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399)
当前国际竞争呈现多样化和尖锐化的特征,国内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深刻转型。“改革发展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凝聚共识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1]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以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为主责使命的高等政治学院,已逐渐形成具有各地特色的课程体系。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社院课程建设新的发展方向,优化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扩大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推动建设时代性、统战性、科学性的共识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2],课程目标的制定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依据,它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更具复杂性,社会主义学院服务中心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目标应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统战工作新特点和培训对象新特征,进一步深化提升。
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应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和熟悉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把握国情省情及各地实际,理解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统战干部还要了解熟悉党的统一战线法律法规。宏观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政治格局的动荡、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求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目标应该在全球语境下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复杂形势下进行政治经济制度的人民性、合理性阐释,通过理论魅力赢得主流意识形态。中观上,国内多种社会现象涌现、多种社会思潮迭起,社会生活更加复杂,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目标应以国内深层问题为出发点,明确理论优势,深化理论认知,筑牢理论根基。微观上,市场经济下价值多元、利益多样、分配多层、阶层分化使得教培对象思想状况复杂多变。十二类统战人士具有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群体差异,这要求加强理论教学目标的细目化,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具有更加细致、具体的理论教学目标。
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应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统战干部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如何引导教育培养对象在中西文化对比、多元思潮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这是社会主义学院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社会主义学院对教育培养对象进行思想引领,帮助教育培养对象把外在显性的理论知识嵌入内在隐性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思想塑造目标不能仅是笼统的政治认同,更应该是在全球多元政治制度对比中对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政治清醒,在经济政治复杂博弈情况下信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坚定,在未来风起云涌的政治发展浪潮中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胜的政治信念。
新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格局不断调整,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社会阶层多层次化,社会思想多元化,要求党外代表人士以五大能力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和应对能力,适应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在国际国内新背景下的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做好“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3],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向更高层次、更深方向发展。新时代统战工作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强大的感召性、广阔的国际性新特征。[4]各级统战干部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统一战线工作能力和水平。
课程内容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传递知识、培养技能、塑造思想的载体。社会主义学院应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来编制相应的课程内容,根据向参训学员讲清楚历史、文化、理论、道路、制度,以及提升素质能力的培训任务,一般设置政策理论类、历史文化类、制度道路类和实践操作类等课程内容。统一战线课程内容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结合我国新时代的实践要求,提高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辨证性和全球性。
任何一种理论都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和更新。社会主义学院应以时代思维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敏锐感和理论先进性,关注实践变化和理论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学院作为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把最新精神内涵和理论内容适时更新。
统战理论政策方面的课程内容也会依据统战理论政策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统战理论政策具有较强的实践针对性,与统战工作出现的新领域新群体新现象具有紧密相关性。社会主义学院课程内容还应该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成果,不断拓展以文化认同为旨归的历史文化课程内容,深入研究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国情世情民情态势下中国政治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明确提出:“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5]社会主义学院课程内容的辩证性要求加强内容彼此关联,形成统战、政治、文化等教学内容“亦此亦彼”的糅和性关系,打造文化传统、政治理论、统战政策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一是提高课程内容的有机关联性。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这种结合内容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方面的课程内容作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主义实践密切相关。二是提高课程内容的辩证性。社会主义学院教培对象中的党外代表人士多属于行业中的优秀人才,认识问题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对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独立见解,因此,社会主义学院课程内容不能停留在浅层的表述和阐释阶段,而是要加强辩证性,通过中西对比、古今联系、正反论证等辩证思维加强课程内容深度,真正以事说理、以理服人。
进入21世纪,国际力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局势迎来深刻变化,以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获取霸权地位逐步向以制度优势赢得世界地位的世界格局转变。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培工作应该关注全球、放眼长远,提高课程内容的全球思维,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引导学员观察、处理问题,尤其是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世情与国情相糅合。如提升文化课程的全球思维,在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常态下,共识教育要引导学员形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观,用发展理念、全球眼光看待各种外来文化、异质文化广泛传播下中华文化应有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能正确认识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助力建设我国改革更广更深背景下带来的中华文化的新品质。
