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玲
三次函数交汇了不等式、方程、解析几何等众多知识点,以它为载体的试题背景新颖、独特,选拔功能强。由于三次函数的导数为二次函数,因此以导数为工具,可用二次函数知识对三次函数的形态进行研究。
例1:已知f(x)=x3+ax2+bx+c在与x=1时都取得极值。
1.求a,b的值;
2.若对x∈[-1,2],f(x)<c2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因为函数在与x=1时都取得极值,所以其导数值为0,可求得
因f(2)=2+c>。
所以当x∈[-1,2],f(x)的最大值为f(2)=2+c。
因为x∈[-1,2],f(x)<c2恒成立,
所以c2>2+c,c<-1,或者c>2故c的取值范围为(-∞,-1)∪(2,+∞)。
友情提醒:
(1)考查三次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等问题,要通过对三次函数的求导,可将“三次”变为“二次”,于是转化为考查熟悉的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及相关问题。
(2)对于恒成立问题,例如x∈[-1,2],f(x)<c2恒成立,总有:
x∈[-1,2],f(x)的最大值<c2,因而问题转化为求x∈[-1,2],f(x)的最大值。
例2:求过点P(0,0)且与曲线相切的切线方程。
思路分析:因为点P(0,0)在曲线上,它可以是切点,也可能不是切点。当点P(0,0)是切点时,由k=f′(0)=4,求得切线方程为y=4x,当点P(0,0)不是切点时,另设切点Q(x0,y0),(x0≠0),则以Q为切点的切线的斜率为k1=-2x0+2x0+4,又,解得,得切线方程为。故过点P(0,0)且与曲线相切的切线方程有两条,其方程为y=4x和此时,一个切点是P(0,0),另一个切点是
友情提醒:
1.求过一点P(x0,y0)的曲线y=f(x)的切线方程与求过曲线y=f(x)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虽然是同一类问题,但有所不同。前者曲线的切线其切点可以是P(x0,y0),也可以是曲线上其余的点;切线可以存在,也可不存在。若存在,切线可以不唯一。而后者一般情况下,点P(x0,y0)是曲线的切点,以P(x0,y0)为切点的切线是唯一存在的。
2.曲线与直线相切,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公共点,当曲线是二次曲线时,直线和曲线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这种观点对一般的曲线不一定正确,上例正说明了这一点。
拓展引申:(1)已知抛物线C1∶y=x2+2x和抛物线C2∶y=-x2+a,当a取什么值时,C1,C2有且仅有一条公切线?写出公切线l的方程。
解析:设公切线L切于C1于点P1(x1,y1),切C2于点P2(x2,y2),则L的方程有两种表达方式①②分别是
所以P1,P2重合,故当时,C1,C2有且仅有一条公切线,其方程为。
(2)已知函数①若函数f(x)=x3-x2+bx+c的图像有与x轴平行的切线,求b的取值范围;②若f(x)在x=1时取得极值,且x∈[-1,2]时,f(x)<c2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解析:①f′(x)=3x2-x+b,设切点P(x0,y0),则f(x)在点P的切线的斜率k=f′(0)=3x0-x0+b,由题意,k=f′(0)=3x0-x0+b=0有解,故有Δ=1-12b≥0,∴b≤12。
②因为f(x)在x=1时取得极值,所以x=1为方程f ′(x)=3x2-x+b=0的一个根,
∴b=-2由3x2-x-2=0可得f′(x)=0的另一个根当x<或x>1,f′(x)>0,
所以当x∈[-1,2],时,f(x)在上是增函数,
所以f(x)有极大值
所以当x∈[-1,2]时f(x)有最大值f(2)=2+c,
因为f(x)<c2恒成立,
∴2+c<c2恒成立,c<-1或c>2。
反思:本题第(1)题利用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有解问题。第(2)题为恒成立问题,实质是求函数f(x)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
这里所谓的抽象函数,是指只给出函数的一些性质,而未给出函数解析式的一类函数。抽象函数一般以中学阶段所学的基本函数为背景,且构思新颖、条件隐蔽、技巧性强、解法灵活。因此抽象函数在近几年的各种考试中,成为考查的重点。
例3:定义在(-1,1)上的函数f(x)满足:
(1)对任意的x,y∈(-1,1),都有
(2)当x∈(-1,0),时,有f(x)>0,
思路分析:先赋值判断奇偶性,令x=y=0,得f(0)=0,再令y=-x,得f(x)+f(-x)=0,所以f(x)是奇函数。再利用定义证明f(x)在x∈(-1,0)时是减函数,则在x∈(0,1)上仍然是减函数,且f(x)<0。最后将裂项为,于是。
友情提醒:
(1)本题先确定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利用裂项求和进行化简,再根据条件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在解题过程中,利用题设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开拓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解决抽象函数问题的关键是挖掘函数的特征,考虑特殊值的代入、类比、推理等方法,或脱去抽象函数中的记号f,化为具体函数解决。
