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梦尧
(天津市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明确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职业学校评价重点。高等职业教育要以认真贯彻落实《方案》为契机,从深化专业教师评价改革入手,推进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凸显职业教育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在新阶段构建新格局提供坚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既人们常说的“能文能武”。建设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育人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提出,“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1月,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为落实“双高计划”,发布《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用5-10年时间,“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可见,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规模、结构、素质、来源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有质性的表述,又有定量的规定,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特征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社会深度参与办学、协同育人,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双师型”教师是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推动者和主体实践者,队伍的规模与质量决定了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紧密程度和建设成效。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站在行业前沿,熟悉企业用人需求,既能精准培养区域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又能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上发挥作用,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无形结合体,发挥着强力黏合剂作用,既是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果,又能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德技并修强调所培养的学生要集思想品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为一体,是人才培养理念与规格的要求;工学结合强调育人的课堂要在社会生产一线,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人才培养,是教学方法、育人模式的要求。德技并修,必然要求专业教师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身;工学结合,突出要求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把现代学徒制落地落实。由于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居于主导地位,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性不高,二是学校服务企业社会的能力还不强,究其根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是其主要原因。只有建设数量够、质量高、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把生产一线的最新技术和要求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产学融合,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只有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提升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和实效,实现校企双赢,使校企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长。高职院校聚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在培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就能以此为突破口,从根本上破解职业教育的发展难题。
在国家强力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下,在企业社会需求的反拨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带头人和职教名师。2019年,我国高职专任教师超过51万人 ,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40%。同时,“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存在着实践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来源单一、运行机制不顺畅等的问题,以致“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在扩大、比例在增长,但实际水平却没有同步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没有突出实践能力的评价导向。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承担了人才的技术技能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具备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而实际上学校在专业教师准入时对实践教学能力要求并不明确。近年来,高职院校招聘教师时对其实践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岗位不同侧重素质要求不同,对专业教师还是侧重要求专业、学历,与公共课教师要求趋同,而不是双素质双能力要求。虽然学校通过专门招聘实训指导教师解决学生技能培养问题,但客观上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培养,更不利于专业教师双素质的形成,必然会影响到“双师型”队伍的质量。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大多与职称晋升标准同质化,虽然也要求教师具有工程技术系列或相应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但项目、论文占比较重,使得专业教师过于重视申报项目和发表论文,忽视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中,普遍看证书、看文凭、看文章,缺乏对实践教学能力的具体操作性考核,使得“双师型”教师等同于“双证书”教师,认定的结果难以体现教师的真实“双师素质”,直接影响了“双师型”队伍的水平。
一方面,项目、论文在高职院校职称评审中仍然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实效没能摆到足够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从企业工程师中招聘来的教师,晋升副教授时必须先获得讲师职称,而这些工程师们长于实践而弱于论文,这就增加了高水平企业人才在高职院校发展的难度,也就难以吸引企业人才加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造成了“双师型”教师基本都是来自学校现有专业教师,来自企业或社会一线的比例很低,不仅来源单一,结构也不合理。
目前,“高学历”的师资比例仍然是政府对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之一,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时自然把高学历作为首选。由于“双师型”教师认定、职称评审中对教师的企业经历重在时长的规定,对在企业实践的形式、效果不去考核,企业经历与教师岗位工作技能的提高缺乏正相关度,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教师绩效考核中,教师参与职业培训、校企合作、技术服务考虑不多,导向力度不够。
职业教育发展关键看教师,教师素质关键看“双师”。综上,“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坚定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时刻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要求对标对表,推动“ 三全”育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取决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强化实践教学能力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是补短板、强弱项的精准举措。一要把好增量教师的实践能力准入关。第一,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第二,实现2022年规模目标,即“双师型”教师超过专业教师总数的一半,突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特色;第三,落实新增教师来源渠道,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原则上从企业招聘,通过来源渠道保证新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要落实存量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关。落实好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现有专业教师通过“顶岗”形式,保证每年不少于1个月时间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注重轮训实效,真正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三要改革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晋升标准,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倡导工匠精神,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标准;将工程技术系列的职务与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同等对待,打破工程技术系列与教师系列职称壁垒,畅通高水平企业教师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四要深化考核制度改革,完善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政策,将教师参与职业培训、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的贡献纳入考核内容,并鼓励教师在校企合作中依法依规取得收入,促进产学融合。
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身,是“双师型”教师的本质特征,也是“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中最核心的依据,如同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一个由普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的过程,一些高职院校将教师岗分为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强调的素质、能力有所侧重,在教学中分别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不同任务。这种做法只能作为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它会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离脱节,使得教师的素质单一,不利于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坚持双师一体,即专业教师同时拥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既能讲理论,又能带学生动手操作。为此,要健全学校教师双素质提升制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自觉与行为自觉,既要抓好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要抓好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二者不可偏废。
完善国家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地方政府要加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力度,发现问题,推进整改,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重点督促高职院校落实国家要求的情况,如“双师型”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是否达标、新聘教师来源渠道企业经历是否符合要求、推进教师双素质评价考核制度是否健全科学等。要发挥教育督导过程和结果促发展的作用,引导高职院校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