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0-01-15 06:14
英语教师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课外阅读文本

张 丽

一、研究背景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王蔷主编)(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英语阅读素养的概念,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全人培养,认为英语阅读素养不仅包括学习和运用所学语言和其他知识获取信息、建构意义、增长知识的能力,还包括通过阅读发展跨文化理解、促进多元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明确英语阅读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阅读品格包含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其中,阅读体验强调的是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情感成果,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和自我评估三要素(王蔷、熬娜仁图雅2017)。

《标准(实验稿)》的出台,让英语阅读教学真正回归阅读的本质,即实现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理解、审美与共鸣,通过与文本互动、交流,在阅读中获得身心愉悦和心智成熟,获得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单靠传统教材很难真正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缺乏教师指导的课后泛读,学生的收获大部分停留在了解故事情节,抄录词汇、句型层面,英语阅读动机、阅读习惯得不到改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鉴于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要积极开展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策略的研究,构建导读、品读、展读课型,并重点探究导读、品读课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在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6 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叶柯2018)。这一分类为教师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构成。这四大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其中,思维品质是其他要素发展的动力。因为语言、文化学习是社会认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主要推动力就是思维(梅德明2018)。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曾说:“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知识,一个人无法思维;反之,没有思维,知识又是空洞的、没有活力的。”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思维是文化的载体,要让学生产生内在的英语阅读动机,教师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拟结合课例,详细阐述如何在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导读课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阅读指导课又称导读课,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动机、确保学生有效完成阅读起着重要作用。在导读课中,教师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如设问、看封面猜测、看章节题目补充信息、章节排序讲理由、画思维导图、设问质疑、想象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质疑等思维能力。下面,以一堂初中区级展示课为例进行说明。

教学内容(即学生的目标阅读材料)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书虫”系列丛书中的《法兰克福的耳环》(Ear-Rings from Frankfurt),它是一本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的侦探小说。

(一)借助设问培养预测、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

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理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关注文本事实信息逐步过渡到聚焦事实发表个人观点,使其阅读由浅入深,并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富有逻辑的表达(何书利2018)。

阅读前看封面、读标题、看简介等,都是导读课中的常规教学活动。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如何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呢?

1.读封面,预测故事

本堂课一开始,教师以封面阅读直接导入新课学习,在呈现封面图片(见图1)的同时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find on the cover?”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聚光灯功能,帮助学生发现封面上更多的细节信息,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图1

在学生发现了封面中的全部重要信息之后,教师再次提问:“Predict what the story will be?”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新知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这个问题毫无疑问起到了激活学生了解相关图示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了发挥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机会,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知欲望,并让他们感受到这本书的内容将会是自己感兴趣的。有一名学生表述如下:A person is a thief.One day he stole the expensive ear-ring and wanted to run abroad with his passport.The policemen tried to catch him.But they found him dangerous because he had a gun and some bullets.

2.读章节标题并进行排序,培养想象、逻辑思维能力

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小说的四个章节及其标题(图2)(教师提前打乱了章节标题的顺序)。在引导学生从四个章节标题中获取简单信息之后,教师提出问题:“If you are the writer,how will you order the four chapters? And you should have your own reason.”

图2

学生先与同伴讨论,互相交换观点,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不当场判定学生的观点正确与否,而是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表达的热情。有一名学生表述如下:My order is“A night out at Maxim’s.Wendy’s story. A visit from the police. Another birthday present.”So my story may be like this:One night Wendy went to Maxim’s home to play with some friends. On the party,Wendy told some funny stories and then she found her ear-rings lost. The police came to find the truth. At last,the police caught the thief and Maxim bought a new present for Wendy on her birthday party.

学生既表述自己的故事,又聆听他人的故事。他们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沉浸在课堂之中,思维逐步逻辑化,且想法不断得到修正。

之后,教师呈现小说原本的章节顺序(见图3),让学生将其与自己的排序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对小说的重要信息进行介绍。

图3

3.读简介,利用留白提出疑问,培养问题意识

图4

教师呈现小说的故事简介(见图4),并提问学生:“What questions can you raise from thes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ory?”学生快速阅读故事简介后,针对小说进行提问。

通过前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这本小说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此时,要求学生针对小说进行提问,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思维发展需求,也让其有时间将获取到的全部信息进行整理。下面是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I want to know if there is someone hurt in the story because of the gun and the bullets.

I want to know what the map is used for?

My question is if the thief is one of the people at Maxim’s that night?

My question is who is the thief,Wendy or one of her friend?

