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玉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河南郑州470000)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患儿多为男性,且发病年龄多为婴幼儿时期,主要症状为语言、社交功能障碍,行为刻板等,且超过一半以上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缓现象[1]。目前,临床尚无根治自闭症的方法,传统治疗通常以教育训练为主,训练方法除结构化教学外,还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和应用行为分析等[2]。感觉统合作为治疗自闭症患儿的常用手段,训练内容主要有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本体感训练等,可以提升患儿自信心,增强患儿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改善患儿的自闭症行为[3]。我院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自闭症患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自闭症患儿15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中自闭症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神经功能紊乱患儿;合并有其他精神疾病的患儿,或不配合治疗的患儿。将158例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79例。甲组男48例,女31例;年龄3.4~7.9岁,平均(5.1±1.5)岁;病程 1.3~3.8年,平均(2.5±1.2)年。乙组男46例,女33例;年龄3.6~8.2岁,平均(5.4±1.4)岁;病程 1.2~4.1 年,平均(2.8±1.1)年。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甲组采用心理治疗:积极与患儿沟通,了解患儿内心的想法,鼓励患儿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儿的负面情绪。同时,多与患儿家属交流,嘱咐患儿家属多与患儿握手、拥抱和交流,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每周可进行1次“房树人”绘画,让专业的心理医师对患儿的画作进行分析,明确患儿的心理变化状况,并以此给予患儿相应的治疗。乙组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训练内容包括触觉、弹跳、前庭平衡觉训练。(1)触觉训练:主要指导患儿玩触觉板、按摩板等,这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触觉功能,促进机体皮肤感觉神经的发育,增强患儿的触觉敏感程度。(2)前庭平衡觉训练:指导患儿在平衡木上站立、行走等,训练患儿的平衡感,促进患儿前庭神经发育,改善患儿各个神经系统的协调性。(3)弹跳训练:指导患儿进行弹跳训练,如做跳绳、跳床等游戏,增强患儿的弹跳能力,控制患儿肌群神经系统,调整相关肌群,增强患儿大脑对信息的接收和整合能力,有利于患儿大脑中枢神经、小脑神经元发育。每周训练6 d,每天上午、下午各训练1次,每次1 h。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观察康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评定(ABC)量表评分、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ABC量表主要包括交往、感觉、语言、躯体运动和生活自理5项内容,5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其在量表中的负荷大小评为0~4分。ABC量表总分≥31分,可疑诊为自闭症,≥62分可确诊为自闭症。ABC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的自闭症症状越严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内容包括触觉、本体感、前庭功能等,共58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恢复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ABC量表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ABC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ABC量表评分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C量表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C量表评分对比(分,±s)
组别 n 语言治疗前 治疗后感觉治疗前 治疗后交往治疗前 治疗后躯体运动治疗前 治疗后生活自理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乙组P 79 79 13.6±1.5 13.7±1.8>0.05 12.3±1.3 11.4±1.1<0.05 12.6±2.3 12.2±2.4>0.05 11.3±1.7 10.2±1.5<0.05 24.7±2.8 24.1±2.7>0.05 23.1±2.7 20.7±2.5<0.05 12.7±1.8 12.5±1.7>0.05 11.5±1.3 10.4±1.4<0.05 14.6±2.9 14.3±3.1>0.05 13.9±2.9 12.8±2.7<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对比(分,±s)
组别 n 本体感治疗前 治疗后触觉治疗前 治疗后前庭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乙组P 79 79 36.6±7.2 35.8±8.5>0.05 45.6±9.7 49.2±9.8<0.05 37.8±5.6 38.5±5.3>0.05 42.3±7.2 45.7±7.3<0.05 36.8±5.7 37.2±6.1>0.05 42.8±6.3 46.4±6.9<0.05
自闭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发育障碍症,在幼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自闭症有一定的致残性,对患儿正常的身心发育不利,且会给患儿的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对于出现临床症状的患儿,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减轻患儿的自闭症症状,缓解患儿的病情有积极的临床意义[4]。目前,自闭症患者多以婴幼儿为主,患儿多伴有发育障碍、社交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自闭症常用的治疗手段除药物治疗外,还包括心理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药物治疗会引发毒副作用,且疗效不佳。近年来感觉统合训练逐渐成为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自闭症治疗方法。
本研究将自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不同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在心理治疗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的乙组ABC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仅采用心理治疗的甲组,且乙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甲组,这一结果表明自闭症患儿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后自闭症症状明显缓解,且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更显著。
自闭症患儿通常会表现出拒绝与人产生亲密接触、感情淡漠、行为刻板等,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医务人员还要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双方要及时交换意见,家长可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活动,并协助专业医师完成训练项目[5]。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自闭症患儿感觉统合障碍问题,其作为自闭症患儿康复的一种辅助干预手段,特别经过触觉、前庭平衡觉训练、弹跳等训练后,患儿在协调性、平衡感和本体感方面进步明显。同时,感觉统合训练用于自闭症儿童治疗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平衡能力,刺激患儿的大脑功能,还能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提升患儿的身体机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6]。另外,在感觉统合训练中,通过促使患儿进行反复训练融合了多感觉通道的活动,有助于调整患儿各感觉器官的敏感度,减轻患儿的自闭症症状[7]。综上所述,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自闭症儿童,能有效缓解患儿的自闭症症状,改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