和统一,是词人对人生的感悟。王国维的“境界说”既传承中国古典美学“意境说”理论,又融入叔本华等人美学观点,把中西方艺术文化相结合,使中国意境学说更加丰富化。
根据前人对意境的理解,发现其研究角度虽不同,但大多在论述情与景交融的问题。王昌龄是从客观自然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论述意境是对客观物体的表达;宗白华把意境扩大到人的生命与宇宙之间,论述意境是人的生命情感与宇宙自然相统一的情感状态;王国维则从人生境界的角度出发,论述意境是对人生境界的生命感悟。这些观点都认为意境是情与景交融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正是理解意境的核心所在。
(二)“意境”的教育价值 我国2017年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5]。对此,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加强以美育人,正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育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是高中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1]1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而意境是深层理解中国画的一把钥匙,因此,对意境展开欣赏教学研究是有必要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是确保落实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本质观念和学科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6]。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格兰特·威金斯认为,“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它们需要被揭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究,直到抓住这个核心。”[7]尹少淳教授认为“大概念”具备两个特征,其一,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具有覆盖性,学生理解了该概念就能清晰地理解相关问题;其二,可以迁移至对其他学科、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认识。
意境是否属于“大概念”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意境是欣赏中国画最为基础的,是统领中国画欣赏最为核心的概念,欣赏中国画的最终归属;其次意境不仅涉及到美术学科,在文学诗词、音乐欣赏中都有相关概念,当把在美术学科中能学会深入欣赏意境,故而对其他学科有迁移作用,由此可知意境为美术学科大概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重视学科大概念的理解是学科知识观根本转型的关键,故对意境欣赏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关于意境欣赏教学方面探讨较为丰富,有的从中国画实践教学中论述意境,有的从诗词与山水画关系的契合点论述,有的是从实施音乐教学手段营造意境氛围上论述,这些研究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中讨论,古代诗词与传统绘画相结合,从而领悟绘画的意境问题;二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氛围,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马新华认为,利用大量国画作品中意境表达以及古代画论中对意境的阐释,论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一传授技法,还要加强中国画理论教育的普及[8]。李鹏飞认为,通过认真解读美术教材、结合美术内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运用音乐因素、来提升学生对意境的欣赏,文中具体说明了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感受作品的意境。李鹏飞认识到了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故在课堂中他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他所提出的方法都过于泛泛而谈,笼统的对美术课中意境教学提出教学方法,并没有考虑到美术课中不同领域,以及不同课程内容所体现的意境有差异,不能过于强调教学方法同一性[9]。张亚斌把文学与美术相结合,探究意境生成问题,提出初步感知画面,画家生平与历史背景的了解,把握画面共创意境三步骤[10],但利用诗与画结合教学方法来欣赏意境生成并问题没有做过多论述。康今凤提出课堂教学创设意境特点为:形象思维的创造、博学才能的再现以及人类情感的提升,学生可以在课堂中通过艺术创造来提升审美能力。其研究重在课堂中创设意境环境氛围,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尤艺霖则在前者基础上论述诗词创设文化意境,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诗词的评价来渗透文化意境,利用“从题着手”,为学生营造一种意境的课堂氛围[11]。但其研究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传统文化境界,并不是关注意境欣赏。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为“意境”欣赏教学研究打下基础,但总体上存在很多局限性,对“意境”欣赏教学方法不够系统和完善,没有完成对意境课程教学的转化,大多研究注重在教学中体会意境,创设意境课堂氛围,把意境作为营造课堂氛围的手段,并没有研究传统美学范畴下意境的欣赏教学。故本文针对高中欣赏课的课程内容来探讨意境的教学设计,实现将学科观念转化为学科素养,让学生持续理解意境这一大概念,更好培养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根据前人对意境欣赏教学的研究,笔者针对意境作为主题,在欣赏教学中提出以下三个步骤:提炼图像、将图像进行情境教学再现、学生进行图像再创造。突破传统单一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利用读图、情境教学、学生创造这样三个过程实现对意境欣赏教学的课程转化。
