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演进及意义

2020-01-17 09:58王勒懿张锡美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俄国文明交流

王勒懿,张锡美

(1.黑龙江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学会,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中共尚志市委统战部,黑龙江哈尔滨150600)

世界上多种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与俄罗斯地缘临近,两国互为最大邻国、最可信赖的战略伙伴,“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1]中俄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史上多样文明相互尊重、共存发展的范例。

一、中俄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演进

(一)经丝绸之路、万里茶道不断增进亲近友好

作为古代连接中西方的重要商道,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时经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到达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又派副使分别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田等多个国家,打通了“隔绝东西方的最后一道壁垒”,自此,“把中国同西方世界紧密地连接起来”,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流入俄罗斯,中国文明与俄有了直接的联系和交往,推动了双方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茶砖在俄国和欧洲形成了庞大的稳定消费人群。丝绸之路衰落后,欧亚大陆兴起了经恰克图进入俄境内,沿途经过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十几个城市的万里茶道。“在恰克图,中国人方面提供的主要商品是茶叶。俄国人方面提供的是棉织品和皮毛。……由于这种贸易的增长,位于俄国境内的恰克图就由一个普通的集市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城市了。”随着中俄贸易的繁荣,茶道沿途产生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性和多元性特点的文化遗产,见证了明代以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同一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是具有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遗产保护价值的独特世界文化遗产。

(二)近现代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相互支持、患难与共

近代以后,通过不平等条约,沙俄、日本等在黑龙江经营厂矿、轮船、机械加工及制粉等外资企业,并由此形成了黑龙江工人阶级队伍。从此,中俄人民相互支持、患难与共。1905年1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在哈尔滨成立,俄国布尔什维克经常在中国工人中宣传革命,帮助他们提高觉悟,培养他们成为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斗争先锋,多次组织中俄工人联合罢工,为改变自身生存条件和悲惨遭遇进行斗争。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传到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哈尔滨铁路总工厂工人举行游行并捐款援助俄国布尔什维克和俄国工人。5月1日,两国工人还共同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1917年5月1日的《远东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哈尔滨及其它城市今日皆开会庆祝,三十六棚华工亦与俄国工党联为一气庆祝……中华民国之工人,亦愿与俄人结为一体,逆料世界大同之日将不远矣。”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在哈尔滨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发表了《告满洲全体公民书》,号召支援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支持他们对资本家、地主及前临时政府所进行的斗争”[2]。共产国际成立后,大批俄共(布)党员干部被派到中东铁路工作,在中国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组织工团,主办演讲会,创办报刊和书店,并通过散发各种传单进行革命宣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时期的中俄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仅集中在政治方面,还在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互鉴。经中东铁路,苏俄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陆续传到黑龙江以至全国各地,中国的进步作家积极翻译介绍苏联作家的作品。据统计,五四运动后的8年之内翻译印刷成单行本的外国文学作品共187部,其中,俄作品65部,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多。抗战胜利后,中苏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卫生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签订了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各方面的合作协定,并对今后的合作与交流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和详细的规定。[3]两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与时俱进呈现出全新的内容。

(三)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双方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98年11月,中俄两国发表《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2001年7月,双方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9年6月5日,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各利益共同体之间的依赖更为深入复杂,只有所有国家所有文明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展开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同发展、共享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习近平主席关于世界和平发展的新思考,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中俄双方在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的孔子学院也得到了发展。据孔子学院官方网站显示,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共建有17所,孔子课堂5处,成为俄罗斯人民学习汉语、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中俄友好城市之间以及各种专业协会、博物馆、图书馆、乐团之间交流频繁,丰富了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尤其是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不但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更坚实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3]中俄双方多方面的文明交流互鉴活动必将带动、促进两国的友好合作,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中俄关系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二、中俄文明交流互鉴的特点及意义

(一)历久弥新、官民并举的交流互鉴增进了解与认同

中俄之间文明互鉴源远流长,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虽然也有曲折反复,但总体上始终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双方之间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主要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类,官民并举是其重要特点。

1616年,曾到过中国的俄罗斯人图敏涅茨回国后盛赞北京城规模宏伟、物产丰富、应有尽有。两年后,沙皇派出俄国使团考察队出使北京,并携带万历皇帝致俄国沙皇的国书踏上了归程,成为两国外交的开端。到了清朝,随着《中俄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的签订,两国采用文明而非战争的方式约束两国关系,并派出特命全权大臣进行交涉、谈判。1712年,清内阁侍读阿颜觉罗·图理琛一行出使慰问土尔扈特阿玉奇汗,途中对俄罗斯进行了全面考察,他每到一处,俄官员都“排兵列帜,鸣炮放枪,鼓吹迎接”。归国后,他将沿途见闻整理成文字资料,对俄罗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随着双方的交往交流日增,清政府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俄语学校“俄罗斯文馆”,至l862年俄罗斯文馆共经办154年,培养了大量俄语学生。在俄罗斯,经沙皇亲自批准,1835年开设了恰克图汉语学校,一直开设到1867年,培养汉语人才。自1715年到1956年,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在俄十月革命前一直肩负的三种功能之一就是文化交流。

在官方交往的同时,民间交流也十分频繁。俄国传教士尼·雅金甫·俾丘林惊叹于中国史学体系的完善、医学的悠久和精深,出版了《中国及其居民、风俗、习惯和教育》《中国的行政和风俗概况》,编译出版了《三字经》《北京志》《四书》《通鉴纲目》《大清一统志》等中文经典著作,在俄国开启了全面研究中国文化的先河,对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大作用。到了18世纪,俄国甚至形成了“中国热”的潮流,中国的建筑和文化在上流社会和知识界广受推崇。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俄文刊登在杂志上,如元杂剧《赵氏孤儿》、宋朝程颐的《为太中上皇帝应诏书》等都被选译成俄文登载在杂志上。

中俄之间的交流互动历史悠久,从未间断,形成了双方文明互学互鉴,互动领域广泛、内涵丰富的历史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双方通过有效沟通和深入对话,化解误解与分歧,突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制度的隔阂与差异。

(二)携手并进、共存共荣构成文明交流互鉴新格局

在当今时代,作为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国家,中俄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开始时间早、领域广、涉及人群多,不仅民间交往频繁,高水平运行的国家关系也为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6年起,中俄两国在元首和政府首脑互访机制下连续互办大规模的国家级活动,使得两国民众彼此更加了解、更加亲近。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意义深远,对此,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指出:“文化交流让不同文化之间消除误解,是各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人文交流与合作不仅是中俄双边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与深化其他各领域交流的长久动力。”[4]据资料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在俄留学生总人数达到2.8万人,俄罗斯在中国留学生总人数为1.6万人。[4]

起源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古代中国与西方往来的通道,更是各种文化交汇传入、多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汇集之所。在这里,多种文明互学互鉴、融合发展,再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与世界其他文明持续不断地进行交流互鉴,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今天,正是在这种中国智慧的引领下,习近平主席运用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把和谐作为重要原则来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以“一带一路”为传播途径,搭建世界多种文明相互交流借鉴的平台,并以此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俄双方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弘扬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理念,不断增进两国政治和战略互信,携手并进,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成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典范。

从历史上看,经济上的互利是短暂的,文化的认同才是长久的。中俄两国秉持着求同存异的传统,在相互交融、互学互鉴中不断扩大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性,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俄国文明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请文明演绎
七颗钻石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