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建,戚凌云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973年,美国学者舒曼通过对6名移居美国的西班牙人自然习得英语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工人移民Alberto同其他5名技术移民在认知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由此他提出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影响学习者文化适应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而社会距离在学习者文化适应、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影响最大。
文化适应模式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确立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水平,与当时专注于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二语习得的风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本文首先对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的研究,最后介绍文化适应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1.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王建勤先生指出:“社会距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1]。如果两个群体社会距离接近,则有利于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社会距离具有以下八个要素:
(1)社会主导(Social dominance)
社会主导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等水平,包括“主导地位”“从属地位”“平等地位”。两者社会如果处于“平等地位”,有利于学习者二语习得,如果某一方处于“从属地位”或“主导地位”,则不利于学习者语言的习得。
(2)结合方式(Integration pattern)
结合方式指二语习得群体在面对目的语群体社会文化背景时所持有的态度和策略,具体包括“同化策略”“保留策略”“适应策略”。“同化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全然放弃自身的行为价值,全盘接受目的语社会价值观念。“保留策略”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拒绝接受目的语社会的价值观念,固守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这两种策略是相对比较极端的行为准则。“适应策略”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目的语时,接受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对自己原先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持保留态度。这三种策略中,同化策略可极大增加学习者同目的语群体的接触,有利于二语习得。适应策略的效果次之,保留策略的效果最差。
(3)封闭程度(Enclosure)
封闭程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同目的语群体在社会设施、工作等方面的接触程度。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时间长,封闭程度低,越有利于语言输入,学习者语言习得就越快。反之,如果接触少,封闭程度就高,越不利于学习者语言输入。
(4)凝聚性(Cohesiveness)
凝聚性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成员内部间的密切程度。如果成员间密切程度低,学习者很少同内部成员交流,而选择同目的语群体交流,这有利于学习者二语习得。反之,成员间密切程度高,学习者缺少同目的语群体的交流机会,学习者二语习得效果就差。
(5)团体规模(Size)
团体规模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内部的规模大小,即具有共同文化背景、语言等群体人数的多少。如果内部成员规模大,学习者“生存”压力不大,这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习得效果差。相反,如果内部成员规模小,学习者共同交流的机会少,迫于“生存”的压力,学习者会同目的语群体接触,这有利于二语习得。
(6)文化相似性(Congruence or similarity of culture)
文化相似性指二语习得群体在文化背景方面同目的语群体间的相似程度。两个群体的文化相似性越高,社会距离越小,越有利于学习者二语习得。相反,如果文化相似性不高,社会距离越大,学习者二语习得效果就差。
(7)态度(Attitude)
态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所持有的态度。如果学习者持欢迎态度对待目的语群体,愿意适应目的语群体的生活,那么二语习得效果就很好。相反,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态度不好,不愿意接触目的语群体,那么不利于二语习得。
(8)预计居留时间(Intended length of residence)
预计居留时间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在目的语群体所在国居留的期望值。如果学习者期望值高,打算长期居留,那么习得效果会很好。相反,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所在国居留期望值低,仅仅打算短期居住,那么习得效果就不好。
2.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精神层面所产生的影响。“包括语言障碍带来的焦虑,文化震荡带来的恐惧紧张以及动机、自尊心等”[2]。心理距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语言休克(Language shock)
指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内心产生的恐惧感。学习者由于性格或语言水平等因素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愿意开口,这种困难打击其学习信心,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语言休克。
(2)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由于过去熟悉的文化规则在新的环境中不再适用,而新的文化模式对于陌生人来说不是庇护所而是冒险的场所”[3]。学习者在接触到新环境时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产生的一种焦虑感。
(3)学习动机(Motivation)
学习动机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支撑动力。主要分为内在性的“融合型动机”和外在性的“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更注重学习的“纯粹性”,为了更好地融入目的语社团。工具型动机偏学习的“现实性”,就为具体的目的、详细的目标而服务。一般来说,如果学习者学习是融合型动机,那么他的学习动力很足,有利于二语习得。反之,如果他的学习动机属于“工具型动机”,其学习动力相对不足,学习效果不好。
(4)语言疆界渗透性(Ego permeability)
语言疆界渗透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面对目的语时能否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进取的心理去打开语言屏障,接受语言的输入。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的研究并不多,而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文献在近几年发展很快。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中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分别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各自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适应过程。如李雪萍在其文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社会距离对对外汉语课堂设计的启示》中从社会距离的角度出发,探究文化适应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4];贾雯在《浅谈文化适应模式中的心理距离》文章中从心理距离角度出发,研究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局限性[5];陈红平、刘维在文章《文化适应模式与中国人的二语习得》中先概述了文化适应模式的基本内容,在提及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启示时,则主要从社会距离角度进行探讨[6];苏博在其著作《基于舒曼“跨文化适应模式”探讨英国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中调查了英国来华留学生适应的情况,并从社会距离的八项因素角度出发,给英国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生活提供了相应策略[7]。
二是整体把握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中社会距离的八个因素和心理距离的四个因素,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情况分别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如刘津言在其文章《略论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中整体把握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并提出了这一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王宝叶在其硕士论文《文化适应模式下的对外汉语阅读习得效果研究》中调查了韩国留学生与欧美学生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因素上的差异,认为韩国学生在“社会距离”方面比欧美学生的要小,欧美学生“心理距离”比韩国籍学生“心理距离”小[8];刘冬枚在其论文《明清来华传教士活动对留学生汉语习得启示》中以明清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经历为线索,结合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给现今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新方法,新思路[9];高丽娟在其文章《“互联网+”背景下美国文化适应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中立足于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结合时下兴起的“互联网+”技术,对西安市学习过两年汉语的210名留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文化适应模式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汉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就新形势下汉语教学提供了“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新模式[10]。