(一)图像提炼 图像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在画面中呈现,所表达的既是一种具体形象,但又超越具体形象而传达出一种无限的情感,美术形象绝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复制,里面包含着文化语言、个性情感表达等丰富信息,反映不同民族性特征。“在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持续理解下列基本观点:图像诉诸视觉,借助于图像,人们既能够获得知识和信息,也能表达思想和情感;图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1]10。在中国画作品中,图像是反映画家思想情感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联系的桥梁,一幅优秀的国画作品是画家通过对图像的表达,在画面中营造出意境。故作为欣赏者,怎样捕捉画面中能够营造意境的图像是意境欣赏教学的重点,在欣赏教学中首先要提炼出美术作品中能表达意境的图像,对它进行解读、分析。
点景图像是营造意境的重要图像形式,中国古代画家对此都有阐述。韩拙讲到“品四时之景物……可兼于禽鸟者,春宜画燕雀黄莺,夏宜鸂鵣鸥鹭,秋宜征雁群鹜,冬宜落雁寒鸦。今略言其大概耳,若能法此以随时制景,任其才思,则山水妆饰而无有不备者矣。”[12]673阐释了山水画艺术创作中所有绘画物象之间首先须要符合其客观依存规律,其次根据季节变化表达不同的图像更能营造出意境,如韩拙所言描绘冬景时利用“落雁”和“寒鸦”更能营造出萧瑟的意境。山水画点景图像的创造与安放更是如此,其绘画存在方式只有符合现实生活情态才能以此创造绘画意境。郭熙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12]638清代蒋骥在《读画纪闻》讲到“村舍、亭观、人物、桥梁,为一篇之眼目。”[12]319郭熙及蒋骥的言论都阐释了山水中亭榭、渔钓等点景图像对画面意境营造的重要作用,故提炼出画面中点景图像是意境欣赏教学的关键。
如何对点景图像做出分析,从而达到学生对图像深层理解呢?教学过程可以类似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把图像学分为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图像学解释这三个层次。根据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把欣赏教学中分析点景图像总结为:第一层次对图像主题进行客观描述,不添加任何主观色彩;第二个层次分析图像主题故事,通过特定的概念、文化含义,分析图像的习俗的意义;第三个层次从历史、政治、科学、宗教等多角度解释图像内在意义,揭示为什么图像在特定时期会呈现出特定的形式。在意境欣赏教学过程,首先找出画面中点景形象,描述点景图像;其次对点景图像进行深度解析,分析点景图像不同时期所代表的含义;最后,把点景图像置于整个时代背景下,通过对画家个人经历、该作品时代背景的分析,从而得出点景图像内在情感表现,引导学生感悟点景图像客观的景,由点景图像所产生画家特殊的情,二者相互交融从而生成对意境的深层理解。利用这三个层次对图像解析,才能使点景图像从客观自然景物上升为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最终达到情景交融,从而对意境的欣赏更加深入。
我们以欣赏倪瓒的《容膝斋图》教学为例,简单了解其教学过程。第一步:描述点景图像,画面近景处,有一个由四根柱子、一方茅草屋顶组成的亭子,亭中空无一人;第二步:分析点景图像习俗意义,“亭”在中国古代起初是指给人休憩、临时遮蔽风雨的场所;第三步:解释点景图像内在意义,从而指出作者情感所在。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在画面中有特殊含义,倪瓒把自己比喻成“空亭”,把自己置于绘画之中,从而达到人与亭的和谐统一,表达出自己想远离尘世烦扰,远离世俗,与自然合为一体的隐逸的意境。
(二)情境转化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场景,引起学生在思维上的活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真实情境搭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使核心素养得以发展。情境教学首先激发学生情绪,为学生理解知识与情感之间建立联系,再利用烘托场景氛围,加强情感深化,最终达到情感升华的境界。意境是画面点景图像的“景”与主观“情”的相融而产生的,故在欣赏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理解点景图像所传达出情感,是意境欣赏教学的重点,而情境教学是为学生提供知识与情感链接的桥梁,是以情感体验为目标,创设有趣的情境,学生在认知教材、感知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法是深层理解点景图像的重要教学方法。
根据意境欣赏教学需要情境交融的特性以及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特点,我们采用故事情境法进行教学。故事情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有趣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层层深入递进,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入其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画家身世、社会环境、画家社会关系变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在课堂中讲述和交流。前面谈到从中国画作品中提取意境图像重要三个步骤,故事情境可设置在最后步骤——解释点景图像内在意义。