拓展引申:
1.设a是常数,函数f(x)对一切x∈R都满足f(a-x)=-f(a+x)。
求证:函数f(x)的图像关于点(a,0)成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证明一个函数图像的对称性问题,只需在此函数图像上任取一点P,证明它的对称点Q也在其图像上。
证明:∵f(a-x)=-f(a+x)对一切x∈R都成立,
∴f(x)=f[a-(a-x)]=-f[a+(a-x)]=-f(2a-x)],所以在f(x)的图像上任取一点(x0,y0),则其关于(a,0)的对称点(2a-x0,-y0)也在其图像上,所以函数f(x)的图像关于点(a,0)成中心对称图形。
2.已知函数f(x)对于一切实数x满足f(x)=f(12-x),若方程f(x)=0有n个不同的实数根,这n个实数根的和是48,求n的值。
解析:由方程根的意义及等式f(x)=f(12-x)的意义知,方程的根是成对出现的,且成对两根之和是12。
由方程f(x)=f(12-x)知,如果x0是方程的根,那么12-x0也是方程的根,且x0≠12-x0,x0+(12-x0)=12,由48=12×4,可知方程f(x)=0有四对不同的实数根,即方程f(x)=0有8个不同的实根。所以n=8。
向量由于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能容数形于一体,因此以向量的相关知识为载体,以数形转化思想方法为主线的函数问题,其设计创新力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已成为近年高考的新热点。
例4:(2005年湖北高考题)已知向量若函数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t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
先求出f(x)=x2(1-x)+t(x+1)=-x3+x2+tx+t,则f′(x)=-3x2+2x+t,因为函数f(x)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则在(-1,1)上f′(x)≥0,则t≥3x2-2x在区间(-1,1)上恒成立。
考虑函数g(x)=3x2-2x在(-1,1)的取值范围,有g(x)<g(-1),于是t≥g(-1)=5。
当t≥5时,函数f(x)在区间(-1,1)上满足f′(x)>0,即函数f(x)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故t≥5。
友情提醒:
1.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并运用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2.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平面向量与函数知识交汇融合的创新潜力较大,已渐成高考的热点。
拓展引申:
(1)求函数关系式s=f(t);
(2)若函数s=f(t)在[1,+∞)上是单调函数,求k的取值范围。
(2)f′(t)=2t2-k,∵f(t)在[1,+∞)上是单调函数,所以在[1,+∞)上有f′(t)≥0,或f′(t)≤0。由f′(t)≥0,可得,k≤3t2,∴k≤(3t2)min,k≤3。由f ′(t)≤0可得k≥3t2,而y=3t2在[1,+∞)上是增函数,没有最大值。此时,不存在k使k≥3t2在[1,+∞)上恒成立。故k的取值范围是k≥3。
数学信息题一般取材较新,多以社会热点或最新科技动态为背景,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在题目中给出的是新情景、新结构、新概念、新函数、新运算等信息,要求学生在考试时完成现场学习,在短时间内从大量的信息中捕捉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归纳,探索有关规律,应用联想、猜想、演绎、类比、迁移等方法将它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做进一步推理、运算、证明,才能获得解决。
例5:设y=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又是最小正周期为π的周期函数,而且f(x)在(0,)上是增函数,试写出函数f(x)的解析式。
思路分析:
这是结论开放型信息迁移题,由于f(x)是周期函数,故容易想到从三角函数入手进行探究。
友情提醒:
1.此类问题读懂题意是关键的一步。搞清题意才能确定探索方向,寻找合理的解题途径。
2.我们常见的是已知f(x)的解析式来分析f(x),即使是求解析式也往往是已知图像或者函数的一部分解析式,这样的解答结果是唯一确定的;而本问题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给出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性质,反过来写出符合条件的函数,将信息逆向迁移,具有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