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适
【摘要】 学校的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纪律教育的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学校的德育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新环境下,如何适度、合理地利用好互联网进行德育教育,这是我们教育者,特别是初中班主任亟待去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总结日常教学中工作经验,尝试为基于互联网下的班主任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初中德育 德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33-249-01
前言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道出了教育之至理,即教育應该重视育人之德。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注重礼仪,注重品德优良传统。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的飞速传递,对教育带来了着实的冲击,网络信息参差不齐,网络监管不完善等为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学校的德育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在教育教法上探寻新的方向、方法,以获得新的教育策略,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互联网+德育”的现状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出现了网络教育的各种业务,有效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在教育中由于运用不当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互联网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游戏使学生荒废学业,造成学生荒废学业和产生心理问题。二是过度使用网络形成网络依赖症,难以形成个人独立的思考能力。三是网络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使用网络交往代替正常的交往,缺少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使到学生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引起更多的心理问题。
三、“互联网+德育”的工作策略探究
“互联网+德育”的主体不是互联网,而是德育。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与互联网的结合,但不应依赖于互联网,而是以互联网为工具,助力于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德育工作与互联网融合,对促进教育信息化和做好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对“互联网+德育”的在班级的工作展开探究,找出合适的“互联网+德育”的班主任教育策略。
1.行为不当,合理引导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对中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学生的行为有很多不当之处,作为班主任,需要以合适的手段来纠正学生的行为。大禹治水,是改正其父亲鲧的堵塞治理洪水的方法,使用“疏顺导滞”的方法,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规律,顺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从而成功治水。学生的不当行为犹如不可训的洪水,班主任不应只使用堵的方法禁止学生的不当行为,应因势利导,对其进行合理引导,方能达到纠正其行为的目的。
张晓同学是九年级的学生,他身材高大,刚入班时常有欺负的同学的行为。班主任陈老师多次找张晓同学进行谈话教育,但收效甚微。陈老师发现张晓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什么是勇敢”主题的文章。陈老师阅读了张晓的文章,知道他曲解了“勇敢”的意义,陈老师在后面回复“勇敢不是欺凌弱小的人,而是会保护自己并且敢于保护他人的人”。陈老师以“做个勇敢的人”为主题开展班会课,同学们在班会课上进行了积极的讨论。经过此次班会课活动的讨论,张晓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掉了欺负同学的不良习惯。
2.纪律约束,合理管理
在班级的管理中,对于班级日常的事务,班主任很难有过多的精力对其逐一管理。需要按照相应的纪律要求约束学生,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校规与班规等。学生都有一颗追逐自由的心,对纪律是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让学生理解纪律要求是让学生遵守纪律的前提。理解纪律要求需要学生学习纪律条例,但纪律都是文字条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进行学习。在纪律学习中引入互联网功能,可使纪律条例更具形象性和趣味性,可提高学生学习纪律条例的兴趣。
如利用互联网中的搜索功能,找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动画版学习视频。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功能,在班会课堂上让全班同学一起学习规范和守则,了解其中的正确示范和明确哪些是错误做法,以生动形象的动画,诠释规范和守则,促进学生理解规范、守则、校规和班规等纪律要求。学生在理解纪律的基础上,也可以安排班委执行监督,对日常的班级事务进行合理的监管,使到班级的秩序井然,有效地实现对班级的合理管理。
3.心理异常,合理辅导
当前的中学生在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各种压力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表现为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有:青春期叛逆行为、学习上的焦虑紧张、交往中孤独冷漠、对他人的嫉妒虚荣等。班主任应留意学生的异常表现,及时了解情况,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
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建立班级的心理邮箱,向学生公布心理邮箱地址。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可以随时给老师发邮件,老师收到邮件后及时回复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例如不少学生会有考后焦虑,若能告诉老师,证明学生自身是积极面对的。教师可以学生的成绩和平时作业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的情况,帮助其分析出现考试焦虑综合症的原因,如对自己的学习不够自信、过于担心考试的结果、心理承受能力弱。根据分析的原因,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其在考试前适当运动进行放松,适当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经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学生能够基本能够摆脱考试焦虑综合症,能以更好的心态对待考试。
4.家校合作,合理监督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的责任。为教育好学生,家庭与学校应加强合作、和谐沟通,合理地在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进行监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更好地协调家长与学校老师关系,成立家长委员会,使用微信、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建立家长群,方便教师公布班级信息,有利于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家长与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情况,合理地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引导。
结束语
互联网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装上了加速器。“互联网+德育”以德育为主体的本质不变,在德育工作中增加互联网元素,改变了德育工作中的教育途径和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增强德育的教育效果。互联网与中学德育工作结合,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有效提高德育在班级管理中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巫梅芳.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26.
[2]仝德记著.中小学生心理学知识实用读本[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2月第1版:5-6.
[3]潘雪梨.基于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