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进行高中历史学习时,逐步形成的以历史学科特点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观念。这种以学科为基础的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知识以及高中历史学习模式下的综合体现。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指的是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历史观念,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构架,让高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运用系统的高中历史知识认识问题并分析问题。为了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升现有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文章也将会对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
一、 引言
从新课程标准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标准中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开始重视起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所以,教育产业也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主要教育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这也就代表着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并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核心目标设计在日常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中。事实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未来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因为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型学科,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学科核心意义,代表着历史对于人文知识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其拥有的核心素养内涵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较的。所以,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培养每一位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促使每一个高中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二、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所得到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方式等等。从实际划分的角度来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分为唯物历史观念,历史认知,家国情怀等等几个不同的部分。事实上,通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基本的哲学观念。了解历史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可性,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素养。基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与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教学目标相符合。新的教学观念中,鼓励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并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塑造学生良好的历史观念、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念。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过程中,着重提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高中历史教师也应优化现有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从而更加深入地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三、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从五个方面概括历史学科整体的学科脉络。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来说,由于历史中所蕴含的史诗较多,所以历史的相关知识点也较为杂乱,这其中有相似也有不同,高中生在记忆时很容易出现混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史诗本身的理论知识,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学到的历史知识来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当然,想要让高中学生将所有的历史知识都进行客觀分析,这对于他们来说较为艰难。但是如果教师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就能掌握基本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发展规律,分析历史问题时就会更加容易。
四、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实事求是——实现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
进行历史学习,对史料的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历史学习阶段,历史教材就已经逐渐接近于基础史料,所以要想更好地进行高中历史学习,教师也应该适度地让学生培养一些史料实证能力。除了进行课本上的知识学习之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通过书籍、网络以及博物馆等等渠道对课本上的历史知识进行史料收集。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史料,指导他们将历史材料进行编年整理,从而让他们了解更加深入的历史知识。
事实上,想要更好地学习历史,就必须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的了解。这种资料通常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课本中,而是存在于各个渠道内,例如博物馆、电视节目或文献资料等等。高中历史教师应鼓励并启发学生自主地对某个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寻找历史资料的方式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并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制作相应的资料卡片,将不同渠道内所搜集到的重点史料进行归纳整,合并精简。然后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些零散的资料卡片对知识进行简要了解,这样在课堂学习时,他们就能更加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在进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这一课的教学时,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分为不同的两个小组。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来进行交流辩论,对课本上可以出现的历史知识进行辩论和探讨。这种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思维,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课的学习中,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的共和制度要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加进步,而有一部分同学的观念则相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辩论的方式就可以让两边的观点进行碰撞,从而为学生开拓全新的历史分析思路。在这个辩论过程中,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搜集史料和史料应用的实际能力,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呼唤理性——实现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主要是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为基础。通过一定的历史认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做出有效的解释。一般情况下,进行历史解释的常见手段分别是比较性分析法,谁要分析法以及计量分析法等等。但这些分析法中,大部分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帮助性不大,所以文章只对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
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可以发现,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由于历史年限较为悠久,历史知识也比较复杂繁多,其中有不少历史知识点都较为相似,很容易会被高中生记混记差,导致高中生出现学习阻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历史比较的方式来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将这些疑难知识点进行整合联系并二次发展,通过这样的思维聚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在课堂上有学生询问关于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西方的启蒙思想导致了完全相反的发展路径时,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询问学生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早期反封建思想的特点以及其中的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表格划分,将每种历史因素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并在划分后进行逐条比对。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自己学习到的历史知识来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当时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的不同点进行探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地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辩驳,并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从而论证自己的学习观点,这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三)感悟升华——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爱国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中学生对祖国的社会的认同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正直的社会责任感。高中历史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以史为鉴,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历史悠久,中学历史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1.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由于历史科目与我国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教育时,高中历史教师也可以适当尝试设计教学情景来让学生更好地带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例如在讲授《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他们代表着不同的角色和阵营进行相应的情景扮演。为了使得学生的代入感更加明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所属阵营的抗日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通过这种设身处地的教学情景,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感觉到在当时处于民族危机背景下,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奋勇抗日的热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心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2. 开展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家国情素养
事实上,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家国情素养的重要方法。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时也着重提出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之上,而要深化教学改革,完成教学方式的优化和革新,由传统的历史课堂拓展到日常生活中。所以高中历史教师也应适当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通过对一些省市级物质文化遗产观光游览培养学生的家国主义情怀。事实上,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历史因素出现的环境和其实际意义,并培养学生合作撰写报告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家国情怀。
3. 开展形式多样、精彩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每一个高中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中心,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如举办雷锋书画展、元旦文艺演出、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创建文明宿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 结语
总之,培养和发展每一位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的。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高质量的阅读,开阔自身原有的学术视野,丰富自身的教学智慧,不断地提高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的历史文化素养,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渗透,勇于探索和實践,培养每一位高中学生以历史学科为核心的素养,实现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应纯.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落实: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课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25):77-78.
[2]马奎.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J].文渊:小学版,2019(8):281.
作者简介:郑小红,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泾川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