三是对文化适应模式理论本身的评价方面。如我国学者许菊在其文章《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中阐述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且解释洋泾浜化现象,最后剖析该理论的局限性。她认为该理论的不足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对课堂环境这一因素并没有纳入模式框架;二是对SLA的组合没有解释清楚;三是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社会距离”的测量缺乏相应指标[11]。郑岱华在其硕士论文《文化适应模式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相关研究》中通过调查香港国际学校族裔、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学习汉语情况,认为“心理距离”因素在二语习得方面的影响比“社会距离”因素大[12]。这跟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观点相反。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文化适应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是国外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在这里不再赘述。二是文化适应模式中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对比方面,舒曼认为在二语习得中社会距离比心理距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Stauble在1978年在对西班牙人习得英语的调查中发现,学习者文化适应程度越好,英语习得效果越好,这实际上是支持舒曼关于社会距离要优于心理距离的论断。而学者Schmidt、Kelly和Tarone却对这一论断持相反的态度。
综上所述,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还不够完善,并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做出非常令人满意的解释,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证定量、定性研究来丰富其理论。但这并不能否认这一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启发作用,诚如刘先生所言:“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掌握一种第二语言,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13]118。文化适应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对我们进行汉语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社会主导和结合方式
舒曼的社会主导理论主要体现在宏观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在第二语言习得课堂上则体现为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就类似于目的语群体和二语习得群体。教师在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会影响学习者的汉语习得水平。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要始终保持平等的心态,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要积极同学生互动,坚决否定“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专业领域方面教师也要保持谨慎态度,教学要灵活。
结合方式是学习者群体对于目的语群体社会文化的态度和策略。具体到对外汉语教学,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课堂学习的融入情况。学习者如果对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类似于结合方式中的“保留策略”,那么这不利于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教师在教学方面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同化策略”和“适应策略”,让学生在体验中华文化的氛围中汲取学习动力。
2.封闭程度和凝聚性
封闭程度应用到具体汉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习者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学环境。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线下教学,还可以通过观看电影视频,播放中国音乐,举办中国文化节,开展班级辩论、演讲、技能比赛等形式进行语言教学。
凝聚性具体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师一定要保持班级学生的流通性。一般情况下,学习者在接触到新环境时,都会选择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或是能提供方便的人在一块,在教室里座位的选择就是重要体现,关系好或者能互相提供“安全感”的人会选择坐在一起。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排序号分小组的方式进行课堂优化。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人群分成小组,在选择小组名单时可以对号入座的形式进行,序号相同的人为一组。这样就会打乱学习者群体内部的凝聚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
3.团体规模和文化相似性
团体规模具体到汉语课堂,对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教师同样可选择排序号分小组的形式分化团体规模。如果学生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学生,教师除了分小组外,还要鼓励学生们用目的语交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参与汉语课堂的发言。
文化相似性指在汉语教学中,教师会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如何把握二语习得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文化间的最大公因数,提高学习者的文化适应能力,一直是汉语教师们思考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地域文化也很明显,怎样进行文化教学,也一直是汉语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学生,要结合我国实际,在汉语教学中对症下药。如对于来自韩国、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我们在文化教学中就会相对容易,可进行大量文化教学。对于来自中亚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学习我国与之有共同信仰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在文化教学中结合实际讲解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增强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亲切感,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全面了解。
4.态度
在汉语教学中,态度就表现为师生之间的看法。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互不关心,互相否定,那么学习者二语习得效果就差。所以,教师作为一位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对学生一定要保持耐心,对学生要关心鼓励,对学生的成长进步要积极做出反馈。
1.语言休克和文化休克
针对语言休克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创新教学方式,如通过角色扮演等戏剧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关注学习者的心理成长,对于不敢说汉语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一定的成长空间,要有耐心,一发现有进步要及时鼓励。
文化休克是学习者面对目的语群体社会文化时产生的一种焦虑感。学习者发现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而导致内心有失落感。教师在面对这一学习者时,要积极引导其向着寻找文化共性的方向发展。比如引导其对传统节日、建筑风格、饮食习惯、宗教信仰、服饰文化等等方面的对比,在寻找文化共性中适应目的语文化。还有一部分人产生文化休克的重要原因是偏见思维在作怪,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客观公正看待相关事情。引导学生做一个客观公正,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要积极宣扬正能量的事物。
2.学习动机和语言疆界渗透
在二语习得方面,一般认为融合型动机要比工具型动机效果好。教师在汉语教学时,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融合型动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师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如抖音、快手等视频软件。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借助影视剧、歌曲、文学名著等媒体传播中华文化。在传播中进行文化共性对比,这样一方面能吸引学习者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华文化更深入学习者内心。
语言疆界渗透方面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在教学早期阶段就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疆界在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基本不存在,教师在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在处于语言提升饱和状态时通过和他人合作交流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渗透,提高第二语言习得水平。