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组成的逻辑性结构,反映着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目的,是人才培养规划的一幅蓝图。课程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学院的教育培训质量。
根据社会主义学院教培目标,课程结构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理论类课程以及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性课程,通过调整课时比例,使其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一是课程类型突出理论与实践课程相均衡。社会主义学院课程结构保持相对均衡,其政治院校的性质、教培对象的特殊性,要求社会主义学院课程结构既侧重政治方面的理论课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解读和实践阐释,又侧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实践课程,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二是课程框架的平衡性。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培训对象涵盖十二类统战成员,每一类教培对象具有特殊学情,客观要求课程内容应具有广泛覆盖性,要面向每类统战成员,具体科目要包含基础理论、统战理论和中华文化等科目。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组成的逻辑性课程结构越均衡,越能满足多元化的培训需求。
社会主义学院要强化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建立科学的科目结构,完善科目教学功能的互补性。共识教育课程结构实质上包含着课程间的逻辑关系,是对教学规律、学习规律的遵循,其中课程选定、课程比例、课程顺序等都应科学设置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课程结构设置应以问题为导向。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应杜绝脱离现实的一味说教,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坚持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引导思考,影响价值观念。二是课程结构设置要遵循成人培训规律。社会主义学院共识教育是知、情、理、信、行的有机统一,课程设置应以理论为基础唤起教培对象内心的情感,克服教培对象头脑中原有的思想偏见,修正价值体系。三是课程内部结构的动态化。社会主义学院课程结构应参考既有先进课程结构理论,将先进课程整合到既有课程之中,以自主课程为基础,以院外先进课程为参照,打造动态化课程结构,防止课程结构封闭化,使之更具动态性。
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的社院网络教育正在改变传统课程结构,使社院课程结构由传统课程的统一性向差异性转变,逐渐走向现代化的个体课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课程与网络相结合,网络课程在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凸显了网络课程的诸多优点,疫情期间不少社会主义学院网络培训工作也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网络课程以其克服时空、集聚优质资源的优点正在改变社会主义学院课程结构。网络课程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大量涌现和广泛共享,教培对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课程,课程结构由统一性逐渐转变为差异性,更能满足个体需要。
课程体系是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的。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学院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引导教培对象达成系统性的教学目标,引导教培对象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现实依据、主要内容和实践突破,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机理和特色,促进政治共识,有效凝心聚力。
社院共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以《条例》为思想指导,以地方自我开发为主的兼具共性和个性的系统性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整体性和功能的互补性以突出体系的系统性,结构上突出科学性的学科分类,内容上突出内在逻辑关联,功能上突出共识教育功能。社院共识教育对象十分广泛,且层次多样、需求各异,需要针对不同类别教学对象的具体特征,加强课程体系整体性下的灵活性,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建立必修选修、网上网下相结合的丰富的课程体系,为个性化需求奠定基础。
提高共识教育效果需要提高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要始终遵循科学性的指导思想,确保课程体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加强课程体系的逻辑性、整体性和合理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基础上总结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提供了核心保障。在打造课程体系过程中,应注意内部的辩证性,以科学的思维引导正确的政治方向。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社会主义学院的课程理念。社会主义学院课程结构应以教培对象的政治素养、能力素养为中心,以政治认同为重点,从新时代社院教培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打造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教培对象个体需求出发,打造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且根据现实要求从静态课程发展为动态课程,从群体课程发展为个体课程,从单维课程发展为立体课程。
课程评价是根据课程目标对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社院课程评价的主体应以教师、教培对象为主,以课程专家、主管单位行政人员为辅。社院教师是社院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目标、课程价值、课程效果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作为社院课程内容切身体验者的教培对象能从接受者的角度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评价,二者都是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课程评价主体,是课程形成性评价主体。课程专家、主管单位行政人员可以从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过程等不同角度提供诊断性信息,有利于优化课程。
“如果没有任何评价标准作为评价依据的评价活动,就可能会失于随意。”[6]制定具有具体指标、可操作性流程的课程标准能有效引导课程的发展方向。社院教育的非学历性、非技能性的成人继续教育特征使课程评价标准的严格性、严密性不高,达成目标的内在隐藏性使课程评价的制定更具难度。因此,社院课程评价一方面应以现代科学理念为指导建立客观的量化评价,明确课程管理职责,细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课程评价真正有效提升课程设置;另一方面建立质化评价标准,教学现象的复杂化不能仅仅依靠量化的客观标准,还需要质化标准保证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克服忽视教学根本的简单化评价,建立更逼真的反映教学现象的质化评价标准。
所有课程的终端均需要评价与反馈,课程评价不仅是促进课程改革的保障,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学院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需要定位准确的评价目标、客观性的评价依据、动力十足的评价过程、多样的评价途径。当前社会主义学院的课程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对教学主客体的评价方式尚不够丰富,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度和效度都没有明确的要求。社院课程评价应形成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机制,加强多参与主体的多维度评价,以规范流程和可行性制度保障加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以评价效度为核心,注重传统性评价与现代化评价等多方式评价。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能准确反映课程效果,助力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