(二)运用思维导图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表达工具,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它能够增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关注关键知识点或信息,并且其特有的树状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厘清思维脉络,通过图示回顾整个思维过程,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体系建构知识。

本堂课的教学明线是完善思维导图这一学习任务。教师在帮助学生逐步理清个人思维,为下一步阅读任务作铺垫的同时,适当增加课堂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感与成就感。本堂课学生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教师都要求他们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补充思维导图。在本堂课的课后拓展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法兰克福的耳环》整本书阅读,并制作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提供指导、帮助和监督,避免学生无意义地泛读。

四、在品读课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在导读课结束、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及相关任务之后,教师开展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第二种课型——品读课的教学。在品读课上,教师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使其深入理解文本,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

在开展品读课教学之前,教师要确保学生已完成整本书阅读并基本解决了词汇障碍。

要引导学生品什么,是品读课教学的核心关注点。品读课教学的开展对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品读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切合点,设计略高于学生语言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某个角度开展深入品读。品读的角度可以是多样化的,如人物性格分析,故事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探究,作者的写作风格、特点及背景研究,阅读感受分享等。

下面以一堂高中区级展示课为例,说明如何在品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为“典范英语10”系列丛书中的《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难度适合高中生。《典范英语》(Good English),原名《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家喻户晓的供英国学生学习母语的材料。

(一)任务分工型阅读,让学生在提取信息中感知语言

在品读课教学之前,教师先深入解读文本,将复杂的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解构,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其进行分组,布置如下阅读任务(见表1):

表1

这样,既将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能力训练聚焦在一个点上,使其能够充分地感知语言,又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需求,降低了阅读任务的难度。

品读课一开始,教师以电影《秘密花园》的剪辑导入,通过主要故事情节排序和人物关系配对两个活动,快速引导学生进入主题。简单有趣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满足感和学习兴趣。

紧接着,教师通过一个表格(见表2),让各小组将课前研学的成果分别展示在黑板上,呈现出整本小说中玛丽(Mary)和科林(Colin)两位主人公完整的成长蜕变过程。这种任务分工型阅读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好奇心,并快速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梳理。

表2

学生的部分展示成果(见下页表3):

表3

(二)采用归纳教学法,让学生体会语言特征和思想内涵

归纳法是一种先抓住现象,然后从这些现象中抽出其本质的思维模式。将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就形成了归纳教学法。

归纳教学法的特征在于: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鼓励发挥自己的新见解;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鼓励进行移植和组织思维的直觉性、跳跃性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在学生代表展示阅读成果并进行语言表述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并及时通过追问补充更多关于人物性格变化的句子和描述,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文本语言特征。教学片段如下:

1. Sum up the means of description the author used to shape the characters.

Teacher gives a sample.Students summarize the rest(the means of description:the description of surroundings,dialogue,psychology,action.)(通过摘自书中的一个例句总结作者在书中运用了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及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

2.教师通过以下两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文本的深层含义:

What does the“secret garden”refer to?

What are the keys to garden?

以此引出作者在小说中的隐喻:大自然和同伴就是主人公成长蜕变的钥匙。并以填空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小说的主题:It is_____________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at helps Mary and Colin who lack parents’_____________and always stayed in a small world—__________ change into a_______and__________children.

显然,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梯度性,从提取信息、赏析语言到体会内涵、深入理解,始终围绕思维活动展开,注重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和阅读体验。

(三)情感价值观渗透,让学生完成自我与文本的共鸣

2001 年安德森(Anderson)等人将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作了修订,将“创造”作为学习的最高层次目标。在品读课教学的最后,教师通过提炼文本的情感、价值观,通过以下提问和任务设计对学生进行渗透。

1.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characters to deal with your present problems you come across in your study or life?

2. “If you look the right way, you can see the whole world is a garden.”What did you deduce from this sentence?

Students share their ideas with their group and list out some points on the paper. Then ask some of them to make a report.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向书中人物学习,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其能够将阅读中的所学所感迁移到自身,向内观照自己。

学生热烈发表自己的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创造性地将所学所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通过移情、模仿,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鼓舞自己战胜自我。从课后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可以看出,学生完成《秘密花园》整本书阅读之后的收获颇丰。

结束语

思维是流动的灵魂和语言。在本文所呈现的课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思维培养为核心来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内在动机和欲望,让他们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价值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眼中迸发的思想之光,看到学生感动的神情,不禁感到教师在教学中的付出和努力是有价值、有成果的。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课外阅读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培养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培养思维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