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渝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西安710000)
中国梦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培育了近代中国人的共同体意识。这个伟大的梦想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在每个阶段指引着中国的实践。以中国梦为目标探索构建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能够保障中国梦得以真正实现。
2012年11月29日,在党的十八大闭幕两周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从此,中国梦成为高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及中国梦达600多次。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中国梦时指出,国家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复兴之路》展览上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让我们得以追寻复兴之路的起点,也即中国梦的起点。1840年鸦片战争,让中国经历了丧权辱国的耻辱,与20多个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让中国从宗主国沦为半殖民地。这种挫败感促使当时中国的仁人志士投身于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大业之中,中国梦由此萌生。自此,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处于相对封闭的天下秩序当中的天朝,人们开始把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也正是因为如此,文明有了优劣之分,而划分文明优劣的标准是富和强。现代性的入侵,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向西方学习成为当时中国开明人士一致认同的富强路径,但学什么在各个时期又有不同的认识。开始是学习兵器、工业,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向外国购买武器、轮船,意图通过增强军事实力来保障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这种愿望破灭,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学科分类法,用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代替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修养和道德,改革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同时,反观日本的政治制度,认为要实现富强赶上西方,就要采取君主立宪制。推行君主立宪制的维新运动失败了,革命派登上舞台,主张用武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无论革命派还是立宪派,都是把富强的道路寄希望于制度层面的变革。要顺利地推行制度变革,一方面需要有新的科学的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另一方面需要有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在改造封建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人新的思想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时,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无产阶级带来一套全新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为中国正面临的新现代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指明方向,这个基本方向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能够短时间内在中国盛行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它与中国之前积极学习的西方那套制度体系不同,另一方面更在于它的现实表现。十月革命后,苏联废除了之前帝俄跟我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让遭到侵略备受侮辱的中国人民觉得社会主义与众不同,是追求平等的社会制度。除此之外,这个新的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受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和高失业率时,苏联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在世界上具有相当分量的工业化军事强国,这正是当时的中国梦想要追求的目标。代表工人阶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局面的时候应运而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农民。农民与工人结成联盟,意味着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创造了新的政治形式。工农联合,实力大增,为之后武装夺取政权提供了力量支持。
社会主义国体明确了工农阶级为主的人民大众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国体问题是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明确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国体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他强调,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工农民主专政,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只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换了不同的说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各革命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进行了合理安排,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和基石。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制度保障了人民大众在政权组织方面的权利。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与国体相适应。1940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三制”边区政权建设原则,这一原则让政权更具包容性并且人员构成更加纯粹,孕育着党领导的协商民主这一新型政权形式。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三三制”的边区政权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会制度,保障为人民服务的各民族、各党派、各阶级和各团体在政权中的权利。
老一辈革命家参加社会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目的是使中国富强起来,人民群众愿意跟着共产党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望。国家的富强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只有具备强大的工业,才能发展军事实力。但当时的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要发展重工业面临资本积累不足且难以动员集中的问题,因此照搬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要保证计划经济体制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行政干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伴而生。这个制度体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从长远看,不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而人为地压低利率、原材料价格、工资、商品价格,使得中国经济丧失活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尤其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非但没有赶超发达国家,反而有差距。
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在这个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创新的理论又指导新的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经济制度改革提供依据。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所有制是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积累丰富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定为“不成熟、不完善”[1]的社会主义制度,在1981年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突破了理论上的局限,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得以确立。制度创新提升了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释放出社会的巨大活力。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善为制度创新指明方向。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含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让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思考,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从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重要论述。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上取得的理论突破,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强调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引下,国家发展战略在不同历史阶段具体化为一个个奋斗目标,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为制度优化提供支撑。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否需要改革。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基本矛盾,但这个矛盾不需要通过革命的方式来解决。在此基础上,他强调改革从性质上讲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标是要彻底变革那些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传统体制。在上世纪80年代,党的领导人曾设想过全方位的改革,但受制于实际情况,在经济改革方面做了相对较多的工作。这些制度优化使中国经济焕发了生机。
顶层设计者不能提前考虑到所有问题,也没办法第一时间掌握制度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而参与到实践当中的人民群众往往能对制度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所以,他们也是推动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主导下,工业化进程加快。在此背景下,我国于1953年开始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制度将农民与土地捆在一起,人性的弱点让“大锅饭”暴露出弊端,直到农民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他们尝试包干到户。这个制度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上发挥出巨大威力,同时也在激励农民离开土地进行其他生产活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由此,政府开始支持并推广这一制度改革措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席卷中国大地,取得了很大成功。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在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东南沿海地带,仅仅依靠土地,是无法保障所有人生活水平的。1979年年末,华西村吴仁宝带领村民开办小工厂,让农民变成工人,拓展生存空间。实践已经证明,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往往都是脱胎自当年的乡镇企业。这都是当时的民间改革者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进行突破的结果。
农村改革的成果推广到城市,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让本就具备科学性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优越性。
在与资本主义制度比较和反思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得以形成。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的规划,中国的各方面制度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基础。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基于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共同情感形成的梦想,这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和平的外部环境,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内在要求,确保中国梦不会因为外部风险挑战而放慢脚步甚至停步不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是由内政决定的,我们的制度性质决定我们主张和平,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复兴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能保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专门强调新的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要保护和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过程中,也始终遵循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民需求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指出中国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这对我们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历届领导人从不同角度论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生产力、民主、社会发展等方面展开,还会基于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社会任务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行相关阐述。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出现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讨论,江泽民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经济持续增长一段时期后,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关注民生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优越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的总结尤其全面,包含十三个方面。一是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政治稳定让国家有条件专心搞发展,中国共产党可以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没办法做到的。这能保证国家的中长期规划得到执行,持续推进国家治理和进步。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保障人民在国家政权的地位和权力,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团体,只要为人民服务,都能代表人民进行政治参与。中国梦的实现正是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最终造福人民。三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不仅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能从制度上保证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四是全国一盘棋。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发展情况和政策环境都有所不同,坚持全国一盘棋能够在实施重大发展战略和面临风险挑战时,有效协调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次疫情期间,各地派出人力物力支援湖北,一省对口支援一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独特优势。五是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体意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团结一致才能走好复兴之路。六是经济制度方面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七是价值观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梦具有一致的价值内涵,这是人民高度认同的理想和目标,能够促使大家团结奋斗。八是以人民为中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为人民谋幸福,能够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创造性,能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保证社会稳定。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包容性。始终坚持通过改革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十是人才选拔方面的优势。复兴大业需要人才,科学的人才制度是必要条件。十一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富强的梦想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围绕着世界和平和祖国统一,21世纪的中国已经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借鉴人类制度文明的先进成果,才能顺利朝着现代化强国迈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从十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将其划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划分从理论上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根本制度决定国家政权性质和前途;基本制度是规定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基本原则的制度,这二者决定了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改变,只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重要制度是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规范各行为体行为和相互间关系的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改革集中在重要制度层面。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从现代化的高度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从物质层面向制度层面的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全面性和深化性。全面性意味着改革不再是某个领域的重点改革,而是各领域联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各个方面,单一领域的改革已经不能有新的突破,只有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制定改革措施,才能有效发挥改革这一推动社会制度发展的最大动力。深化性主要体现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使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建构让我们站起来;新时期的国家改革让我们富起来,这是已经被实践所证明的;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历史的接续,是全新的高度。贯穿这一历史进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形成的,并且在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着这个伟大梦想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