因点景图像并不是表达其本身,而是具有符号性的景物,画家通过描绘这个景物表达自身情感态度,故可对画家生平与历史背景的了解,因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不同,画面意境营造与情感表达也不同。学生在设身处地理解了画家创作背景后,对画面意境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创设情境解释点景图像内在意义时,第一步,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图书查找等方式收集关于创设故事情境的资料,并以小组的形式把该资料进行编排成连串故事,以小组形式讲述故事;第二步,课堂点拨,学生在讲解故事中,引导学生把故事材料与点景图像相结合,适当对美术作品中画面进行补充讲解,让学生可以置身于画家的时代背景中理解画面点景图像,感悟画家所传达出的情感;第三步,教师总结,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故事编排使其对画家所处时代背景、画家生平有了充分了解,教师要把学生对画家的认知链接到画面中,解释画家特殊情感与画面中意境再现的关系,从而达到学生对点景图像的分析,而深入理解画家情感是利用点景图像传达到画面中。在故事情境设置时要注意几点:故事内容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太过幼稚使学生失去兴趣,过于高深使学生捉摸不透,从而影响情境教学的效果;故事设置要富有想象力,让学生有审美提升的空间;教师在进行故事情境教学中要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适当使用比较夸张动态表现故事趣味性,也可以借助音乐、视频资料等辅助教学。
(三)图像的再创造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将改变以往重视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倡导自主、探究的建构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境教学是持续理解“大概念”的过程,使课程内容设置情境化,落实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张华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系以学科理解或思维为核心的学科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2]。这种高级能力是人面对复杂情境时所作出明智判断、决策的综合能力,就是能“像专家一样思考”。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学习过程,如图1[6]123所示,学生经过这样过程,就能形成美术观念、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美术表现能力。
图1
意境欣赏教学课程转化的过程,首先在美术作品中提炼图像,其次通过创设情境方式再现图像,最后学生通过前两个步骤分析、理解将图像再创造,形成具有意境特征的画面,而这个过程即“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如图所示,我们可将美术创作过程描述为:第一步,主题为提炼点景图像;第二步,通过创设情境方式鉴赏点景图像,让学生理解,画家通过点景图像所传达出情感,即营造画面意境的重要形式;第三步,选择一位喜爱大师国画风格,临摹与练习大师绘画技法,加深学生对画面中营造意境点景图像技法的练习;第四步,深入生活,把该点景图像融入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联想与该点景图像相关事件,提取出触动学生内心情感的事件,让学生进行阐述由该点景图像引发出怎样的情感;第五步,在创作中结合自己生活化的情与客观现实的景,营造意境。学生在学习鉴赏点景图像后,明白了画家在营造意境时,是通过点景图像的“景”与画家情感的“情”相结合而产生的意境,故在创作中学生可利用自己对点景图像不同的情感,再现出不同的意境氛围;第六步,展评部分学生展示作品,并阐释出画面所表现意境。
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倪瓒作品《容膝斋图》为例设计教学并提出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教师请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国画艺术家风格进行临摹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容易临摹的临本,练习过程中加以示范指导,加深领会到画家绘画技法。构思创作部分,提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搜集与“空亭”有关资料,如历史材料、生活中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与当下生活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在此过程中注意学生创作之前,为学生提供几种意境氛围不同画面,可以让学生有方向;最后展评部分,邀请学生分享作品,解释通过“空亭”所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氛围。
“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就是要创造图像的过程,创造图像就是对意境欣赏的升华过程,该过程是对学科“大概念”深入的探究,即对意境欣赏教学持续理解的过程,是落实“学科本质观”和“学科教育观”的体现,真正实现美术学科素养的途径。
智能化时代更加强调学生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以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特别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更加重视美术鉴赏的能力。意境是中国画欣赏重要的审美范畴,同时也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通过对其教学方法的研究,提炼图像解读作品,转化情景领会意境,创造图像意境的升华,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